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磁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216例,均行急诊或择期完全血运重建术,资料完整、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均连续入选。依据12h内是否行急诊介入和静脉药物溶栓,分为再灌注组102例和延迟再灌注组54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梗死后3个月心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均数[(60.3±12.5)比(60.2±12.5)]、男性比(83.3%比75.9%),Killip 2~4级[40.0%(43/102)比3.7%(2/54)],以再灌注组较高(P<0.0001)。心电图前壁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和(∑ST)、Q波之和(∑Q)以及Q波导联数,与Killip分级、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正相关(γ=0.52~0.75,P<0.01),但与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负相关(γ=-0.63~-0.95,P<0.01);前壁导联R波振幅之和(∑R),与心肌酶峰值、BNP、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LVEDD负相关(γ=-0.48~-0.79,P<0.01),但与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LVEF正相关(γ=0.73~0.82,P<0.01);前壁ST段抬高最大值,与Killip分级、心肌酶峰值、BNP、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LVEDD正相关(γ=0.41~0.62,P<0.05)。而Q波最大值,与Killip分级、心肌酶峰值、BNP、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的LVEDD正相关(γ=0.42~0.64,P<0.05)。∑ST、∑Q、∑R和Q波导联数与梗死后3个月NYHA分级不相关(P>0.05)。BNP是左室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其与STEMI急性期/3个月LVEF呈强负相关(γ=-0.92、-0.80,P<0.01)。梗死后3个月2~4级心功能(NYHA)[24.5%(25/102)比24.0%(13/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前壁STEMI心电图ST段、Q波、R波及心肌酶峰与近期左室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温度对3种中药浸膏片包衣工艺的影响.方法 将素片置恒湿变温环境中,不同时间称定片重,记录、计算吸湿增重,分析吸湿数据;将素片置干燥环境中,其余条件相同情况下,记录、计算减重百分率、绘制减重速率曲线图.结果 冠心平片和健肾片的吸湿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保肾片的吸湿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保肾片和冠心平片在60℃的减重百分率大于50℃的减重百分率,而健肾片的减重百分率在50℃和60℃之间变化不明显.结论 吸湿性参数、干燥速率参数可为包衣工艺参数的制订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保精片制粒工艺,使其适合压片和薄膜包衣.方法:采用一步制粒法制备保精片用颗粒,确定其一步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是将一定量的保精片用干膏10 ~0.12 MPa中,开启风机并加热,使物料在流化状态下均匀升温至50℃,以速度25~32 r·min-1喷入黏合剂,雾化压力0.10~0.12 MPa,进风温度75~90℃,物料温度随后控制在43~ 47℃,密切观察物料流化状态,直至黏合剂全部喷入,继续干燥8~10 min,降温出料.结论:一步制粒法颗粒可压性提高,所压片芯硬度好、片重差异幅度缩小、崩解时限符合规定.且一步制粒法比摇摆式制粒法更易控制,生产效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途径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心肌存在灌注缺损、拟择期行介入治疗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9例,2组介入治疗术后分别通过大腔导管于梗死相关血管内注入等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理盐水;于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3个月行24h动态心电图、静息心脏超声心动图及99mTeSPECT检查进行疗效及风险评价。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1,3个月时均较术前和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观察组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性临床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相对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搓揉法:用洁净的沙布沾上温水快速在药材表面反复搓揉至无静迹,凉干或晒干。本法主要适用一些蜜炙药材如炙黄芪、炙远志等。最好在晒干后再加少许蜜回锅一下,搭干。对一些不能见水见热药材如附片,可在布上沾点食用植物油搓揉去霉。 抢水洗法:把药材放入竹筐内,边用水冲边快速转动竹筐。本法要求一定要快,每次药量不宜过多。主要适用大多数根茎类药材,但天冬、麦冬、牛膝等  相似文献   
6.
氟铝联合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72只同日龄雄鸡随机区组分成6组,探讨氟铝联合作用。其中四组以2×2析因设计,一组为阳性对照另一组为参比对照。通过测定动物血、骨、粪中氟、铝及其它元素含量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查,证实:铝是氟的拮抗剂,但拮抗能力有限;氟是铝的促进剂,促其在组织中蓄积及增强其毒性;氟铝联合作用可表现为协同作用,也可表现为独立作用。最后,对联合作用的可能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不同性别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住院期间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 686例(男1 224例,女462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STEMI患者年龄[70.43(63.69,76.39)岁]较男性[61.21(50.90,70.22)岁]大,吸烟比率(3.03%)较男性(55.07%)低,前壁心肌梗死比率(60.17%)、合并心律失常比率(23.16%)、心率>100次/min比率(12.99%)及合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比率(56.71%、12.34%、22.08%)较男性(55.07%、17.08%、8.91%、43.06%、6.78%、13.81%)高(P<0.05)。女性患者保守治疗比率(57.36%)较男性(37.75%)高,溶栓治疗、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发病12 h内再灌注治疗比率(20.35%、17.10%、27.27%)较男性(30.23%、24.92%、43.14%)低(P<0.05),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入院至溶栓药物注射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等与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6.28%)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3.85%)均高于男性(2.37%、8.25%)(P<0.0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调整年龄与中心效应后,女性为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OR=2.32,95%CI:1.30~4.14,P=0.004)、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6,95%CI:1.25~2.47,P=0.024)。结论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年龄较大、合并较多的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多采取保守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可简单分为冠状动脉血管问题和心肌问题。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堵塞,导致血流中断,引起心肌梗死。针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堵塞,临床多采用药物溶栓,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方法恢复血流灌注,但我国缺血性心脏病病死率并未因上述技术的开展下降,反而呈增高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心肌梗死发作时心肌细胞大量死亡,而目前缺乏使梗死心肌修复的有效方法,从而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基本解决血管堵塞问题后,探寻梗死心肌修复、再生的方法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有关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干细胞诱导心肌再生技术不断获得突破。本文就心脏修复与再生治疗的干细胞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和优选加味二妙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盐酸小檗碱、黄柏碱、橙皮苷的含量,以水提取得膏率,盐酸小檗碱、黄柏碱、橙皮苷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加味二妙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加味二妙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物料比15 ml/g,提取4次,每次60 min,其中提取次数有显著性影响。结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工艺有效成分转移率相对较高,稳定、可行,为加味二妙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