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6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406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552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445篇
内科学   910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229篇
特种医学   6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54篇
综合类   3154篇
预防医学   952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1083篇
  5篇
中国医学   860篇
肿瘤学   2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2日—6月22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59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Procarta Plex多细胞因子检测系统检测外周血25种细胞因子和9种趋化因子水平。结果 59例COVID-19患者中,无症状感染组28例(47.5%)、轻型组6例(10.2%)、普通型组19例(32.2%),重型/危重型组6例(10.2%)。无症状感染组中位年龄为23.0(19.3,34.8)岁,显著低于普通型组的35.0(24.0,52.0)岁和重型/危重型组的64.5(52.0,68.3)岁(P均<0.05)。无症状感染组患者较少患有基础疾病,均无症状、体征和胸部CT变化,其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重型/危重型组(P均<0.05),同时CD4+ 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普通型组(P<0.05)。14例无症状感染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4例无症状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CD4+ T细胞计数的变化幅度均显著低于普通型组、重型/危重型组(P均<0.05)。无症状感染组外周血可检测到11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其中IL-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IP-10水平均显著低于普通型组、重型/危重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以青年为主,但未发现与性别因素相关。随着COVID-19病情进展,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降低,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升高,但上述指标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未见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微小RNA-145(microRNA-145,miR-145)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HO8910细胞侵袭、迁移及TβR-Ⅱ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某大学研究实验室细胞库提供的OC细胞HO8910分为ZW组(无转染HO8910细胞)、ZN组(转染miR-145-NC)、YJ组(转染miR-145 mimics)。采用qRT-PCR、MTT、Hoechst33258荧光染色、Transwell小室、细胞划痕、Western blot检测miR-145、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ypeⅡreceptor, TβR-Ⅱ)表达、细胞活力、凋亡、侵袭、迁移能力以及TβR-Ⅱ蛋白量。结果:YJ组HO8910细胞中miR-145的表达量最高,提示转染成功。YJ组TβR-Ⅱ表达量较其他两组对比明显提高(P<0.05),ZW组、ZN组miR-145、TβR-Ⅱ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培养48、72、96 h, YJ组细胞活力较ZW组、ZN组比较明显减弱(P<0.05),随着时间的延续,培养96 h三组细胞活力均优于48、72 h(P<0.05);YJ组与ZW组、ZN组对比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ZW组HO8910细胞荧光强度最弱,细胞凋亡率最低,ZW组与ZN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细胞侵袭、迁移数量相比差异较大(P<0.05),其中YJ组侵袭、迁移数量少于其他两组(均P<0.05),ZN组与ZW组的细胞侵袭、迁移数量无明显差异(P> 0.05);YJ组TβR-Ⅱ蛋白表达量与ZU组、ZN组对比明显升高(P<0.05),YJ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蛋白表达量与其他两组对比均降低(P<0.05),ZW组TGF-β、TβR-Ⅱ蛋白表达量与ZN组对比差异较小(P> 0.05)。结论:通过上调miR-145对抑制OC细胞迁移、侵袭等生物活性发挥积极作用,分析原因可能与靶向调控TβR-Ⅱ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处置的1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4 例,女性6 例;年龄45~68 岁;1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45(200,320) min,术中出血300(200,650) mL,术中左肝蒂在胆道镜引导下采用一次性切割吻合器离断,离断位置良好,无一例出现保留侧胆管损伤,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和胆漏;无一例出现中转开腹;术后不良事件轻微,1例患者出现轻微漏胆,1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均为Ⅱ级,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恢复流质饮食时间90~102 h,术后住院时间8~13 d,住院费用为(4.02±0.36)万元。结论: 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在器械、技术保障下是安全、可行的,且不会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实验建立一种有效的河豚毒素毒性检测细胞模型,为河豚毒素解毒药物高通量筛选奠定基础。方法: 用不同浓度膜电位荧光探针DiBAC4(3)在全黑底透96 孔细胞培养板中孵育SH-SY5Y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利用 不同浓度藜芦定使细胞去极化,利用荧光酶标仪测定不同浓度河豚毒素对细胞膜电位的影响。结果:以DiBAC(4 3) 1000 nmol/L、藜芦定200 μmol/L、河豚毒性100 μmol/L 作用于SH-SY5Y 细胞,观察到河豚毒素使该细胞膜电位 变化最显著。结论:通过测量毒素诱导的膜电位变化可以初步预测和量化河豚毒素的毒性,可用于筛选解毒剂。 该方法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实现高通量自动化筛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方法 收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20日发表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相关文章,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148篇,近20年来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美国发文量最多(46篇, 31.08%),机构间合作情况的可视化分析共得到个340节点、92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61,作者间合作关系的知识图谱共得到790个节点、242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8,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危险因素、患病率、诊断和治疗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结论 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发文量不断增加,机构间、区域内和国际范围内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开展。立足国情,探索慢病共病的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优化共病管理,进一步推动慢病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早产儿父母照顾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对134名早产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早产儿父母照顾者负担量表总分为(43.62±8.25)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为(2.36±0.41)分,照顾者准备度量表总分为(15.32±3.48)分,早产儿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工作情况、自我效能以及照顾准备度为影响早产儿父母照顾负担的主要因素(F=13.269,P<0.05)。结论早产儿父母照顾负担处于重度水平,受早产儿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父母的工作情况、自我效能、照顾准备度的影响,建议医护人员应通过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帮助早产儿父母减轻照顾负担,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8.
