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患者预后之间密切关联,且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但目前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方法仍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提供一定途径。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3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从中寻找出胃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进一步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用Kaplan-Meier法分析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380例患者中,241例(63.42%)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s分型、肿瘤直径以及肿瘤标志物CA125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OR=4.175,P=0.041)和肿瘤浸润深度(OR=16.444,P<0.000 1)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与BMI值呈明显正相关(r=1.95,P=0.007)。BMI(以24 kg/m^2为临界值)与肿瘤浸润深度分级(以T4期为标准)预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均为63.16%,特异度分别为76.84%、53.68%;两者联合应用特异度增高至88.36%,ROC曲线下面积达75.76%。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BMI值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BMI值患者(51.09% vs.53.13%,P<0.05)。结论:BMI与肿瘤浸润深度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BMI值越高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结合肿瘤浸润深度情况分析,对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琳琳  李盖  赵媛  李唐棣  刘春艳 《中草药》2018,49(4):866-869,873
目的考察大黄甘草汤胶囊剂的药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最大给药量法考察大黄甘草汤胶囊剂的急性毒性,昆明小鼠1 d内分别ig给予1、2、3次最大剂量(0.2 g/mL,25 mL/kg)的大黄甘草汤胶囊剂,即低、中、高剂量组(n=10)。7 d后,通过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计算肝脏、肾脏指数,进行肝组织HE染色观察,评价其急性毒性。炭末推进实验法评价大黄甘草汤促进胃肠道蠕动效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甘草汤胶囊剂低、中、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和肾脏指数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小鼠血清中ALT、AST没有明显变化(P0.05);肝组织病理切片未见异常现象。炭末推进实验,给药中剂量组小鼠小肠的推进率为(77.54±4.29)%,显著高于对照组[(64.74±5.17)%,P0.01]。结论制备的大黄甘草汤胶囊剂,短期内服用肝脏无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该制剂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小鼠胃肠道的蠕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中不同触发监测点对对比剂剂量的影响。 方法 将接受主动脉CTA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比剂为碘佛醇(350 mgI/ml),注射速度为4.0 ml/s。A组监测点在主动脉弓降部,对比剂剂量为70 ml;B组监测点在肺动脉主干,对比剂剂量为55 ml。测定主动脉增强后平均CT值,统计分析两种监测点下的主动脉增强后平均CT值和图像质量。 结果 40例均触发成功;A、B组主动脉增强后平均CT值分别为(267.4±21.6)HU、(257.7±27.0)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22)。A组20例图像质量均为优;B组19例图像质量为优,1例为良;两组满足诊断率均达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结论 以肺动脉主干为触发监测点行25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是可行的,可降低对比剂剂量,优越性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起源于腹主动脉的膈下动脉(inferiorphrenicartery,IPA)与腹腔干的位置关系是否存在规律。资料与方法连续观察200例行Philips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腹部174例,胸腹联合26例)患者IPA起源、起源于腹主动脉的IPA开口与腹腔干开口的位置关系。结果 200例患者右膈下动脉(rightinferiorphrenicartery,RIPA)均显示,共201支;198例患者左膈下动脉(leftinferiorphrenicartery,LIPA)显示,2例LIPA未显示,共203支。IPA左右共干起源占24.0(48/200)。RIPA起自腹腔干占34.8(70/201),腹主动脉占40.8(82/201),右肾动脉占18.4(37/201),右副肾动脉占2.0(4/201),胃左动脉占4.0(8/201);LIPA起自腹腔干占55.7(113/203),腹主动脉占37.9(77/203),胃左动脉占5.4(11/203),脾动脉占1.0(2/203)。起源于腹主动脉的IPA(135例)开口与腹腔干关系存在规律:①98.3(57/58)的RIPA位于腹主动脉壁9~12点位置,LIPA及共干IPA均位于腹主动脉壁12~3点位置;②80.0(108/135)的IPA开口位于腹腔干开口上下10mm以内,其余20.0(27/135)均位于腹腔干开口下10mm以外。③63.8(37/58)的RIPA开口在腹腔干开口下方,43.4(23/53)的LIPA及54.2(13/24)的共干起源的IPA开口在腹腔干开口上方。④IPA开口位置越接近腹主动脉壁9点或3点位置时,其与腹腔干开口的距离越大,86.8(46/53)开口位于腹腔干开口下方;开口位置接近腹主动脉壁12点位置时,52.5(42/80)的IPA开口位于腹腔干上方。结论起源于腹主动脉的IPA与腹腔干的位置关系存在规律,结合这一规律,可简化血管介入科医师插管流程,更快捷、准确地找到IP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胃切除术(RAG)治疗胃癌的可行性与近期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235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资料,其中100例行RAG,135例行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LAG)。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相匹配。无论是全组或按BMI、切除类型和年龄所分的亚组中,RAG组均较LAG组术后住院时间减少、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加(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RAG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增加主要在于第6、7、10、11p、14v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的增加(均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进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RAG治疗胃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但其远期结果及预后还需更多研究来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继发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方法收集该院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患者共计203例,与正常对照组(80例),检测尿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白蛋白(ALb)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尿α1-MG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尿α1-MG异常结果的出现明显早于其他微量蛋白。结论尿α1-MG检测对多种继发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观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达芬奇机器人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普外科自2016-12/2017-04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信息,以同期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信息做对照,将二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住院费用以及预后等信息行统计分析.结果相比于腹腔镜组,达芬奇组术中出血少(P0.05)、淋巴结清扫彻底(P0.0 5)、手术切缘更安全(P0.05),但手术时间会增加(P0.05);而在患者的术后恢复中,二组术后首次进食、消化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手术费用却会明显增加(P0.05);但接受达芬奇根治性全胃手术的患者术后住院日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5),而这种差异在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患者中却并未发现(P0.05);另外,二组患者术后的远期生存情况并未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确实存在一定优势,但仍需要术者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并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9.
陈伟彬  李盖  冯莉  张惠英  宫凤玲 《天津医药》2012,40(8):852-853,869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27岁.主因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干咳,活动后加重6d,于2011年7月29日入院.患者6d前夜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无粉红色泡沫痰、发热、咳血、胸痛、盗汗及乏力等症状.患者自幼即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常伴有阵发性咳嗽及喘息,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先后多次以肺炎收住院治疗,给予抗炎、平喘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放射人员知觉压力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唐山工人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射人员216名为观察组,非放射人员216名为对照组,行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倦怠调查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评定,分析医院放射人员知觉压力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工作倦怠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知觉压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随着年龄增加(20~、30~、40~、50~),知觉压力评分增加( P <0.05)。未婚人员知觉压力评分<已婚人员知觉压力评分<离婚或丧偶人员知觉压力评分( P <0.05)。直接接触人员知觉压力评分高于间接接触人员( P <0.05)。随着工作年限增加(1~、10~、20~),知觉压力评分增加( P <0.05)。初级人员知觉压力评分<中级人员知觉压力评分<副高人员知觉压力评分<正高人员知觉压力评分( P <0.05)。结论医院放射人员知觉压力较高。年龄、婚姻状况、接触放射方式、工作年限、职称均是医院放射人员知觉压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