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减轻脑囊虫病后遗症的治疗措施,采用了合理系统用药抗囊治疗、早期接受抗囊治疗、主动应用脱水剂和皮质激素、掌握好脑外科手术的适应症和及时恢复脑功能这五种治疗措施,结果发现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剂用药(P<0.05);接受抗囊治疗时间越早后遗症越轻(P<0.05);应用脱水剂和皮质激素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组(P<0.05);手术组后遗症发生率大为降低(P<0.05);恢复脑功能治疗组与未恢复脑功能治疗组在减轻脑囊虫病后遗症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五种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脑囊虫病患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脑囊虫病的效果。方法:用不同抗囊药物治疗方案,不同抗囊治疗时间,脱水剂和皮质激素及手术进行综合干预。结果:约束抗囊治疗后1年回访,吡喹酮,阿苯达唑联合用药优于单剂用药(P<0.05),接受抗囊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P<0.05),应用脱水剂,皮质激素组和手术组其有效率明显高于非应用组(P<0.05),后遗症发生率亦大大降低(P<0.05),结论:四种方法综合干预可大大提高脑囊虫病治愈率,明显减轻患者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脑囊虫病CT分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CT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脑囊虫病患治疗前脑CT影像表现分型,与患在抗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杀虫反应以及抗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抗囊治疗第1疗程易出现杀虫反应,但各型脑囊虫病患出现反应的程度不同,并且抗囊治疗效果出出不同。I型患杀虫反应轻,经2-3个疗程抗囊治疗后大部分患已治愈,Ⅱ,Ⅲ,Ⅴ型患第1疗程出现较重的杀虫反应,治愈率分别为81.4%,72.6%和74.1%,IV型患杀虫反应轻,疗效较好。结论:表面脑CT分型对指导脑囊虫病临床治疗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及阿苯达唑单用或联用抗囊尾蚴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筛选吡喹酮及阿苯达唑两种药物治疗脑囊虫病的最佳方案。方法  1)吡喹酮单剂 ,按 2 0mg/kg·d× 6d(每日每公斤体重 2 0mg ,分 3次服用 ,共服 6天 )或 10mg/kg·d× 12d给药 ,间隔 2~ 3个月后重复第一疗程。 2 )阿苯达唑单剂 ,按 15mg/kg·d× 15d给药 ,间隔 2~ 3个月后重复第一疗程。3)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用药 ,第一疗程给予阿苯达唑 2 0mg/kg·d× 12d ,后续吡喹酮30mg/kg·d×12d ,间隔 2~ 3个月后重复第一疗程。 4)吡喹酮及阿苯达唑联合递增用药 ,第一疗程给予阿苯达唑2 0mg/kg·d×12d ,后续吡喹酮 30mg/kg·d× 12d ,间隔 2~ 3个月后 ,据第一疗程服药反应和囊尾蚴感染轻重给予吡喹酮 30mg/kg·d× 12d或 5 0mg/kg·d× 12d ,2~ 3个月后再给予吡喹酮 5 0mg/kg·d×12d。结果  1~ 4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6 8.1% ,5 5 .0 % ,96 .1%和 98.1% ,按 χ2 检验 ,1、2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4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 4种疗法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其中 3、4种疗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1、2种 (P <0 .0 0 5 )。结论  4种治疗方案均有抗囊尾蚴作用 ,但联合用药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剂疗法  相似文献   
5.
在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 ,囊尾蚴性小脓肿型极易由CT误诊为胶质细胞瘤而误行手术。而颅内转移瘤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征象类似脑囊尾蚴病而误诊者亦不乏其例 [1 ,2 ] ,如何正确鉴别这三类病因不同、治疗手段及预后也截然不同的疾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将 88例脑囊尾蚴病脑 CT误诊为胶质瘤及 1 7例脑转移瘤误诊为脑囊尾蚴病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65例 ,女 4 0例 ,年龄 8~ 68岁 ,病程 3天~ 2年 ,且均无排绦虫节片及皮下囊尾蚴结节史。 88例脑囊尾蚴病误诊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 71例 ,伴有一侧肢体活动受限 4 0例 ,伴有头痛、…  相似文献   
6.
在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囊尾蚴性小脓肿型极易由CT误诊为胶质细胞瘤而误行手术。而颅内转移瘤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征象类似脑囊尾蚴病而误诊者亦不乏其例[1,2],如何正确鉴别这三类病因不同、治疗手段及预后也截然不同的疾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88例脑囊尾蚴病脑CT误诊为胶质瘤及17例脑转移瘤误诊为脑囊尾蚴病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体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27例脑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代表Th1水平)和IL-10(代表Th2水平)两种细胞因子的变化. 结果 24例有细胞因子表达,3例未测出.在24例有细胞因子表达的患者中,7例表达IFN-γ和IL-10两种细胞因子,17例仅表达IL-10. 结论脑囊虫病患者存在Th1/Th2的漂移现象,明显表现为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体液免疫功能升高,存在Th1/Th2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脑囊虫病的效果。方法 1.吡喹酮单剂,按20mg/kg.d×6d(每日每公斤体重20mg,分3次服用,共服6d)或10mg/kg.d×12d给药,间隔2~3个月后重复第一疗程。2.阿苯达唑单剂,按15mg/kg.d×15d给药,间隔2~3个月后重复第一疗程。3.干芜散单剂,每次1.56g,每d3次,连续服用1年。4.吡喹酮、阿苯达唑联合用药,第一疗程给予阿苯达唑20mg/kg.d×12d。后续吡喹酮30mg/kg.d×12d,间隔2~3个月后据第一疗程服药反应和囊尾蚴感染轻重给予吡喹酮30mg/kg.d×12d或50mg/kg.d×12d,2~3个月后再给予吡喹酮50mg/kg.d×12d。5.干芜散、吡喹酮、阿苯达唑联合用药,首先服用干芜散单剂6个月,后按4方法服用吡喹酮、阿苯达唑,另外间隔期间继续服用干芜散。结果 1~5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80.0%,69.6%,97.8%和94.8%,按X2检验,1.2.3种疗法的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4.5种疗法的总有效率亦无差异(P>0.05),但4.5种疗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1.2.3种(P<0.005),且第5疗法与第4疗法相比杀虫反应大大减轻。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脑囊虫病不仅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而且可大大减轻杀虫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脑囊虫病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不同时期囊尾蚴脑CT影像表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脑囊虫病 5 2 2例 ,并对脑CT影像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5 5 3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如下 :Ⅰ急性脑炎型 3 5例 ;Ⅱ特征性多发小囊伴偏心头节型 13 8例 ;Ⅲ囊虫性小脓肿型 84例 ;Ⅳ单发大囊与小囊并存型 41例 ;Ⅴ多发结节状或环状增强型 13 4例 ;Ⅵ钙化型 63例 ;Ⅶ脑室囊虫型 2 7例。结论 :CT可直接显示囊尾蚴 ,反映其病理改变和演变过程 ,对脑囊虫病的定位、定性及定量判定具有重要价值。另外 ,脑CT分型可预测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脑囊虫病的效果。方法用不同抗囊药物治疗方案、不同抗囊治疗时间、脱水剂和皮质激素及手术进行综合干预。结果结束抗囊治疗后1年回访, 吡喹酮、阿苯达唑联合用药优于单剂用药(P<0.05);接受抗囊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P<0.05); 应用脱水剂、皮质激素组和手术组其有效率明显高于非应用组(P<0.05), 后遗症发生率亦大大降低(P<0.05)。结论四种方法综合干预可大大提高脑囊虫病治愈率, 明显减轻患者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