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至2013年间采用双镜联合、单纯胃镜、单纯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共107例,比较4种治疗方式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无死亡及治疗相关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双镜联合组、单纯胃镜组,单纯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肿瘤直径分别为(3.7±2.8)em、(2.1±1.2)em、(3.8±2.4)em和(4.2±2.6)em,操作时间分别为(1.8±1.0)h、(0.8±0.5)h、(2.4±1.0)h和(2.5±1.0)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9.4±42.7)ml、(35.0±37.2)ml、(59.3±54.6)ml和(236,7±332.2)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6±1.3)d、(0.5±0.1)d、(3.7±1.4)d和(5.3±2.4)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0.5±0.1)d、(0.4±0.1)d、(0.6±0.2)d和(3.7±0.7)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1±5.1)d、(2.0±1.8)d、(9.2±3.1)d和(11.5±4.0)d。双镜联合组操作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肿瘤直径、操作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大于或长于单纯胃镜组(P〈0.05)。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适用范围广,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令人满意,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与胆结石形成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检测52例胆结石、糖尿病、糖尿病胆结石患者与1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七种结合胆汁酸的含量,结果发现:三种疾病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胆汁酸代谢的改变。,糖尿病及糖尿病胆结石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TCBA量均增加(P<0.01)。糖尿病及糖尿病胆结石组TG、CHO、LDL值均升高(P<0.05.0.01)。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及胆汁酸池体积缩小,与胆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吴文朝  徐雷鸣 《胃肠病学》2008,13(12):767-768
病例:患者男,34岁,医师。因中上腹痛反复发作2个月于2008年3月27日拟诊“胃占位”收入我院普外科。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胀痛不适,疼痛无规律.夜间尤甚,无反射痛,伴有数次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5.
"肝-肠轴"概念的提出为寻找肝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数量和结构改变通过影响能量吸收、促进肥胖、参与胰岛素抵抗、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内毒素血症等机制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和发展;抗生素或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等作用有可能能防治NAFLD等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比同一型号两代产品的活检钳活检取材情况,分析可旋转活检钳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同一内镜操作医师在窄带成像(NBI)胃镜下对60例怀疑胃癌前病变处分别使用2种活检钳活检,根据病理学诊断对2组取材进行比较。结果新型可旋转活检钳在取材满意度及减少对活检组织的损伤方面均优于常规活检钳(P〈0.05),前者所得病理诊断与最终诊断一致性高于后者,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胃癌前病变诊断中,可旋转活检钳性能优于常规活检钳。  相似文献   
7.
吴文朝  徐雷鸣 《胃肠病学》2010,15(3):182-184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幽门螺杆菌(H.pylori)能促进胃上皮细胞和黏膜固有层单核细胞分泌IL-18,参与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多种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本文就IL-18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及其致病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作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30例骨盆骨折患的影像资料,以明确螺旋CT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引起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的药物、胃镜表现厦特点。方法调查UGB患者的药物史和年龄,并与非药物性胃黏膜损害对照,以比较两者的胃镜表现及原有胃黏膜疾病对发病的影响。结果药物性UGB患者90倒,年龄32-87岁,以老年组(年龄≥60岁)为多65例;引起UGB的主要药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药物性UGB组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率低于非药物性UGB组(P〈0.01);药物性UGB在胃镜检查中以溃疡多见(64例,71.11%),与非药物性溃疡相比溃疡偏小,呈多发性(P〈0.01);原有消化性溃疡、残胃患者及以往有UGB者发病率高;药物性溃疡组无消化道症状者多见(P〈0.01)。结论药物性UGB以老年患者发病率高,无症状者多,引起出血的药物以NSAIDs最多见.药物性UGB镜下表现以浅表多发性小溃疡为多见,Hp感染率偏低,以往有消化性溃疡、UGB者及残胃患者更易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肠道上皮-间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以浓度为10 ng/ml的TGF-β1刺激肠道上皮细胞株DLD-1,分别在24、48或72 h时,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TGF-β1刺激后各个时间点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而N-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α-SMA的表达则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可促进肠上皮细胞EMT过程,可能参与肠道纤维化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