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5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92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819篇
内科学   437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117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60篇
综合类   1710篇
预防医学   767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826篇
  6篇
中国医学   781篇
肿瘤学   2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并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20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205例患者穿刺术后病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205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出血8例,占3.9%(8/205),术后发热3例,占1.46% (3/205),为低热,且予以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BMI及病灶类型的患者中无显著差异(P>0.05),且吸烟对患者术后出血率也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术后出血率更高(P=0.005),且病灶直径越小,术后越容易并发出血(P=0.006)。不同性别、年龄及病灶类型对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且术后发热与吸烟史及基础疾病史无关(P>0.05),但BMI≥24或3 cm ≤病灶直径(d)<6 cm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热(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约为5.37%),主要为出血及低热,其中术后出血主要与基础疾病史和病灶直径有关,术后发热主要与病灶直径及BMI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AP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指标、肝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复常时间、腹痛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CRP(24.91±2.09)mg/L、IL-6(50.71±3.47)pg/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头晕和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肝功能,抑制炎症,促使腹胀、腹痛等症状快速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0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分期为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病理检查确诊SLN阳性、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乳腺癌患者共89例,总结其临床、病理因素的特征及其对腋窝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SLN阳性率为17.8%(89/500),49.4%(44/89)出现NSLN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分期、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阳性率相关(χ2=4.062、36.084、7.003、10.889,P=0.044、<0.001、0.030、0.004)。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浸润、SLN阳性率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46.142,95%CI:11.821~258.472,P<0.000 1;OR=10.482,95%CI:2.564~51.312,P=0.002)。 结论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原发肿瘤分期、肿瘤是否多发、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转移率与腋窝NSLN转移相关。其中,脉管浸润及SLN阳性率≥0.5是SLN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子宫肌瘤患者与非子宫肌瘤患者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差异,为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评估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1995年至今在Pubmed、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根据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 5.3软件绘制森林图,Stata12.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17篇研究,累计子宫肌瘤患者1549例,对照组863例,计算合并SMD及其95% CI,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患者卵泡期血清FSH(SMD= 0.34,95%CI: 0.10~0.59,P= 0.006)、LH(SMD= 0.40,95%CI: 0.24~0.55,P< 0.0000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卵泡期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及黄体期血清雌激素、孕激素、FSH、L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卵泡期血清FSH、LH水平较高的女性有更高的子宫肌瘤发病风险,卵泡期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和黄体期血清雌激素、孕激素、FSH、LH水平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无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0%(17/25)、92.0%(23/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氨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系统评价紫杉醇剂量密集化疗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会议摘要及相关参考文献,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5.1版进行偏倚风险评价,RevMan 5.3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RCT研究共45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紫杉醇剂量密集化疗与三周化疗方案无进展生存期(PFS)(HR=0.89,95%CI 0.77-1.04,P=0.21)、整体生存率(OS)(HR=0.94,95%CI 0.82-1.07,P=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未提升患者生存率、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P<0.05),但降低了患者疾病进展(PD)发生率(OR=0.54 95%CI 0.29-0.99,P=0.05);亚组分析显示剂量密集化疗延长老年患者(≥60岁)、FIGO分期III-IV期患者PFS(P<0.05);安全性分析显示,剂量密集化疗增加3级以上贫血(OR=2.35,95%CI 1.38-3.99,P=0.002)、腹泻(OR=1.74,95%CI 1.01-2.74,P=0.02)发生率,其他3级以上不良反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剂量密集化疗未改善原发上皮性卵巢癌患者PFS、OS、ORR、DCR和生存率,并增加了患者3级以上贫血、腹泻发生率,但延长老年及晚期患者PFS,降低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9.
10.
李杰  段光友  曾义  李洪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11):1070-1074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数据分析,探讨围术期患者因素和麻醉方式对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搜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再次剖宫产产妇2 442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年龄20~45岁,BMI 18~40 kg/m~2,ASAⅠ—Ⅳ级。剖宫产常规采用椎管内麻醉,全麻仅用于患者强烈要求、椎管内麻醉禁忌或失败等情况。根据术中出血标准分为明显出血组(MH组,n=494)和非明显出血组(NMH组,n=1948)。记录产妇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比较全麻组(GA组,n=141)与非全麻组(NGA组,n=141)术中明显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和住院时间。结果 MH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NMH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前置胎盘(OR=38.269,95%CI 15.970~91.706,P0.001),宫缩乏力(OR=10.047,95%CI6.155~16.399,P0.001),胎盘粘连(OR=5.045,95%CI 3.146~8.089,P0.001),全麻(OR=2.922,95%CI 1.521~5.614,参考组:非全麻,P0.001)等。倾向性匹配结果显示,GA组术中明显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NGA组(P0.05), 1 min新生儿窒息率明显明显高于NGA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NGA组(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风险因素包括前置胎盘、宫缩乏力、胎盘粘连、全麻等。全麻与非全麻比较,可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