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热散瘀方对角膜碱烧伤急性修复期的修复干预效果,为临床角膜碱烧伤急性修复期的治疗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角膜碱烧伤后24h内在我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Ⅱ度和Ⅲ度角膜碱烧伤患者55例(60眼),在两周修复期内进行随访观察研究,观察项目包括眼刺激症状消失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最佳矫正视力、临床疗效。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眼刺激症状的消失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最佳矫正视力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碱烧伤后两周的临床疗效进行,检验分析。结果:1.眼刺激症状消失时间:Ⅱ度碱烧伤:对照组(4.65±1.18)d,治疗组(3.25±0.7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3,P=0.00);Ⅲ度碱烧伤:对照组(10.15±1.04)d,治疗组(6.45±1.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5。P=0.00)。2.角膜上皮修复时间:U度碱烧伤:对照组(5.1±1.52)d,治疗组(3.70±1.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6,P=0.002);111度碱烧伤:对照组(10.15±1.04)d,治疗组(6.45±1.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5,P=0.00)。3.碱烧伤后两周最佳矫正视力:Ⅱ度碱烧伤:对照组(0.90±0.11),治疗组(0.96±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12);III度碱烧伤:对照组(0.80±0.16),治疗组(0.91±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25)。4.临床疗效:Ⅱ度碱烧伤: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例;治疗组:显效2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6,P=0.31);III度碱烧伤: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3,P=0.018)。结论:应用清热散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碱烧伤1:可以有效减轻Ⅱ度和Ⅲ度角膜碱烧伤的眼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2:提高Ⅲ度角膜碱烧伤的最佳矫正视力。3.有效改善Ⅲ度角膜碱烧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3.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是一种新型的屈光手术,它可以安全、有效的矫正低、中度老视和远视.我们就传导性角膜成形术的原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ICL V4c治疗高度近视眼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应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价V4c型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V4c,ICL 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眼的术后视觉质量及有效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近视度数为-6.00~-12.00D患者30例60眼,年龄18~35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6,角膜散光≤1.0D,全部采取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植入ICL V4c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分别在术后1wk,1、3mo进行随访观察,检查项目: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裸眼视力(UCVA)、术眼的OSI(客观散射指数)、MTF cut off(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SR(斯特列尔比值)和100%、20%及9%的OV值(对比度视力)。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前后各项参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1wk,1、3mo的UCVA逐渐改善,与术前BCVA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wk,1、3mo的OSI、MTF cut off、SR、OV 100%、OV 20%及OV 9%均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L V4c植入术能有效矫正-6.00~-12.00D的高度近视,术后OSI比术前减小,术后UCVA优于术前BCVA,术后的MTF cut off、SR、100%、20%、9%的OV值比术前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角膜散光及非球面因子Q值的分布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眼科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5例(101眼),术前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角膜曲率、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角膜Q值。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术前的平均角膜曲率为(44.71±2.1)D,呈正态分布趋势。②散光度数为(1.02±0.82)D,非正态分布,其中≥1.0D的有40眼,占40%;顺规散光30眼,约占30%;逆规散光53眼,占52%;斜轴散光18眼,占18%。③角膜Q值为(-0.10±0.27),呈正态分布趋势,角膜Q值与角膜曲率成负相关(r=-0.51,P=0.000);角膜Q值与散光度数无相关关系(r=-0.11,P=0.29)。结论①老年人的角膜散光大部分为逆规散光,大约40%的患者需矫正散光。②老年人的角膜Q值大多为负值,呈正态分布,与角膜曲率成负相关,与散光度数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角膜非球面因子Q值的分布情况,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后角膜的非球面变化趋势.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在我院眼科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例(39只眼),<1.00 D散光者取颞侧透明角膜切口,≥1.00 D散光者在最大曲率子午线作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研究,检查项目包括手术前后的角膜Q值、平均角膜曲率、散光度数.