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正常与炎症牙髓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CGRP-IRF)的分布,为深入探讨神经系统如何参与牙髓的各种生理,病理改变的调节作用提供新的资料。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法观察人正常牙髓中CGRP-IRF的分布及龋源性炎症牙髓中CGRP-IRF的改变。结果牙髓中CGRP-IRF为许多串珠状棕褐色点状连成的线条,含明显的膨体。正常牙髓中,CGRP-IRF多沿血管走行并分布在血管周围,一些单根CGRP-IRF远离血管,主要分布在造牙本质细胞下神经丛。髓角处,偶尔可见CGRP-IRF突入造牙本质细胞层。炎症牙髓中,在病损下方和血管周围CGRP-IRF明显增多。结论CGRP-IRF广泛分布于人牙髓中,在牙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理学和临床早已证明,脑桥吻侧部和骶髓均存在排尿反射中枢,后者在截瘫患者可维持反射性排尿,但由于方法学的限制,形态学上尚未证明。本系列研究包括:(1)采用HRP跨节追踪  相似文献   
3.
家兔胃前壁的神经支配——HRP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向成熟家兔胃前壁点状注入HRP溶液,发现迷走神经背核除吻、尾端外,全面出现标记细胞,但以闩上、下的部分最为密集。其分布状况是。背核的尾侧部标记细胞仅出现于其内侧部,向吻侧扩延于背内部,到闩的上下部分标记细胞全面地出现于核内,到核的吻侧部则数量少、无特有的定位关系。在背核背内方和最后区之间的地区也出现了一些散在的标记细胞。结状节内出现了大量标记细胞,小型细胞占40%以上。脊神经节在Th_1~L_3节段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标记细胞,但Th_3~Th_(10)比较集中,显示着胃的经交感途径传入既有弥散性特点又有相对集中的节段性特点。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都是30微米以下的中、小型细胞,各占半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测量了家兔后根节中HRP标记的来自腓肠皮神经、小腿三头肌肌支和膀胱壁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的直径,并用尼氏染色标本作了对照观察。根据所测神经元胞体直径分布图形,将后根节细胞分为小型、中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等5型。前二型在构造上属于小暗(B)细胞;后三型属于大亮(A)细胞。皮神经注入例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小型和中小型细胞高达78.06%;肌支注入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的标记细胞增至48.67%。而膀胱壁随副交感神经传入至骶尾后根节的标记细胞各型分布与皮神经者相似;随交感神经传入腰段后根节者则与肌支者接近。本文讨论了后根节细胞的分型及各型细胞与所发出纤维粗细的关系。并结合中枢内的分布讨论了各型细胞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p物质样免疫反应成分(SP-LI)在人眙儿(胎龄11.5周至35周)及新生儿(生后2天)脑干内的分布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发现:SP-LI成分在人胎儿脑干最早出现于孕第三个月到孕四个月之间(孕11.5到16周);分布非常广泛,到孕六个月分布基本定型;SP-LI纤维和终末的密度及SP-LI细胞数量都随发育过程而显示一定的变化规律。有明确意义的发现是,参与内脏活动及内脏感觉的结构比参与躯体感觉的结构内SP-LI成分的量多;SP-LI成分出现早且较密集的区域主要为菱脑峡区,随胎龄的增加,此区域内的SP-LI成分也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GDNFR-α)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和背根节神经元中的分布,探讨GDNF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作用. 方法原代培养脊髓和背根节神经元,5d后行抗GDNFR-α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 结果 GDNF免疫反应存在于体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背根节神经元以及胶质细胞中. 结论 GDNF可能对脊髓神经元、背根节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大鼠 5 羟色胺 (5 HT)能轴突末梢与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 (AVM )和上橄榄核背侧区(ADO)内三叉 丘脑投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束路追踪技术。将四甲基罗达明结合的葡聚糖胺 (TMR DA)或麦芽凝集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WGA HRP)注入大鼠单侧丘脑腹后内侧区 (VPM )并对脑切片进行 5 H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AVM和ADO中有 5 HT能纤维和末梢及许多逆行标记细胞 ,电镜观察发现 5 HT能轴突末梢与WGA HRP标记神经元之间形成轴 体、轴 树突触联系。这些突触属对称或非对称型 ,但以对称型为主。结论  本研究提示 ,5 HT在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三级神经元处对三叉神经本体觉信息可能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运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与5-HT1A受体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相结合,观察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DCN)和中间带外侧核(IML)内感受盆腔内脏伤害性信息并向外侧臂旁核(LPB)发出投射的神经元呈5-HT1A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将FG注入一侧LPB后,可在腰骶节段(L6-S2)观察到大量的FG逆标神经元,这些FG逆标神经元主要集中于DCN和IML内,以同侧为主;5%福尔马林注入大鼠结肠后,Fos蛋白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骶髓DCN和IML,以同侧为主,在同侧脊髓背角I层、II层和深层也有少量的分布。另外,在腰骶髓DCN和IML内,还可观察到大量5-HT1A受体阳性的神经元胞体、纤维和终末,同时有部分Fos蛋白阳性的FG逆标神经元呈5-HT1A受体阳性。上述结果提示,大鼠腰骶髓DCN和IML内的5-HT能终末可能对盆腔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研究了膀胱(内脏)及坐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纤维向脊髓的投射。发现内脏传入纤维和躯体本体觉粗纤维都向S_2—S_4节段后连合核区投射,两者的投射区有重叠。推测内脏传入和躯体本体觉传入的纤维在后连合核可能有汇聚。另外,根据躯体本体党纤维在髓内跨节段分布的范围和位置以及盆腔脏器初级传入的投射位置,结合文献分析和讨论了脊髓后连合核的位置和形态。提出在脊髓内存在着一个和脑部的孤束核在形态及功能上酷似的脊髓后连合核的见解。它在吻侧以对称的狭细细胞带起于胸髓下段,向尾侧逐渐扩大位于Ⅵ层内侧部,到骶髓成为位于中央管背外方的核团,S_3以下两侧者合并形成位于中央管背侧后连合区的较大核团,一直可追踪到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