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肺癌术后并发症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低PNI值是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评分≥II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95%CI:1.02~1.17,P=0.023);根据术前PNI值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PNI≥50组(n=113)、45≤PNI<50组(n=47)、PNI<45组(n=20),各组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评分≥II级以及Clavien-Dindo评分≥III级发生的比例分别为22.1%、40.4%、40.0%和6.2%、17.0%、25.0%,不同PNI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NI值可作为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气胸、肺外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NI值可作为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vor-Lewis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303例中段食管癌患者(江苏省如皋市博爱医院107例、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196例)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Ivor-Lewis组(151例),施行Ivor-Lewis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Sweet组(152例),施行Sweet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和术后随访等情况.采用门诊复查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日.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成组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术后死亡风险.结果 Ivor-Lewis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239±21) min和98.68%(149/151),Sweet组分别为(188±30) min和92.76%(141/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x2=6.45,P<0.05).Ivor-Lewis组和Sweet组的食管上切缘阳性率分别为0.67%(1/149)和0.71%(1/14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7% (15/149)和11.35%(16/141),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和0.71%(1/14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清扫的颈胸交界部、腹上区淋巴结数目以及颈胸交界部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3.6±1.1)枚、(3.5±1.1)枚和(0.7±1.1)枚,Sweet组分别为(2.3±0.8)枚、(2.4±0.8)枚和(0.3±0.6)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96,9.02,3.26,P<0.05).290例手术切除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273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4.14% (273/290),中位随访时间为28.0个月.Ivor-Lewis组患者术后第1、2、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分别为8.21%(11/134)、19.64% (22/112)、29.35%(27/92),Sweet组分别为19.05% (24/126)、35.24% (37/105)、44.19% (3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5,7.33,5.03,P<O.05).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区域淋巴结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9.68,6.87,P<0.05).Ivor-Lewis组患者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30% (121/134)、80.36% (90/112)、71.74% (66/92),Sweet组分别为80.95% (102/126)、59.05% (62/105)、51.16% (44/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5,11.73,7.97,P<0.05).结论 Ivor-Lewis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中段食管癌,手术切除率高、安全性好,术后患者生存获益明显.该术式可以作为治疗颈部无肿大可疑转移淋巴结的中段食管癌的优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充气试验在预防食管胃吻合口漏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食管胃吻合吻合口漏的成因以及充气试验在减少食管吻合口漏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对45例食管癌切除手术中食管胃一次性钉合后吻合区域由胃管注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检验吻合口是否漏气。若有漏气,则于该处予以修补。结果:45例术后无吻合口漏发生,其中2例充气试验有溢气,全层加强。结论:充气试验能及时发现吻合口缺陷,对减少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治疗贲门部癌的手术入路新方法。方法 经腹切开膈肌脚入,用国产吻合器行纵隔内食管胃吻合89例、食管空肠吻合16例。结果 在切除肿瘤及其上方7cm食管的同时,清除纵隔下部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率为20.9%。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亦无食管切缘癌残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5年生存率39%。结论 经腹切开膈肌脚纵隔内食管胃(空肠)机械吻合术,操作简便,术野暴露良好,创伤及生理扰乱较小,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且便于切除足够长度食管和扩大淋巴结清除范围。适用于浸润食管长度<2cm的贲门部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术中裁剪管胃形状的相关性以及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389例患者,其中17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回顾性分析术中裁剪管胃的宽窄以及患者临床资料中各因素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术中采用窄形管胃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采用宽形管胃的患者,且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肿瘤部位、吻合部位显著相关,上段食管癌、颈部吻合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对应的中下段食管癌、胸部吻合患者(P0.01)。结论窄形管胃可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肿瘤部位、吻合部位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双阑尾畸形病例临床罕见,近期本院收治1例, 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 28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0 h, 伴发热、呕吐入院.查体: T 36.8 ℃, R 20次/min, P 98 次/min, BP 95 / 56 mm Hg,心肺无异常, 腹平坦, 腹肌稍紧张, 未触及包块,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肝区、双肾区无叩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正常, 闭孔内肌试验、腰大肌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索胃底贲门癌、胃体癌根治性切除术中食管胃机械端侧吻合方法的改进。方法:40例行胃底贲门癌、胃体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人,术中吻合先行食管胃端侧吻合再行关闭残胃切除标本。结果:全组均一次吻合完成,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9例胃小弯浸润达1/2的病例避免了全胃切除。结论:先行食管胃端侧吻合再行关闭残胃切除标本的方法可以使手术顺畅,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全胃切除机率,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沙夕林  李昌炎 《山东医药》2010,50(42):63-63
患者男,53岁。2005年5月2日因冠心病入院行冠状动脉(冠脉)旁路搭桥术。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用胸骨锯自下而上沿正中线纵行锯开胸骨,锯至胸骨中段时,胸骨锯不能上推,同时切口大量涌血,立即退出胸骨锯,锯条掉下。术者右手示指伸入纵隔,发现心脏前壁破裂,用手指堵住心脏破裂口,剪开胸骨,发现右心室前壁有一长2.5cm的破裂口,立即用4-0聚丙烯线连续缝合裂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如皋市人民医院2004-01-2009-12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均经非手术综合治疗后瘘口愈合,愈合时间14~50 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中仔细操作,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有效的抗炎和营养支持是防治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