背景:近年来中国极早产儿救治数量显著增加,中心血管导管已成为国内NICU的常用技术,极早产儿救治中可能存在中心血管导管的不合理使用,但目前尚缺乏其使用现况数据。 目的:通过回顾采集和分析中国新生儿协作网(CHNN)数据库正式运行第1年极早产儿中心血管置管现况,并对各医院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发现当前极早产儿中心血管导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质量改进提供基线数据。 设计:横断面调查。 方法:基于2019年CHNN成员医院登记的极早产儿中心血管导管数据,描述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中心血管导管使用状况(置管率、留置时间),问卷调查CHNN成员医院中心血管导管病房规范及管理、置管指征、拔除指征、维护实践和并发症情况。纳入CHNN数据库中入院日期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生后24 h内收入NICU、出生胎龄24+0~31+6周的极早产儿连续病例;排除存在严重先天性畸形者,治疗未结束时转至非CHNN医院者,未达到医生建议的出院标准家长主动选择终止维持生命支持的治疗并出院者;剔除病例纳入不完整或数据质量不合格的成员医院的数据。根据胎龄分为24~28周和~31周亚组。根据医院类型分为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综合医院。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病房规范及管理、留置及拔除指征、中心血管导管维护、中心血管导管相关并发症现况,由NICU主任或经主任授权的高年资新生儿专科医生填写问卷。 主要结局指标:中心血管导管置管类型、置管率和留置时间。 结果:①CHNN成员57家三级医院NICU 6 532例极早产儿进入本文分析,留置中心血管导管4 563例(69.9%),其中脐动脉导管(UAC)368例(5.6%)、脐静脉导管(UVC)2 532例(38.8%)、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3 895例(59.6%)和外科中心静脉置管(SCVC)55例(0.8%)。相对于未留置中心血管导管患儿,留置中心血管导管患儿的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小于胎龄儿比例高、多胎比例高、本院出生比例低及5 min Apgar评分<7分比例高(P均<0.01),同时其母亲妊娠高血压、产前激素使用以及剖宫产比例均较高(P均<0.01)。留置与未留置中心血管导管极早产儿相比,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各项并发症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任意中心血管导管置管率总体呈现随胎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胎龄24~28周亚组和~31周亚组中心血管导管置管率分别为87.8%和63.1%。UAC和UVC置管率随胎龄增加而下降。PICC置管率随胎龄呈哑铃状,胎龄25~28周置管率最高(75.2%~85.5%),但仍有52.8%的胎龄~31周亚组患儿留置。留置≥2类中心静脉置管(UVC以及PICC或SCVC)占29.0%,随胎龄增加而下降,胎龄~31周亚组占21.8%。③UAC、UVC和PICC中位留置时间分别为6(4~8)d、7(4~9)d和22(15~31)d。不同类型医院CHNN成员医院中心血管导管置管率及留置时间差别显著。④共发放问卷57份,回收52份(91.2%),50% CHNN成员医院对中心血管导管管理有病房规范文件。在各类导管的留置指征、拔除指征、最长留置天数上存在单位间差异。62%和23%的CHNN成员医院在近1年内发生过中心血管导管相关的渗漏和血栓并发症。 结论:国内NICU中极早产儿中心血管导管留置较为普及,存在过度置管和置管不足共存、PICC置管时间过长、CHNN成员医院差异大等主要问题。亟需建立统一指南和规范,并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促进更加合理、规范的中心血管导管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德尔菲法在中医临床证候应用中的应用现状,为后续规范与完善证候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五大数据库关于中医临床证候研究中应用德尔菲法的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1年6月1日,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估和资料提取,对质量A级和B级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质量评价共纳入201篇文献,其中原始研究199篇,方法学研究9篇。研究方向包括候分布特点、证候诊断标准、单一证候研究、证候要素研究、证候变化规律等八类。192篇文献对德尔菲法具体实施进行报道。结论 中医临床证候研究中德尔菲法应用整体较为科学,但在证候研究细节实施尚有不足,有待形成符合中医证候特色的德尔菲法标准规范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心脏及血管手术后急性肾损伤(cardiac and vascular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VS-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CVS-AKI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及血管手术的2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模型建立组,基于2012年KDIGO关于AKI的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CVS-AKI的发病率,分析CVS-AK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将2020年4月开始入组的CVS-AKI前瞻性队列中的25例患者纳入模型验证组,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本研究中心CVS-AKI的发生率为62.5%(168/269),AKI1、2、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40.1%(108/269)、11.9%(32/269)、10.4%(28/269),肾脏替代治疗率为5.6%(15/26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长时间体外循环以及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为CVS-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CVS-AKI发生率=eLogit(P)/eLogit(P)+1,Logit(P)=0.027×年龄(岁)+0.109×BMI(kg/m2)+0.006×体外循环时间(min)+0.009×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4.834,该模型的AUC为0.675(95%CI为0.407-0.944,P=0.203)。结论本中心CVS-AKI的发生率为62.5%,高龄、高BMI、长时间体外循环及术后机械通气为CVS-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