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强  李利发  周何  周彤   《四川医学》2022,43(4):405-409
<正>在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已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随着新辅助放化疗等的出现和手术技术的改进,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所改善,但在晚期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中,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约为14%[2]。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出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巴赫  彭强  朱耀东 《肿瘤防治研究》2020,47(12):942-946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DCD4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PDCD4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DCD4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PDCD4 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PDCD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分析PDCD4表达水平以及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PDCD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甲基化作用显著增强(P<0.05)。PDCD4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分化、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DCD4高甲基化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PDCD4甲基化水平与PDCD4蛋白以及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PDCD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与胃癌发展相关,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PDCD4表达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赵兴  彭强  张炜  陈月娇  邓常开 《重庆医学》2021,50(20):3518-3521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可触及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对侧睾丸直径和睾丸残疾位置在小儿不可触及隐睾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小儿外科2013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4例不可触及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为双侧不可触及隐睾.以手术探查发现睾丸萎缩或缺如的61例次为观察组;以手术探查发现睾丸发育不良的24例次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诊断睾丸萎缩15例次,睾丸缺如46例次,睾丸发育不良24例次.对侧睾丸长径(对侧睾丸肥大)≥1.7 cm者56例次,对侧睾丸长径小于1.7 cm者29例次,观察组(45/16)与对照组(11/13)对侧睾丸长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探查输精管残迹与精索或萎缩睾丸出内环口57例次,腹腔内28例次,观察组(52/9)与对照组(5/19)探查输精管、精索或萎缩睾丸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可触及睾丸左侧66例次,右侧19例次,观察组(53/8)与对照组(13/11)睾丸残疾左右侧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左侧不可触及、腹股沟小结、对侧睾丸肥大的隐睾,位于腹股沟可能性大,可以考虑腹股沟探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能够显著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ROCK2基因表达的携带ROCK2基因siRNA的慢病毒载体。方法:设计并合成4个靶向ROCK2的siRNA片段,构建并包装成慢病毒载体。随机将5只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分为6组,每组每个样本3×104个细胞,每组5个样本,分别为:A组(未转染对照组)、B组(携带慢病毒转染组)、C~F组(分别携带靶向ROCK2基因siRNA 1~4号靶点的慢病毒转染组),以感染复(MOI)=80转染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转染后48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GFP表达情况,并用RT-PCR检测各组被转染细胞ROCK2 mRNA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转染效率均50%。与A组相比,B组ROCK2 m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C、D、F组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ROCK2基因mRNA的表达较A组极显著下降(P0.01),抑制效率分别达到(43.91±8.19)%、(47.15±6.64)%、(25.7±6.03)%;E组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ROCK2基因mRNA的表达较A组显著下降(P0.05),抑制效率为(16.81±5.9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4种携带ROCK2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均能够显著抑制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ROCK2基因的表达,其中有1种慢病毒载体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氧在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24例增生期血管瘤和18例消退期血管瘤中缺氧染色阳性率,HIF-1α、HIF-3α、VEGF、Ki-67和细胞凋亡表达情况.结果 24例增生期血管瘤中缺氧染色阳性率为80%(19/24),HIF-1α阳性指数为(23.40±4.73)、HIF-3α为(7.90±2.15)、VEGF为(16.90±3.34)、Ki-67为(57.60±11.33)、细胞凋亡指数为(4.50±1.51);而消退期血管瘤中缺氧染色阳性率为90%(16/18),HIF-1α为(9.50±2.67)、HIF-3α为(19.80±2.43)、VEGF为(2.70±0.32)、Ki-67为(11.20±2.65)、细胞凋亡指数为(11.40±2.67).不同时期血管瘤表达的HIF-1α、HIF-3α、VEGF、Ki-67、细胞凋亡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缺氧是血管瘤不同时期的普遍现象,但对增殖期血管瘤的作用是通过HIF-1α促进内皮细胞繁殖,而对消退期血管瘤是通过HIF-3α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
彭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1):1030-1031
目的强调检测前标本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转变部分医院中仍存在的“重检测中质控,轻检测前质控”的现状,推动检验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从而保证我们的检验结果能真正为临床所用。方法分析检测前标本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控制难点、控制环节和注意事项,探讨如何有效实现对检测前标本的质量控制。结果检测前标本的质量控制需要医院和检验科加强管理,转变意识,促进沟通,认真把握好日常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结论通过医院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加强临床医护人员、检验人员、病员相互之间的沟通配合,有效保证检测前标本的质量,同时做到检验结果本身的及时、准确,那么我们就不再只注重强调“本报告仅对送检标本负责”,而是站在医院的角度,强调我们的检验工作对患者负责,对临床负责,对整个医疗活动负责。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新西兰兔三维(3D)打印辅助钛网与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骨修补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6只,兔龄3~4个月,体质量(2.5±0.5)kg。采用颅骨开窗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颅脑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手工塑形钛网修补组)、实验组(3D打印辅助钛网修补组),每组18只。对照组行手工塑形钛网修补,实验组行3D打印辅助钛网修补。统计颅骨缺损面积、塑形时间、术中钛钉数量、麻醉时间、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平均颅骨缺损面积、术中钛钉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塑形时间[(8.51±1.30)min]、麻醉时间[(15.18±4.25)min]均较对照组[(12.20±1.51)min、(43.79±14.47)min]明显减少和缩短,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皮下积液1只,颅脑感染1只,硬膜外血肿1只,钛网松动2只,外露1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实验组皮下积液1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3D打印技术对钛网进行数字化分析塑形,能缩短塑形时间,减少麻醉时间及风险,最大程度地还原颅骨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创伤病人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体外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在急性创伤(按意外和手术分组)12h后随机采集26例病人的血液样本,用阻抗法测定外周血成分变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中的TPO含量改变。另随机选择26例健康体检个体作正常对照。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TPO对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生长的影响。结果外周血中血液成分(包括WBC、RBC、HB、HCT和PLT)在创伤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创伤病人血清样本中TPO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P〈0.01),而创伤的类别问则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体外实验进一步证明,TPO能显著地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最大的有效浓度为50ng/mL。结论造血生长因子TPO在急性创伤时病人的血清中存在显著的升高,而且升高与血小板数目没有明显的相关;同时,体外研究证实,TPO有促成纤维细胞生长作用。提示创伤后的TPO有机体应激反应性升高,并可能参与创伤的修复与愈合。  相似文献   
9.
坐骨神经痛是中年男女的常见病之一,该病多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急性腰扭伤等病因所致,其中腰椎问盘突出症所占比例最大:目前国内多采用牵引、针灸、推拿按摩以及硬膜外腔皮质类固醇注射等非手术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但疗程较长(多需一个多月),疗效不确切。手术疗法虽迅速有效,但有一定的创伤,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我们采用CT导引下定向神经根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它具有无创、简便、定位准确、疗效确切、疗程短、安全经济的优点,为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波热凝固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间接喉镜下采用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次治疗46例,2次治疗12例,术后反应轻,无出血、呼吸困难、活动障碍及味觉障碍等并发症发生。31例治愈,20例好转,7例无效,有效率为88%(51/58)。结论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具有麻醉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