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变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衰竭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和核因子κB活化与心肌胶原含量、心功能的相互关系,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同时设假手术组,分别在4周、8周和12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水平、核因子κB活性、明胶分解活性和心肌胶原容积指数.结果发现,心肌梗死后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显著增加,呈时间依赖性,与心功能呈负相关;心肌梗死后4周、8周和12周时心肌核因子κB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活性以及胶原容积指数均呈进行性增加,而心功能逐渐恶化.以上说明,衰竭心肌核因子κB持续活化、肿瘤坏死因子α过度表达和明胶分解活性增强可能是导致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11岁,因近3年内晕厥、抽搐3次入院。平素体健,无猝死的家族史。心电图表现为Ⅰ型Brugada波,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心室颤动,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经左侧腋静脉成功植入Medtronic 7230Cx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随访2个月,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无放电,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利钠肽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颖辉  郭雪微  徐义先  谢萍 《临床荟萃》2005,20(11):604-606
目的评价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变化。方法选择78例EH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房内径(LA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LVRWT)。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浆中BNP浓度。结果按照经超声心动图测值计算的LVMI、LVRWT结果将78例EH患者分为4个亚组:左室构型正常组、左室向心性重构组、左室向心性肥厚组及左室离心性肥厚组。各组血浆BNP浓度与对照组(38±19)μg/L相比均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依次为:左室离心性肥厚组(782±407)μg/L、左室向心性肥厚组(446±368)μg/L、左室向心性重构组(194±63)μg/L及左室构型正常组(94±41)μ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17,P<0.01)。结论不同左室构型组EH患者血浆BN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各组间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靖远县87672名中小学生先天性心脏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靖远县87 672名中小学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调查,以了解在校中小学生患病情况.方法:采用询问病史和家族史、心脏听诊、体格检查等方法做初步筛选,对心脏杂音阳性者进一步行胸部X线、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复查以确诊.结果:此次调查筛选出心脏有杂音或可疑杂音者1 912人,经进一步复查确诊为先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杨阿妮  徐义先  李永忠  杨宝平 《临床荟萃》2010,25(13):1148-1149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持续的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肌病(又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一种具有可逆性的,以左心室明显扩大和射血分数显著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肌病。早期诊断,有利于根治。现将我院收治的16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中抗炎蛋白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氟伐他汀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提供新的视点。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人MNC,分别用不同浓度氟伐他汀(0.2、0.4、0.8mg/L)诱导不同时间(2、8、16、24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NC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结果:氟伐他汀可使MNC膜联蛋白A1表达上调(P<0.01),呈浓度、时间依赖方式。阴性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MFI)2.4000,0.2mg/L组MFI3.2950,0.4mg/L组4.0225,0.8mg/L组4.8000;2h组4.2625,8h组4.2100,16h组4.0900,24h组4.022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MNC膜联蛋白A1表达发挥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2005年1月到2007年5月住院的AMI患者130例,根据入院时有无合并新发RBBB分为AMI不伴发RBBB组及伴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情况与心血管事件,并随访平均20.8±7.37月,观察各组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结果:AMI伴新发RBBB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AMI而伴新发RBBB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88%,不伴新发RBBB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18%。在AMI新发BBB患者中QRS波宽度<160ms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86%,QRS波宽度≥160ms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5.5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随访期间的临床心血管事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住院期间,AMI伴新发RBBB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发RBBB,QRS的宽度又会增加其临床心血管事件。因此,AMI伴新发RBBB的患者可从早期再灌注治疗中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9.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大多预后良好,但是部分患者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差。室性期前收缩发作过于频繁,长时间得不到控制,会降低心功能,部分患者还可能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群中发病率高达0.9%-2.5%,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上升,是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最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的总体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