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生物材料行腹股沟后壁加强重建(tARB)技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其通过重叠缝合腹横筋膜,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尽管增加了一定的张力,但其充分发挥了生物补片的最大优势,即可降解性及组织再生功能。通过tARB技术能够使中青年病人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从而产生比较大的社会效益。此外,tARB技术还能够有效降低病人术后感染和慢性疼痛的风险。鉴于其上述优势,有必要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疝的治疗在近20年得到快速发展,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修订的《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版)》对新时期我国腹股沟疝诊疗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疝外科发展极不均衡,仍有很多地区在手术规范化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概念混乱、手术指征不清、技术应用不规范、材料选择不当,并由此导致的并发症增加(尤其是严重并发症)病例近年来在各级别会议中均有报道。如何对这些手术进行规范和质量标准控制也是关乎到我国现阶段腹股沟疝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一部分可量化的质控指标被引入到行业质量控制体系中,以及由政府主导、医院为主体的疝病病人注册系统的逐步建立,可以预见,我国腹股沟疝手术质量控制的工作必将迎来全面发展,这也促使疝外科从业人员更好地完成腹股沟疝的日常诊疗工作,最终使病人获益。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一种腹壁疝修复补片移出物植入前后的理化性能变化,结合组织病理学分析,探究补片与人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疝复发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人体组织大部分长在聚丙烯纤维面,硅树脂面引流孔处有组织长入,产生部分粘连。长入人体组织的补片皱缩率达49.89%。当人体组织去除后,通过SEM观察可知,聚丙烯纤维表面出现较多不规则横向裂缝,硅树脂面表面完整。DSC和TGA测试结果显示聚丙烯纤维热稳定性能降低。ATR-FTIR测试结果中没有出现代表聚丙烯纤维被氧化的羰基峰,硅树脂化学稳定性较好。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聚丙烯纤维周围有部分炎性细胞存在,但整体炎症反应不大。综上所述,聚丙烯纤维降解、硅树脂面引流孔处的粘连,补片结构的明显皱缩,都可能是引起疝复发的主要原因。该文还为补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即要适当增大纤维间孔隙和减少引流孔分布和其孔径。  相似文献   
4.
造口旁疝是一类特殊的切口疝,它主要由结肠造口或者回肠造口部位发展而成的疝.据不同文献报道,造口旁疝在肠造口术后发生率可以达到50%[1-4],目前是肠造口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患者都无需再次手术治疗,约20%~3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肠梗阻、急性疝嵌顿史、巨大的造口疝形成,其他包括非手术治疗的失败,无法维持造口周围的密封导致难以处理的皮炎、持续的疼痛及疝影响到造口护理.造口旁疝的手术疗效、术后复发率均高于其他切口疝,目前仍然是疝病治疗中的难点,疝与腹壁外科医生以及普外科医生都在尝试各种方法预防和治疗造口旁疝,本文将其预防和治疗进展做一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减重代谢手术是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治疗方式,但不同的减重代谢手术在治疗肥胖症和控制血糖等方面效果不同。因此,本研究探讨不同减重代谢手术方式治疗重度肥胖合并T2DM的短期疗效,以及它们在减重、降糖、降脂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63例行减重代谢手术重度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LSG),18例行LSG+空肠旁路术(LSG+JJB),20例行腹腔镜胃旁路术(LRYGB),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临床数据。 结果:三组术前各项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术后体质量、腰围、臀围、BMI、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EWL)等减重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除臀围在同组术后6个月与12个月以及三组间术后相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均P>0.05),其余4项指标均为同组术后12个月明显优于术后6个月、同时间点LSG+JJB组与LRYGB组优于LSG组(均P<0.05),而LSG+JJB组与LRYG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糖代谢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以上指标在同组术后6个月与12个月间以及三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术后6、12个月糖尿病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血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等脂代谢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三组间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RYGB组、LSG+JJB组血尿酸及胆固醇降低程度均优于LSG组(均P<0.05)。 结论:LSG、LSG+JJB、LRYGB均有良好的减重及改善糖脂代谢作用,短期效果显著;三者均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指标。LSG+JJB和LRYGB的减重、降尿酸、降胆固醇的效果优于LSG。LSG+JJB手术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疝与腹壁外科是外科学一个较新的亚专科。在国际上,虽然我国该学科起步较晚,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奠定了在该领域的重要地位,为今后我国疝与腹壁外科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国内研究者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不足。笔者深度剖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并展望未来我国疝与腹壁外科领域的发展应该更细致深入地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更科学、有效地推广手术方式规范化和精细化;手术技术的推进和方法创新;修复材料应用的观念转变和科学选择;向其他学科渗透,如Miles手术后的造口疝预防和乳房再造后的腹壁缺损修复;疝病数据注册和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伤寒并肠穿孔治疗效果的措施。方法对34例伤寒并肠穿孔病人的病因、处理原则、手术方法、预后、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34例均行单纯肠修补术,术后予以补充水电解质,以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伤寒抗感染治疗。结果死亡1例,33例治愈,其中并发术后肠出血7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并发切口感染4例,经二期缝合及抗感染后治愈;无再穿孔。结论尽早手术是治疗伤寒并肠穿孔成功的关键,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发病,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及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临床科室设置行政助理岗位的具体做法及效果。方法在确定临床科室设置行政助理岗位后,由医院出台临床行政助理管理办法和岗位职责等一系列管理举措,经自愿报名及考试,聘任了25名行政助理,经岗前培训后上岗,并制订了岗位职责和激励考评方法。结果设置行政助理岗位后病人综合满意度提高(P〈O.01),医护人员对行政助理工作满意度较高。结论设置行政助理岗位,得到了医护人员的认可,提高了病人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1997年11月至201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开展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443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4438例腹股沟疝采用相对应的不同补片进行手术治疗,对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疝复发、血肿、血清肿、慢性疼痛、生殖系统并发症等及其他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总结及数据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平均随访33.7个月,术后血肿18例(0.40%),血清肿45例(1.01%),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16例(0.40%),缺血性睾丸炎3例(0.07%)。复发14例(0.32%),慢性疼痛7例(0.60%),异常勃起1例(0.02%);3例睾丸疼痛(0.07%)。结论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接近,开展技术早期需特别注意预防手术并发症,对不同的病例宜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临床采用开放式全腹腔内放置补片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2003年1月-201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进行该修补手术的患者的资料.结果 行腹壁切口疝手术患者416例,男135例,女281例,平均年龄为(67.5±11.7)岁.12例患者发生早期并发症,其中2例感染患者行补片取出手术,1例深静脉血栓患者行抗凝血治疗,3例血肿和6例切口延迟愈合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8例患者发生晚期并发症,其中6例慢性疼痛患者行保守治疗或观察;1例患者腹壁伤口出现溃疡,经清创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腹壁创口积液,行穿刺抽液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随访3~10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采用开放式全腹腔内放置补片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修补技术,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总感染率低,复发率低.此技术安全,患者预后佳,住院时间可以接受,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