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女,30岁。因剖宫产术后50d阴道大量流血5h就诊。患者于50d前因妊娠39+3周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5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大量流血,色鲜红色,急诊彩超检查:于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可见约1.0cm×0.8cm的囊性无回声区,内可见点状回声涌动,CDFI:内见红蓝色血流呈"太极图"改变(图1),该囊性无回声区通过约0.12cm的管道与切口处子宫动脉相通,PW于该处可见双向的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脑水肿以及p5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阿司匹林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04/07在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①分组:将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2只、缺血再灌注组20只、阿司匹林20mg/kg组20只和40mg/kg组20只。缺血再灌注各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24h和48h处死动物,每个时间点10只.5只用于脑水含量测定,5只甩于p53表达的测定。假手术组12只于对应时间段分别处死,每个时间点6只,3只用于脑水含量测定,3只用于p53表达的测定。②模型制备: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结扎各血管,不阻塞大脑中动脉。③给药:阿司匹林20mg/kg组和40mg/kg组分别于缺血30min、24h和48h腹腔注射20mg/kg,40mg/kg阿司匹林。缺血再灌注组在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水含量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p53表达的变化。 结果:7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30min再灌注24h后,全部大鼠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再灌注组、阿司匹林20mg/kg组和40mg/kg组的神经功能重度缺损率分别为85%,60%和30%。(④缺血再灌注时,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水含量逐渐增加.到48h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6.32&;#177;0.61)%,(77.65&;#177;0.30)%.P〈0.051。而阿司匹林20mg/kg组与阿司匹林40mg/kg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脑水含最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3.27&;#177;0.35)%,(78.57&;#177;0.13)%,(86.32&;#177;0.61)%,P〈0.051。③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48h时,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大脑皮质p53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阿司匹林可能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时脑水肿程度和p53的表达而实现其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 ,初级感觉传入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的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NMDAR1,NR1)的变化。 方法 对单侧佐剂性关节炎性痛模型 ,采用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 (BSI B4 )与NR1免疫荧光双标技术 ,观察致炎后不同时间段初级感觉传入突触前NR1的表达及其针刺后的变化。 结果 分别在各组大鼠的背根节和脊髓观察到BSI B4 NR1的双标产物。致炎后第 3d、7d各组大鼠致炎侧背根节中的双标神经元占各单标神经元的百分比关系为 :炎症组 (包括 3d、7d组 ) >电针组 (包括 3d、7d组 ) >生理盐水组 (包括 3d、7d组 ) (P <0 0 1) ;且炎症组和电针组大鼠均表现为 3d组 >7d组 (P <0 0 1)。 结论 提示脊髓后角突触前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存在NR1,而且参与了单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 ;电针可能通过下调突触前的NR1抑制中枢敏化的形成 ,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菲  李娟  韩颖  杨赵栋  肖阳  刘晶  李熳  彭彬  张静  李玲俐  施静 《中国针灸》2006,26(6):436-440
目的:探讨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炎症组(n=10)、穴位电针组(n=10)、非穴位电针组(n=10)及对侧穴位电针组(n=10)。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关节炎模型。对穴位、非穴位及对侧穴位电针组大鼠隔天针刺,穴位为“环跳”“阳陵泉”;非穴位为两穴旁开5mm处。观察背屈踝关节疼痛试验评分、足部肿胀程度,以及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结果:炎症组大鼠注射足出现了明显的痛觉过敏和局部肿胀,同时外周局部组织GDNF表达增加。电针患侧、对侧穴位可以显著缓解疼痛,加速炎症足肿胀的恢复,并显著降低炎症侧踩关节真皮层及皮下浅层组织GDNF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百分比;而非穴位电针对照组没有显著疗效。结论:电针可以调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病灶局部皮肤组织GDNF的表达,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穴位与非穴位之间存在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李熳  施静  李玲俐  关新民 《针刺研究》2001,26(4):292-298,306
