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巨R波形ST段抬高少见,多发生在前壁。我院2003年12月~2006年6月应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1500例中发现“巨R波形”ST段抬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8、54岁。其中1例发生在下壁,1例发生在下侧壁,并行冠状血管造影,实属少见。追踪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失败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10例1~12月龄使用CPAP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CPAP治疗成功组(270例)和失败组(40例)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PAP治疗失败的预测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3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 Ⅲ)≥ 10分(OR=13.905)、并发肺不张(OR=12.080)、合并心功能不全(OR=7.741)及CPAP治疗2 h后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P/F)无显著改善(OR=34.084)是CPAP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失败的预测因素(P < 0.05)。CPAP治疗2 h后P/F无改善预测治疗失败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79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3%和82.4%(截断值为203)。结论 CPAP治疗2 h后P/F无显著改善、PRISM Ⅲ评分≥ 10分、并发肺不张、合并心功能不全可作为CPAP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失败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优先应用肾上腺薄层CT扫描的方法,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筛查肾上腺病变的患病情况,评价该方法在高血压人群早期诊断肾上腺高血压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象来自本院心内科门诊患者(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排除已知继发性高血压(包括已诊断的内分泌及肾性高血压)和恶性肿瘤.应用肾上腺薄层CT进行筛查,对于肾上腺形态学异常者进一步完善其肾上腺病变的各项内分泌功能检查,得出肾上腺病变和肾上腺高血压的检出率,从而评价影像学优先筛查策略的诊断价值.结果 入选高血压患者362例,其中男性162例,女性200例,平均年龄(60.9±9.3)岁,平均高血压病程为(13.8±5.3)年.经肾上腺薄层CT扫描发现,肾上腺形态学异常35例(9.6%),其中肾上腺腺瘤20例(5.5%),肾上腺增生15例(4.1%).经内分泌功能评价结果发现,从35例肾上腺形态异常者中确认肾上腺高血压患者17例,肾上腺高血压总检出率为4.7%,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4例(3.9%),皮质醇增多症2例(0.6%),嗜铬细胞瘤1例(0.3%).优先应用肾上腺薄层CT扫描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检出肾上腺形态学异常率为9.6%,联合功能评价,肾上腺性高血压总检出率为4.7%.结论 影像检查优先的策略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筛查肾上腺高血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与糖、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370例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并测定空腹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血胰岛素(2hINS)。根据CIMT评价大血管病变程度。结果对CIMT进行三分位分组,CIMT≥0.66mm组的年龄、高血压病程、2hPG、腹围、体质指数、脉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高于CIMT<0.55mm组(P值分别<0.01、0.05)。CIMT与2hPG(r=0.190,P<0.01)和FINS(r=0.158,P<0.05)呈正相关。以CIMT为因变量,代谢相关因素为自变量逐步纳入回归模型,年龄(β=0.227)、腹围(β=0.218)、脉压(β=0.225)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增龄、中心性肥胖及血压控制水平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大血管病变与糖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闭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MPP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MPP继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特点。结果 4岁男童,以重症MPP 1月余后气促、活动不耐受为主要临床表现,体检发现左侧胸廓塌陷,左肺呼吸音低。肺部影像学示纵隔心影左移,左肺下叶不张,左肺下叶各段支气管扩张,右肺马赛克灌注征。支气管镜下见左上舌段、左下前外基底段亚支闭塞。经2次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支气管肺泡灌洗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治疗,半年后胸部CT示部分肺复张。检索到19篇文献,72例患儿,其中有MPP病史49例。在MPP后1~2个月内逐渐出现气促、喘息、活动不耐受等表现,体格检查多可在患侧肺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影像学则以持续性肺实变或肺不张为特点,通过阿奇霉素序贯联合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镜等治疗,随访17例,8例有所改善。结论重症MPP后出现气促、喘息、活动耐量下降等表现,影像检查提示单侧肺不张,应警惕闭塞性支气管炎,早期支气管镜诊治可能对改善预后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将患儿分为CPAP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2、6、24小时呼吸频率(RR)、心率(HR)、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EF)的差异。结果 CPAP组58例、对照组7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量、主要临床症状、重要体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前血气指标、RR、HR及心功能不全治疗措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6、24小时,两组RR和HR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6、24小时,CPAP组的RR和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2例患儿治疗前后监测心功能(CPAP组17例、对照组25例);治疗前,两组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PAP组的EF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可改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对心功能可能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多种氧化应激标志物在血清及组织中的动态变化,观察其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表达,探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我中心44例2014年2-5月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病史及术前动态心电图记录分为2组:持续性房颤(AF)组26例,窦性心律(SR)组18例。术中取部分右心耳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右心耳组织NOX2蛋白表达,用ELISA法测定右心耳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s,AOPP)浓度以及血清中ROS、AOPP含量。结果 AF组心房组织中MDA[(15.41±1.69)μmol/mg]、SOD[(13.32±1.25)μmol/mg]、ROS[(18.53±3.47)μmol/mg]、AOPP[(29.69±2.09)μmol/mg]含量与SR组MDA[(11.46±1.83)μmol/mg]、SOD[(10.65±1.15)μmol/mg]、ROS[(13.65±3.29)μmol/mg]、AOPP[(21.94±1.94)μmol/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组血清中ROS含量[(34.6±2.61)μmol/L]明显高于SR组[(17.8±1.03)μmol/L],2组患者血清中AOP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R组相比,AF组右心耳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明显,NOX2蛋白表达呈强阳性。结论房颤时发生以间质纤维化改变的心房结构重构,氧化应激参与了房颤发生和结构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障碍对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3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其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行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相关凝血功能指标行ROC分析。结果 130例患儿男68例、女62例,中位年龄54.0个月(10.7~129.8月),死亡34例,病死率26.2%。死亡组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小板分布宽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17 s比例均显著高于存活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血流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升高、血小板减少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T为17s、D-二聚体为5.9 mg/L、血小板为50×10~9/L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870、0.889,预测的死亡灵敏度分别为88.24%、88.24%、52.94%,特异度分别为83.33%、83.33%、97.92%。联合上述三项凝血功能指标行ROC分析,预测死亡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85.29%、94.79%,AUC为0.936。结论凝血酶原时间≥17 s、D-二聚体≥5.9 mg/L、血小板≤50×10~9/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风险增加,联合三种指标预测患儿死亡分析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背景:菟丝子具有补肝肾、益精髓的功效,而骨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推测菟丝子与骨关节炎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分析手段挖掘骨关节炎和菟丝子之间的潜在联系,对中药本草菟丝子的作用机制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方法:先在中草药数据库TCMSP中筛选菟丝子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另在疾病数据库GeneCards、OMIM、TTD中收集骨关节炎的相关基因;取交集后进行一系列分析,并筛选出核心基因;通过对核心基因的富集分析选择菟丝子作用于骨关节炎的通路,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核心基因的作用,并依此选择合适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与结论:(1)筛选出11种菟丝子的有效活性成分,菟丝子和骨关节炎有66个交集靶点基因,后续筛选出12个核心基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B、TP53、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基质金属蛋白酶9、前列腺素过氧合酶2、胱天蛋白酶3、表皮生长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白细胞介素10、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2)对核心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后,选择经典炎症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进行后续菟丝子缓解骨关节炎炎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