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64~1978年底对胆道梗阻合并感染行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治疗100例,经随访疗效欠佳。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2岁,其中20~50岁80例(80%)。行紧急手术26例,择期手术74例。术中发现胆道结石90例,其中胆色素泥沙样结石86例,混合性结石4例。在胆道梗阻合并感染的疾病中有:胆总管结石并感染47例,肝内胆管结石并  相似文献   
2.
从国内所报道的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的报告中,均未有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伴左、右椎动脉起始异常的。我们在进行胎儿的尸体解剖中,发现1例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伴左、右椎动脉起始异常。为累积资料,现报告如下。足月女婴(雷佛奴尔引产儿),体重2460克,坐高32.5厘米,身长45.5厘米。胎儿母亲妊娠期间有否患病不详。主动脉弓从右到左第1分支为右颈总动脉,第2分支为左颈总动脉,第3分支为左椎动脉,第4分支为左锁骨下动脉,第5分支为右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位于主动脉弓移行于降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后下方。它直接从  相似文献   
3.
肝静脉,肝短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壁处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采用膈下肝段下腔静脉壁前半部钳夹,解决肝移植术中无肝期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方法 对17例成人尸肝进行解剖,以时钟刻度方法描述肝静脉、肝短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壁的位置。结果 肝左静脉、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均注入下腔静脉前半壁(即3~9点),肝短静脉多为针眼大小,注入部位多在5~9点之间(154支),少数注入9~11点(9支)。结论 肝移植术中可以采用下腔静脉壁前半钳夹,解决无肝期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相似文献   
4.
按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要求,对17例成人肝和肝短静脉进行解剖观察与测量。结果显示:左、中、右肝静脉主干长为22.8±8.8mm,50.98±23.94mm,22.8±9.5mm;管径分别为10.74±2.86mm,9.5±3.75mm,15.6±4.05mm。右肝静脉除1例外,都以单独1支形式注入下腔静脉。中肝静脉和左肝静脉分三种形式注入下腔静脉:Ⅰ型4例,占23.5%,Ⅱ型12例,占70.6>6%;Ⅲ型1例,占5.9%。它们不在同一个平面注入下腔静脉。右、中肝静脉之间距离7~23mm,平均15.6mm。文章结合解剖学发现着重讨论了病肝切除和肝静脉成形术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在进行胎儿尸体的解剖中,发现一例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伴左、右椎动脉起始异常,为累积资料,报告如下: 足月女婴,体重2460克,坐高32.5厘米,身长45.5厘米。胎儿母亲妊娠期间有否患病不详。从主动脉弓上缘发出五支,从右到左第1支为右颈总动脉,第2支为左颈总动脉,第3支为左椎动脉,第4支为左锁骨下动脉,第5支为右锁骨下动脉(见照片1)。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关肾上腺血液供应的材料较少,仅有一般血管供应数目、来源等资料,缺少足以供给显微外科应用的资料,为配合器官移植,我们观测了33具尸体的肾上腺血管(动脉47侧、静脉60侧)的数据,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掌握迷走神经诸胃支的直接来源、行走与分布规律,对成功地进行高度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关系至为密切.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报导有较大分歧.特别是分布于胃前壁诸支的直接来源、行走位置,分支分布情况有不同意见.为此,1967年以来,结合制作教学示教标本,  相似文献   
8.
甲状旁腺永久性的功能低下是甲状腺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0.26~2.92%[1、2、3],过去采用同种异体(死婴)甲状旁腺组织埋藏术,效果不理想,维持时间不长。我国陈国锐医师等1978年首次应用带血管的甲状腺甲状旁腺同种异体移植治疗甲状旁腺缺如症获得成功[4]。为推动这一手术开展,按陈氏[5]术式要求,对高月份的胎儿甲状腺血管进行了观测,为移植术提供形态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补兼施方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通补兼施方配合西药治疗(研究组)。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情况以及NAG、β2-MG、mAlb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6%显著优于对照73.3%(P<0.05)。研究组对脉络瘀血、舌苔、眩晕、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脉象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NAG、β2-MG、mAlb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NAG、β2-MG、mAlb水平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血压、β2-MG、mAlb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治疗中选择通补兼施方配合西药治疗疗效确切,可令患者血压及肾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62年8月至1978年5月共收治经病理切片证实为肝囊肿患者15例,其中肝包虫病2例,非寄生虫性肝囊肿13例。现将13例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