对于手术前后角膜Q值、平均角膜曲率、散光度数进行配对t检验,对术前角膜Q值与平均角膜曲率、散光度数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手术前后的角膜Q值分别为-0.07±0.22和-0.11±0.16,均呈正态分布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26).手术前后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4.6±1.92)和(44.70±1.4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50);术前角膜曲率与角膜Q值成负相关(r=-0.46,P=0.003).手术前后的散光度数分别为(0.67±0.43)和(0.66±0.4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82);术前散光度数与角膜Q值无相关关系(r=-0.24,P=0.14).结论 老年人的角膜Q值大多为负值,呈正态分布,与角膜曲率成负相关.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角膜Q值比术前略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的角膜曲率、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阶像差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同一个体两眼分别植入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后高阶像差的差异。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33例(66眼)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方法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两眼分别植入球面(Canon Staar KS-3)和非球面(Canon Staar KS-3Ai)IOL。按照IOL设计的差异分成两组,球面组和非球面组,手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最佳矫正视力、IOL位置、屈光状态、高阶像差、瞳孔大小等指标。比较两组高阶像差的差异。主要指标视力、最佳矫正视力,IOL的居中性、屈光状态、瞳孔直径、3阶像差、4阶像差、4阶球差(Z40)、5阶像差及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结果在瞳孔直径6mm时,非球面IOL组的4阶像差(0.193±0.098)μm、4阶球差(0.037±0.099)μm、总像差RMS(0.498±0.072)μm均低于球面IOL组(0.403±0.155)μm、(0.381±0.142)μm、(0.737±0.164)μm,而在瞳孔直径6mm时的3阶和5阶像差RMS,瞳孔直径5mm时总像差RM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对比度条件下,10例(30%)非球面组患者视物较球面组患者清晰。瞳孔6mm时,非球面组和球面组平均近视漂移分别是(-0.29±0.09)D和(-0.87±0.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植入非球面IOL后,虽然可以明显降低4阶球差,但是两组间在术后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方面并没有统计学差异,高阶像差的差异主要表现夜间近视漂移的减少和瞳孔直径5mm以上时的低对比度视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角膜散光及非球面因子Q值的分布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眼科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5例(101眼),术前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角膜曲率、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角膜Q值。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术前的平均角膜曲率为(44.71±2.1)D,呈正态分布趋势。②散光度数为(1.02±0.82)D,非正态分布,其中≥1.0D的有40眼,占40%;顺规散光30眼,约占30%;逆规散光53眼,占52%;斜轴散光18眼,占18%。③角膜Q值为(-0.10±0.27),呈正态分布趋势,角膜Q值与角膜曲率成负相关(r=-0.51,P=0.000);角膜Q值与散光度数无相关关系(r=-0.11,P=0.29)。结论①老年人的角膜散光大部分为逆规散光,大约40%的患者需矫正散光。②老年人的角膜Q值大多为负值,呈正态分布,与角膜曲率成负相关,与散光度数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3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SN60WF、TecnisZ9001和KS-3Ai)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88例126眼,平均年龄67.3±8.7岁,将入选患者按植入不同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随机分为4组:AcrySofSN60WF(IQ)组(23例33眼)、TecnisZ9001组(23例33眼)、KS-3Ai组(20例29眼),SN60AT球面人工晶状体组为对照组(22例31眼)。术后随访3mo,观察指标: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等效球镜度数,角膜Q值,瞳孔直径,6mm全眼球总高阶像差及四阶球差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夜光、昼光及夜眩光3种视觉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结果:术后各组的UCVA、BCVA、等效球镜度数和瞳孔直径均无统计学差异。总高阶像差和四阶球差RMS:非球面组低于球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角膜Q值与球差成正相关(r=0.183,P<0.05)。术后对比敏感度:与球面IOL相比,IQ,Tecnis可提高术后3种视觉条件下的CS,KS-3Ai可提高术后夜光、夜眩光两种视觉条件下的CS;非球面IOL组间比较,IQ组在昼光、夜眩光视觉条件下的CS好于Tecnis组和KS-3Ai组,TECNIS组和KS-3Ai组之间在3种视觉条件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种非球面IOL均可有效地减少术眼的总高阶像差和四阶球差。3种非球面IOL均可以提高术眼术后的CS,IQ组在昼光、夜眩光视觉条件下的CS与Tecnis组和KS-3Ai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ecnis组和KS-3Ai组之间在3种视觉条件下的CS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角膜Q值是角膜非球面形态的一个重要参数,与眼球球差的产生密切相关,在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我们就角膜Q值对球差的影响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