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慢性丙型肝炎(CHC)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本病的证型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0例CHC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中医证候学资料并做统计分析,同时对各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60例CHC患者中湿热中阻型23例(38.3%),肝郁脾虚型17例(28.3%),瘀血阻络型10例(16.7%),肝肾阴虚型7例(11.7%),脾肾阳虚型3例(5.0%);乏力者占80.0%,面色晦暗者占46.7%,口苦者占63.3%,食欲不振者占58.3%;舌质红者占55.0%,苔薄白者占46.7%;脉弦者占61.7%。肝郁脾虚型患者ALT水平高于其他4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C患者的中医证侯与其症状、体征、肝功能相关指标、B超结果等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服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均服用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HBV DNA和HBeAg的阳性例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V DNA的阳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转阴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病毒转阴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IL-21水平,研究IL-21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纳入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其中代偿期组30例,失代偿期组30例,同时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含量,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IL-21共培养后,再检测上述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血清IL-2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均明显下降,而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则上升(P0.05);加入IL-21体外培养后可使乙肝肝硬化患者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的CD8+T淋巴细胞含量升高(P0.05)。结论 IL-21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IL-21可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0年间维氏气单胞菌引起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2020年感染维氏气单胞菌的住院患者病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情况。结果共收集50例非重复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住院患者,科室分布以普外科为主,标本来源以胆汁为主。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恶性肿瘤、肝胆结石和肝硬化。26例(52.0%)患者存在维氏气单胞菌和其他细菌的合并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感染相关死亡率达18.0%,血流感染是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P=0.044)。维氏气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96.0%)、美罗培南(96.0%)、氯霉素(98.0%)和阿米卡星(100%)均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并不少见,一旦确定为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应及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警惕维氏气单胞菌侵袭入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82株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分析其与16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相关性。方法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N)82株,采用自动细菌检定系统检测其对18种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16种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并分析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离株KPN对SCF耐药较高,为94.1%;对MPM的耐药率较低,为24.2%。82株KPN共检出SHV、TEM-1、KPC-2、NDM-1、OXA-1、OXA-2、CTX-M-3、CTX-M-14、CTX-M-15、CMY-4等10种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前4种阳性率分别为100%、100%、7.3%和2.5%;碳青酶烯耐药株和碳青酶烯敏感株OXA-1、CMY-4、KPC-2及NDM-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1.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E型(SHV+TEM+CTX-M群+OXA群)较常见,检出率为48.8%,与药敏型Ⅷ型相符度(以药敏型为标准)为75%;基因型D型KPN中,药敏型Ⅰ型和Ⅱ型所占比例较高,达61.9%。结论长沙地区临床分离株KPN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携带也表现为多样化,其中SHV、TEM基因携带率高达100%,携带OXA-1、CMY-4、KPC-2及NDM-1的KPN更有可能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型为D型的KPN更有可能对非碳青霉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6.
赵国荣教授从医30余年,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中西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肝病中医医疗中心副主任.赵教授不仅在中西结合肝病研究领域学验俱丰,而且对内科其它疾病都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案.笔者有幸从师侍诊学习,受益颇多.现将其对妇科癌症术后及放化疗后治疗的经验报告如下,并附两例典型案例,以供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半夏汤及张仲景《金匮要略》名方干姜人参半夏汤的一般毒性及胚胎毒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般急性毒性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比较生半夏汤和干姜人参半夏汤在张仲景用量的4倍剂量下对未孕小鼠体重、脏器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采用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实验比较两者对孕鼠妊娠及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以生半夏汤剂量(2.275 g·kg~(-1))及干姜人参半夏汤剂量(5.688 g·kg~(-1))对未孕小鼠及致畸敏感期孕鼠给药,未孕小鼠给药14 d后,两者在体重及主要脏器病理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毒性;致畸敏感期孕鼠给药10 d后,两者对母鼠心、肝、肾以及胎仔的各项指标亦无显著影响。但未孕小鼠短期重复灌胃14 d后,干姜人参半夏汤组小鼠较正常组小鼠外周血及脾脏CD4~+T细胞明显降低,CD8~+T细胞明显升高(P0.05)。结论:生半夏汤与干姜人参半夏汤本实验剂量下没有胚胎毒性,但仍可能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其原因与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9.
清热解毒化浊片对ETM兔肝组织CD14及TNF-α、IL-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化浊片对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模型兔肝功能、肝组织CD14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将21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解毒化浊片组(清化组),每组7只。将模型组及清化组兔沿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μg/kg),于造模后2 h干预,灌胃后2 h心脏采血检测家兔的肝功能、TNF-α和IL-α的变化,采肝脏组织检测CD14及观察肝脏病理形态。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清化组ALT、AST上升(P<0.05),肝组织CD14表达及血清TNF-α、IL-1下降(P<0.05);(2)模型组肝细胞排列结构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且出现空泡样改变,清化组及正常组改变不明显。结论清热解毒化浊片能下调ETM模型兔CDl4、TNF-α和IL-1的表达,具有多靶点、多效应的干预作用,推测其有阻断早期LPS诱导信号通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加,多黏菌素的耐药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使得难治性感染的抗菌治疗陷入困境,因而深入了解其耐药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脂多糖修饰、质粒介导、外排泵、外膜蛋白等多个层面对多黏菌素的获得性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多黏菌素及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