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功能改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及其在发病和发展中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87例内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及其与活化有关的膜表面分子。并采用ELISA法分析外周血中可溶性Fas配体(sFas-L)、白介素-2(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IL-6受体α和β链水平。结果 ①内异症患者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活化淋巴细胞标志CD25+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16和CD56阳性率也明显升高;②外周血IL-6和IL-8明显升高,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832,P<0.05),但IL-6的受体含量无改变;③sFas-L和TNF-α含量升高,尤其是Ⅲ和Ⅳ期内异症患者明显高于Ⅰ和Ⅱ期患者(P<0.05);结论 免疫功能异常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监测外周血IL-6、IL-8、sFas-L和TNF-α含量变化对内异症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分析该院妇科手术588例并发感染51例的发生因素、感染部位及菌种,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和淋巴细胞亚群在鉴别良、恶性卵巢病变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患者外周血sIL-2R、IL-6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1)1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时sIL-2R明显升高,高达(337.5±158.1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卵巢良性病变者(P<0.001).IL-6浓度变化主要见于卵巢癌患者(P<0.01),并与临床预后相关;(2)所有患者外周血CD3+和CD8+无明显改变,17例卵巢恶性肿瘤中有13例CD4+细胞显著减少,CD4/CD8比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良性卵巢病变相比差异显著(P<0.01);(3)17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16和CD56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测定外周血sIL-2R、IL-6浓度,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疾病的性质,是一个区别良、恶性卵巢病变的有效指标,同时还是一个方便、敏感,并具有一定特异性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 ̄16周妊娠53例,结果流产成功率为88.68%,成功率与孕周及产次无关(P〉0.05),平均流产时间为5.6h,产后出血少,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分析 1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疗效 ,探讨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 ,并观察血浆CA12 5水平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术后 17例复发 ,Ⅱ期手术疗效显著好于Ⅲ、Ⅳ期 (P <0 .0 5 )。术后预防性用药 ,米非司酮和三苯氧胺优于己酸孕酮 (P <0 .0 5 )。血浆CA12 5水平大多数患者升高 (98.2 7± 96 .92u/ml) ,尤其是Ⅲ、Ⅳ期患者升高明显(P <0 .0 1) ,与AFS分期呈正相关 (r =0 .82 6 ,P <0 .0 5 )。表明结合B超、CA12 5测定、腹腔镜检查及预防性用药等措施 ,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刘艳  朱美琪  钱志红 《江苏医药》2001,27(5):330-332
目的通过测定3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了解其免疫功能状态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及LTT测定了患者外周血sIL-2R、IL-6、IFN-γ浓度变化及淋巴细胞在植物凝血素(PHA)作用后的转化率。结果(1)37例患者治疗前sIL-2R均明显升高(P<0.05),以卵巢癌最为突出,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它肿瘤(P<0.01);(2)IL-6浓度变化主要见于卵巢癌患者(P<0.01),且与患者的病期相关(r=0.8637,P<0.05);(3)CD  相似文献   
8.
脐血中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和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体外诱导及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常规要脐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去除悬浮细胞后获得单核细胞。将获得的单核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1在含有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综合成培养液DMEM中培养,对照组1培养液中未加上述细胞因子,第10天收集部分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分析,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外周血中sIL- 2R、IL- 6 和淋巴细胞亚群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59 例卵巢肿瘤患者外周血sIL-2R、IL- 6 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①21 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时,sIL-2 高达337.5 ±158 .1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卵巢良性肿瘤组( P< 0.001)。IL-6 浓度变化主要见于卵巢癌患者( P< 0.01),并与临床预后相关。②所有患者外周血CD3+ 和CD8+ 无明显改变,卵巢恶性肿瘤中21 例有17 例CD4+ 细胞显著减少,CD4+/CD8+ 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良性卵巢肿瘤组( P< 0 .01)。③卵巢癌外周血CD16 和CD56 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测定外周血sIL-2R、IL-6 浓度,联合T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作为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的指标,对恶性卵巢肿瘤还具有判断预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绒癌肺转移以球形或片状阴影为多见,本文介绍一例绒癌空洞型肺转移。患者47岁,两年前因患葡萄胎而行预防性全子宫切除术,术后从未来院随访。于术后两年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来内科门诊求治。摄胸片发现右上肺有一直径3cm 之圆形透亮区,拟诊为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拟作抗结核治疗。后因患者有葡萄胎史,转请妇产科会诊,盆部检查阴性,但尿HCG4万单位,痰找结核菌三次阴性,考虑为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