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临床及实验证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既能缓解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又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相关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抑制炎症反应等有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症作用机制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缺少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遗传基因、微生物-脑-肠轴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未来可根据这些不足进行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以期为本方治疗抑郁症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适时镇痛对腹部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上腹部术后疼痛患者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的时机及效果.方法将80例上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在VAS评分2~3分、4~5分和6~7分时肌内注射哌替啶1次,注射后3、6 h再次评分观察镇痛效果,并记录48 h内用药次数.结果肌内注射哌替啶3 h和6 h后VSA评分三组比较,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48 h内肌内注射哌替啶2次或≥3次的人数比较,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P<0.01).结论术后VAS评分2~3分时肌内注射镇疼药时机最佳,能有效的缓解疼痛,减少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3.
适时镇痛对腹部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腹部术后疼痛患者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的时机及效果。方法 将80例上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在VAS评分2~3分、4~5分和6~7分时肌内注射哌替啶1次,注射后3、6h再次评分观察镇痛效果,并记录48h内用药次数。结果 肌内注射哌替啶3h和6h后VSA评分三组比较,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48h内肌内注射哌替啶2次或≥3次的人数比较,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P〈0.01)。结论 术后VAS评分2~3分时肌内注射镇疼药时机最佳.能有效的缓解疼痛.减少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4.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且易反复发作性疾病。为了预防病情复发,需要长期维持用药(如精神分裂症,需维持用药2~3年),所以病人易产生拒药行为。为了保证疗效,医务人员需要掌握拒药原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住院复退军人精神病死亡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30例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例死亡病例中40-50岁之间占70%;70年代退伍的占76.6%。在院死亡13例中死于躯体疾病的占77%;假出院期间死亡17例中自杀死亡的占65%。结论:死亡原因与精神疾病种类无关,与伴发躯疾病有关,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抗精神病药物静脉给药的护理体会张英美,吴澄临床上因病情需要,抗精神病药物从静脉给药也是较常见的。通常使用吩噻嗪类药物,由于病人和药物均具特殊住,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有特别细致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输液前,护士要解释输液目的,扶助满足其需要,排空大...  相似文献   
7.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7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脑立体定向术治疗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7年随访资料。结果显示:近期疗效欠佳,远期疗效较好,其中显进3例,进步2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2008年9月,我们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了家属对患者接受治疗的支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医院在社会上的知明度。除高超的医疗水平、先进的医疗设备、严格的管理机制外,还需要有一支服务质量优良的护理队伍。我院是专科医院,由于种种原因,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剂,不适应临床需要,护理部坚持做好新护士岗前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精神科护理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患的病人,这无疑是对新上岗护士的考验。我们结合专业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D)属于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一种,近年来具有较高患病率,尤以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PD在中医学上属于“颤病”“震颤”等范畴,天麻钩藤饮是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的经典名方。该文探讨了天麻钩藤饮治疗PD的理论基础,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总结了天麻钩藤饮及其单味药治疗PD的相关研究,对天麻钩藤饮及其单味药治疗PD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综述发现,天麻钩藤饮治疗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保护多巴胺(DA)能神经元等相关。而天麻钩藤饮中单味药治疗PD的主要成分有天麻素、钩藤碱、京尼平苷、栀子醇、杜仲醇苷、益母草碱、黄芩素、茯苓聚糖、牛膝甾酮等,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影响钙离子浓度、恢复线粒体功能及保护DA能神经元等机制改善PD患者的相关症状。该文综述天麻钩藤饮及其单味药治疗P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天麻钩藤饮治疗PD的遣方用药及后续研究天麻钩藤饮及其单味药治疗PD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发挥中医药治疗PD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