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午夜唾液皮质醇检测作为库欣综合征的一线筛查指标,也可用于库欣综合征术后复发监控和药物替代治疗监测。可的松是皮质醇在唾液中的代谢物,同时亦是其干扰物,与皮质醇同时检测不仅能排除干扰,而且能鉴别外源性皮质醇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检测唾液皮质醇和可的松具有无创、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检测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样本浓缩和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实现皮质醇和可的松的分离及准确测定。因此,测定唾液皮质醇和可的松比传统的血清或者尿样更具优势,是血清或者尿样皮质醇/可的松检测的合适替代指标。鉴于目前国内相关的应用和研究报道较少,有必要开发和验证唾液皮质醇的LC-MS/MS检测方法,建立中国人群的健康参考值和疾病诊断值,为扩大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值在预测患者疾病活动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2例SLE患者,依据其NLR高低分为3组:高NLR组(NLR5.0),中NLR组(2.0≤NLR≤5.0),低NLR组(NLR2.0)。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SLEDAI评分。分析NLR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高、中、低NLR组SLEDAI评分分别为9.1±2.8、6.6±2.2、3.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NLR值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587,P0.001)。结论 NL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SLE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中胆汁酸谱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人类已知的全部15种胆汁酸改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方法 ,以我院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收治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1~134个月,平均(44.8±24.6)个月,术前B超和(或)CT、术中胆道造影确诊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对16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进行胆汁酸定量检测.结果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总胆汁酸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组成胆汁酸谱的各种胆汁酸与对照组比较相应减少,未见致癌性胆酸浓度增高.儿童胆汁中甘氨熊脱氧胆酸含量较高,总胆汁酸的降低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存在胆汁酸代谢异常,可能与肝脏继发性损伤程度有关,异常的胆汁酸谱可能与胆结石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开放试验设计,研究了22名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mg他克莫司胶囊的药动学特征.以环孢素D为内标,建立了LC-MS/MS法测定他克莫司在全血中浓度.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31.4±9.0)h,c max(41.3±19.6)ng/ml,T max(1.7±0.8)h,AUC (o-t),(330.3±143.5)h·ng·ml-1,AUC (o-∝)(394.9±186.3)h·ng·ml-1.所得结果与国外文献接近,他克莫司在人体的吸收代谢存在较大的个体变异,变异来源与CYP3A4/5的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T细胞亚群及CD^+4耽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同步使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60例已确诊的膀胱恶性肿瘤患者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0ml/d。在注射前1周内、注射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CD+^4细胞的绝对计数水平。结果注射后3个月与注射前比较,所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6个月与注射前比较,CD^+4细胞比例由(40±10)%升高到(44±12)%、CD:^+4/cD;由1.6±0.7增高到1.8±0.8、CD^+4细胞计数由(527±130)个/μl增加到(631±22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提高膀胱肿瘤患者血液中CD^+4细胞计数水平,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中胆汁酸谱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人类已知的全部15种胆汁酸改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方法 ,以我院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收治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1~134个月,平均(44.8±24.6)个月,术前B超和(或)CT、术中胆道造影确诊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对16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进行胆汁酸定量检测.结果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总胆汁酸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组成胆汁酸谱的各种胆汁酸与对照组比较相应减少,未见致癌性胆酸浓度增高.儿童胆汁中甘氨熊脱氧胆酸含量较高,总胆汁酸的降低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存在胆汁酸代谢异常,可能与肝脏继发性损伤程度有关,异常的胆汁酸谱可能与胆结石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中胆汁酸谱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人类已知的全部15种胆汁酸改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方法 ,以我院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收治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1~134个月,平均(44.8±24.6)个月,术前B超和(或)CT、术中胆道造影确诊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对16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进行胆汁酸定量检测.结果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总胆汁酸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组成胆汁酸谱的各种胆汁酸与对照组比较相应减少,未见致癌性胆酸浓度增高.儿童胆汁中甘氨熊脱氧胆酸含量较高,总胆汁酸的降低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存在胆汁酸代谢异常,可能与肝脏继发性损伤程度有关,异常的胆汁酸谱可能与胆结石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前摄宁颗粒对SD大鼠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摄宁颗粒(黄芩、黄柏、黄芪、党参、牡丹皮、丹参等)对大鼠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方法:(1)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前摄宁颗粒大剂量组(6g/kg)、中剂量组(3g/kg)、小剂量组(1.5g/kg)和前列通阳性对照组(2.0g/kg),连续灌胃给药,第7天给药后1小时,1%角叉菜胶造模,测定外周血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前列腺重量指数。(2)采用大肠杆菌致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同角叉菜胶模型,于给药第4天造模,第7天给药后,测定外周血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和前列腺湿重,摘取前列腺,进行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1)在急性前列腺炎模型中,前摄宁颗粒对前列腺湿重的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明显抑制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的升高,减轻前列腺与周围组织黏连。(2)在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中,前摄宁颗粒明显降低前列腺湿重,前列腺肿胀度抑制率达到48%~73%;明显升高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密度,降低前列腺液白细胞数;明显抑制前列腺组织间质增生。结论:前摄宁颗粒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人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LC-MS/MS),从而反映临床冠心病独立风险预测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方法:血浆添加底物PAF后,37℃孵育10min,加入甲醇沉淀蛋白质,离心取上清进样。血浆PAF经HPLC法分离,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以PAF的单位时间减少量来衡量LP—PLAa的活性。结果:在1~50μg/mL添加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y=0.284c+0.214,r=0.9991(n=6)。低、中、高浓度(3、20、40μg/mL)质控品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08%~4.75%(n=6)和5.47%~5.86%(n=18),准确度为93.50%~97.66%,PAF和内标非布索坦的回收率为97.36%~100.8%(n=6)。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PAF在样品预处理后12h和冻融3次后的准确度为99.96此~107.1%(,产6),说明稳定性良好。应用本方法测定10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PAF反应量,测定结果分别为(22.77±1.26)mg/mL和(19.62±3.94)mg/mL,说明冠心病患者LP—PLA2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专一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检测通量高,可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指标之一,用于临床冠心病与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中胆汁酸谱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人类已知的全部15种胆汁酸改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方法 ,以我院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收治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1~134个月,平均(44.8±24.6)个月,术前B超和(或)CT、术中胆道造影确诊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对16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进行胆汁酸定量检测.结果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总胆汁酸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组成胆汁酸谱的各种胆汁酸与对照组比较相应减少,未见致癌性胆酸浓度增高.儿童胆汁中甘氨熊脱氧胆酸含量较高,总胆汁酸的降低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存在胆汁酸代谢异常,可能与肝脏继发性损伤程度有关,异常的胆汁酸谱可能与胆结石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