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脑出血与血浆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2020年3-12月就诊于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发病24 h内就诊并完成头颅CT平扫确诊为脑出血,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两组间血浆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ROC曲线筛选出两组中的差异性代谢物。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脑出血组24例,对照组30例,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无显著差异,共筛选出24个差异性标志物,进行ROC曲线分析,最终筛选出AUC>0.85的代谢物有4个:3-羟基丙酸、2-羟基丁酸、7-脱氢胆固醇、柠檬酸。结论 3-羟基丙酸、2-羟基丁酸、7-脱氢胆固醇、柠檬酸等血浆代谢物可能与脑出血的发病相关,其中2-羟基丁酸、7-脱氢胆固醇可能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患者黄绍东,男,21岁,因:“腰骶部、左侧下肢酸痛6^+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剧痛,活动受限1’周”,体格检查:腰5-骶1椎间隙及椎旁明显压痛,腰椎侧弯畸形,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髂腰肌肌力4级,左侧股四头肌肌力5^-级,左侧拇趾背伸肌力4级,右侧髂腰肌肌力5^-级,右侧股四头肌肌力5^-级,右侧拇趾背伸肌力5^级,左侧下肢膝腱级踝反射减弱,双侧巴宾斯基征未引出,膑阵挛阴性,踝阵挛阴性。  相似文献   
3.
伤灶局部亚低温及伤灶局部引流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伤灶局部引流及伤灶局部亚低温联合治疗对SD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含量、Na 含量、血脑屏障的变化,探讨其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S组为假手术组;M组为脑外伤模型组;LH组为伤灶局部亚低温治疗组;LD组为伤灶局部引流组;LDH组为伤灶局部引流 伤灶局部亚低温联合治疗组。采用干湿重法测伤灶脑组织含水量,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测Na 含量,伊文思蓝检测血脑屏障开放情况。结果(1)脑组织水含量:LH、LD、LDH组伤灶区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低于M组(P<0.05);LDH组脑组织水含量低于LD组和LH组(P<0.05)。(2)钠含量:钠离子变化与含水量变化一致,LH组、LD组、LDH组伤灶区脑组织钠离子含量分别低于M组(P<0.05);LDH组钠含量低于LD组和LH组(P<0.05)。(3)EB含量:LH组、LD组、LDH组伤灶区脑组织EB含量分别低于M组(P<0.05);LDH组EB含量低于LD组和LH组(P<0.05)。(4)LD、LDH组引流量分别为(0.2308±0.0356)g、(0.3456±0.0692)g。结论伤灶局部亚低温、伤灶局部引流或二者联合治疗均对创伤性脑损伤有治疗作用,但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治疗。其治疗效果可能与直接引流出水肿液、减轻脑水肿,促进被破坏血脑屏障的早期修复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大鼠早期创伤性脑损伤(TBI)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寻麝香酮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60只,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TBI创伤组、麝香酮组(0.9 mg/kg)组各40只。每组在12 h、24 h,3 d、7 d各10只。采用液压打击法制造大鼠TB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骨窗,麝香酮组致伤后即刻及每天腹腔内注射麝香酮,TBI创伤组相同时间点腹腔内注射等量等渗的0.9%氯化钠注射液。各个时间点分别采用避暗实验观察伤后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改变、Westernblot观察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伤后开始出现学习记忆力下降,脑组织形态改变,MMP9蛋白表达增高,并在3 d左右达到高峰,7 d后逐渐减轻。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TBI创伤组学习记忆力下降、MMP9蛋白表达增高;与TBI创伤组比较,麝香酮组12 d、24 h,3 d、7 d各个时间点大鼠避暗试验结果提示学习记忆力显著提高、脑组织形态改变较弱,MMP9蛋白表达下降(均P0.05)。结论对于大鼠早期TBI,麝香酮可能是通过减少MMP9蛋白表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以2014-01—2015-12到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标准降压的方法口服降压药。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手术结束早期采用静脉降压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口服或鼻管的途径给予降压药。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血肿周围及侧镜像区NAA/Cr和不同时间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NAA/Cr下降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hNIHSS评分和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d和7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治疗可明显缓解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情况,减轻神经元损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正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被认为是诊断急性脑梗死最敏感的检查手段,具有高特异性和准确性。然而最近我们收治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急性期行DWI检测未见异常信号,而在亚急性期的复查中才最终证实梗死灶的位置,现报告如下。1资料患者,女,78岁,以"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0 h"为主诉。入院前10 h患者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伴左下肢抽搐,左侧肢体麻木,伴言语障碍,头痛头昏,呕吐2次,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与CT血管造影(CTA)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CEUS、CTA对所有患者检查。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进行比较并采用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年龄≥65岁占比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合并高血压占比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未复发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复发组(P<0.05);复发组达峰时间(TTP)明显短于未复发组,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TC)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P短、血管狭窄、AUCTC高是I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UCTC、CTA、两项联合预测IS复发的AUC分别为0.694、0.906、0.951,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52.9%,81.8%、90.2%,88.6%、100%。结论:CEUS-TIC联合CTA对IS复发预测价值高于其单独预测,血管狭窄及不稳定斑块是IS复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神经生长因子(NGF)作为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的体液调节因子之,广泛的分布于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系统中。它通过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维持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分化,并影响突触的可翅性。病理状态下,通过诱导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的死亡,加强自由基的清除,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达到保护神经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由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淋巴细胞演变而来的恶性肿瘤.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低,占恶性淋巴瘤的0.2%~2%,在颅内肿瘤中占0.5%~1.5%[1].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而且表现形式多样,给诊断带来很大难度.2008-06我科收治1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针对重型颅脑外伤康复阶段的治疗,探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患者35例进行2ATA的高压氧舱治疗方案,同时随机以35例同等伤情未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 患者意识、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大部分生活恢复自理.结论 高压氧能从多方面因素(钙超载、脑微循环、血流动力、能量代谢、轴突功能等)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