为研究“气至病所”的外周神经体液机制 ,本课题借用福尔马林试验 ,在大鼠一侧足底皮下注射 5%福尔马林 50 μL作为局部病灶 ,观察电针“阳陵泉”、“外丘”穴 (刺激参数为 1~ 3V ,4~1 6Hz,3 0min)对大鼠自发痛行为反应、相关皮瓣浸泡液内 5 羟色胺 ( 5 HT)、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N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鼠一侧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 0~ 80min出现明显的自发痛行为反应 ,电针能显著减少大鼠福尔马林试验后的自发痛行为反应 ;大鼠一侧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60min相关皮瓣浸泡液内 5 HT、NE、E含量显著增加 ,电针能拮抗大鼠福尔马林试验后相关皮瓣浸泡液内 5 HT、NE、E含量的上升。结果提示 ,循经电针可通过外周神经体液机制促使“气至病所” ,减少局部炎症介质的释放和交感传出导致的痛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特殊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6例常见类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并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特殊病理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3.2)岁,和对照组的(46.7±5.1)岁相比无显著数据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病灶情况等方面相似;观察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16.67%(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58/106);宫颈小细胞癌阳性表达Cg A、NSE及Syn,高表达CD56;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以及透明细胞癌高表达腺上皮标志物;肉瘤Vim阳性,高表达CD68;恶性黑色素瘤特异性表达HMB45。结论要重视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病理特点,进行准确而快速地确诊及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切断大鼠背根神经刺激其外周端,并游离所支配的皮肤,收集、测定皮肤浸泡液的方法,检测背根神经所支配区域P物质(SP)及儿茶酚股(CA)释放情况。结果发现:刺激侧皮肤浸泡液中S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例(P<0.01);而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却明显低于对照例(P<0.05)。结果表明:①刺激背根可使体感一级传入神经的外围突释放神经信息物质SP;②此信息物质对其它信息物质──CA的释放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早在l950年,Hadgood就提出刺激一片皮瓣上的神经干时,可引起同一皮瓣上另一皮神经电活动,他推测是由于第一根皮神经兴奋而释放类似组胺的物质,降低了第二根皮神经末梢的放电闲值。本室以往的工作也揭示刺激一级感觉神经中枢突,在其毗邻的被根上亦可记录到神经干动作电位,揭示体感神经末梢间存在着跨节段信息传递现象。为进一步证实一级神经中枢突受到刺激后,其外周突有神经递质P物质(SP)的释放及其与NE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HWAP I对大鼠的生理痛、急性和亚急性病理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应。本文以吗啡作为阳性对照 ,主要研究了硬膜外注射HWAP I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本实验以不同内径的单套束缚大鼠单侧坐骨神经造成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 ,该模型与慢性束缚性损伤模型 (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Model,CCI模型 )极为相似。对术后第五天的大鼠从其硬膜外注入不同剂量的HWAP I、盐酸吗啡 ,运用光热辐射测痛和非伤害性机械刺激测痛两种测痛方法比较了二者给药后 30、6 0和 12 0分钟的作用效果。结果 :2 0 μg/kg、4 0 μg/kgHWAP I对模型侧足的热痛过敏反应和机械触诱发痛觉超敏反应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并维持 2个小时以上 ;盐酸吗啡 4 0 μg/kg对大鼠双侧脚的热痛过敏产生即时而短暂的阻断效应 ,对机械触诱发痛觉超敏无影响。结论 :硬膜外注入HWAP I能有效的缓解坐骨神经束缚性损伤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的分子机制。方法: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5只)。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SCI模型。电针组采用夹脊电针分别治疗3、7和14 d,频率为2 Hz等幅波,电流为2~6 mA,每日电针1次。应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段脊髓灰质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行为学实验观察到,电针组大鼠术后1周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①模型组术后3 d,损伤段脊髓灰质中EGFR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多,7 d后开始减少;电针组EGFR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②损伤后GFAP的表达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相应时间点电针组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夹脊电针治疗可通过抑制损伤部位EGFR的表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从而有利于损伤后的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