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肛门后正中切开直肠肌鞘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们经肛门后正中切开肌鞘行改良Soave术治疗的7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肛门排便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72例中,除3例并发肠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外,其他均效果良好。结论经肛门后正中切开改良Soave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短段型和常见型。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189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情况.结果术后复发4例,再次手术3例.阴囊血肿16例,阴囊感染并脓肿1例.无输精管及其动静脉损伤,无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损伤.结论充分的手术准备、良好的手术操作技能、恰当的术后处理是预防和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婴幼儿不典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9例婴幼儿阑尾炎患儿,根据改良Alvarado评分把患儿分成不典型组及典型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不典型组在术后病理报告、年龄分布、阑尾位置分布、B超的阴性率等有其特异性:不典型组以化脓性及坏疽穿孔阑尾炎比例高;小月龄儿多见;B超阴性率也是不典型组比例高;阑尾位置不典型组以盲肠及结肠后位多见,而典型组以盲肠下住最多。结论使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诊断为不典型阑尾炎的婴幼儿应增加考虑年龄、B超、阑尾位置等因素,从而帮助更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黄庆荣  曹闯  陈凤华 《河北医学》2009,15(8):948-949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膨出的治疗方法,帮助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总结2004年6月至2008年3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6例新生儿脐膨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新生儿脐膨出患儿,其中男26例,女10例,治愈31例,死亡3例,放弃2例,生存率86.1%,术后无切口裂开。死亡原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并发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例;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出院后突然囊膜破裂严重感染死亡1例。术后获得随访21例。随访10个月至2年,生长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结论:不要简单地把囊膜情况及缺损大小作为是否手术的标准,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DSLH)与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SSLH)在儿童腹股沟疝微创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且经B超检查确诊的腹股沟疝患儿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9例接受DSLH治疗为DSLH组,89例接受SSLH治疗为SSLH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相较DSLH组,SSLH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t=3.814、4.413,均P<0.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早(χ2=113.51,P<0.001),术中出血量少(t=4.012,P<0.001);但是两组患儿的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6、0.339,P=0.316、0.560)。 结论SSLH较DSLH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改良Swenson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取9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开腹手术组及腹腔镜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肠蠕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开腹手术组肠蠕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0.5±28.6)h、(5.6±2.7)h、(12.8±3.2)d,腹腔镜组肠蠕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7.5±7.7)h、(2.4±1.1)h、(7.1±1.3)d,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肠蠕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5;t=2.47,P<0.05;t=2.53,P<0.05)。开腹手术组及腹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89%、8.89%,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具有微创优势,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灌肠生理盐水的合适用量.方法 将63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备21例,观察A组每次灌肠量为150 ml/kg体质量.观察B组每次灌肠量为200 ml/kg体质量,对照组每次灌肠量为100 ml/kg体质量.观察三组患儿第1次灌肠前和最后1次灌肠后血电解质指标,术中由同1名主刀医生采用盲法按标准对灌肠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三组患儿肛周红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A、B组与对照组比较.灌肠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后肛周红肿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P<0.05,P<0.0125);现察A组灌肠舒适度显著优于观察B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灌肠前后血电解质指标无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宜以150 ml/kg体质量计算,可提高灌肠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并提高灌肠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新生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4月至2006年10月对我科收治的3例新生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进行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结果:3例患儿均手术顺利,无1例死亡,术后大便每天约10~20次,以后大便次数逐步减少,6个月至1年每天后大便约1~3次,大便成形,排便功能正常。结论: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新生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与传统Martin术相似,由于目前临床病例数不多,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3岁,于2000年7月出差途中无明原因的头晕2次,未治疗好转。2001年2月又头晕,当时与体位无关,无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眩晕持续时间每次l~3min.症状自然消失,曾在各大医院治疗,效果不佳。2002年,由每月头晕2次到头晕10次,最后每天头晕23次,就诊时查体:血压130/90mmHg,神清语利,各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彩色多普勒示:椎A供血不足。CT示:未见异常。脑电图常规记录:未见异常。临床诊断:眩晕性癫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小儿隐睾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101侧)隐睾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51侧)和对照组40例(50侧),观察组采用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治疗小儿隐睾,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大斜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40例(51侧)出院时睾丸均位于阴囊内,其中12例(15侧)术前高位隐睾患儿术后睾丸位于阴囊中部,其余睾丸位于阴囊底部,未发现睾丸萎缩;与对照组的40例(50侧)隐睾疗效相当,创伤小,恢复快。结论:采用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治疗小儿隐睾创伤小,手术快,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美观,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