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血糖高渗透压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e,HHS)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尽管近年来对其病理机转及其诊断治疗有深入了解,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约占10%~50%不等[1]。为了提高认识,探讨的HHS死亡危险面因素,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现报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在脓毒症患者中的相关性,以及在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救治的9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院后24 h内的HRV、cTnI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别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的HRV、cTnI和APACHEⅡ评分,分析三者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因素的界值.分析该界值对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HRV较生存组明显下降(P<0.01),cTnI和APACHEⅡ评分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0.01).HRV与APACHEⅡ评分和cTnI呈负相关,APACHEⅡ评分≥21分、cTnI≥0.30 μg/L、SDNN≤60 ms、LF≤360 ms和TF≤2500 ms 可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结论 HRV特别是SDNN、LF 和 TF,可能是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QT间期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中的变化,观察QT间期离散度(QTd)、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与碳氧血红蛋白(COH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及肌红蛋白(Mb)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ACOP患者104例,另取98例本院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行心电图检查,分别测量QT间期, 计算QTd 和QTcd,并测定CK、CK-MB、LDH、cTnI及Mb.分析QTcd与CK、CK-MB、LDH、cTnI和Mb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两组Q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两组QTd和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QT、QTd和QTcd出院时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入院时QTcd与COHb(r = -0.288,P=0.019)、cTnI(r = -0.297,P=0.007)、CK-MB(r=0.262,P=0.020)和Mb(r=0.248,P=0.012)相关,而与CK和LDH无相关性.结论 ACOP可以引起患者QT间期延长,当QTcd升高时与患者的心肌损伤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阴件细菌(G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如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菌体的细胞壁内.在细菌死亡后细胞壁崩解时释出,其化学成分为脂多糖,包括类脂A、核心寡聚糖和O-特异性多糖侧链3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3年10月成功救治了47例集体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含药血清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Toll白介素受体相关调节因子(Toll-interleukin 1 receptor-domain-containing adapter-inducing interferon-b,TRIF)及TRIF相关的接头分子(TRIF-related adaptor molecule,TRAM)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以及中药高、中、低浓度组,每组5只。各组大鼠分别相应地以0.9%氯化钠液或高、中、低浓度大黄牡丹汤(13.2、6.6、3.3 g/kg)连续灌胃7 d,末次灌胃给药2 h后行心脏采血并处死,分离血清(即含药血清)。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处理组)以及中药高、中、低浓度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用5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24 h,3个中药组同时给予相应浓度大黄牡丹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RIF和TRAM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TRIF和TRA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中、高浓度组细胞TRIF和TRAM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中药低浓度组及模型组(P0.01),中药中、高浓度组TRIF和TRAM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低浓度组(P0.05)及模型组(P0.01)。结论:大黄牡丹汤含药血清可抑制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中TRIF和TRAM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上,近两年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组(ECASS)-Ⅲ研究指南提出,超早期溶栓治疗能有效减少后遗症,指南已将脑卒中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延长到脑卒中后3.0~4.5 h[1].  相似文献   
9.
纳洛酮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昏迷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等剂量 (4~ 8mg/d)的纳洛酮注射液在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的治疗作用和疗效。方法 收集 10 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昏迷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纳洛酮 (第 1天 8mg ,第 2、3天 4mg) ,记录并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中 β 内啡肽的含量。 结果 在不同时刻 ,治疗组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 72h的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组治疗后 β 内啡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未发现任何与纳洛酮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具有良好的促醒作用 ,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昏迷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动脉(PCA)等血流参数,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同步检测30例正常人,5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及45例无视网膜病变者的OA、CRA和PC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血浆Hcy水平。结果视网膜病变组中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VS、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以及PCA中的EDV和R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视网膜病变组中的血糖、Hcy明显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评估视网膜病变时CRA和P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高Hcy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一种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