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标本中淋巴结精细分拣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实施胃癌根治术的727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手术切除标本中淋巴结分拣方式分为精细淋巴结分拣组和区域淋巴结分拣组,分析两组患者送检淋巴结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精细淋巴结分拣组患者淋巴结送检数目明显多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P < 0.001)。在T分期、N分期以及TNM分期相同的情况下,精细淋巴结分拣组送检淋巴结数目显著多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P < 0.001);精细淋巴结分拣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也显著多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P < 0.001)。此外,两组患者送检淋巴结数目与转移淋巴结数目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精细淋巴结分拣组r=0.181,P=0.023;区域淋巴结分拣组r= 0.227,P < 0.001),且精细淋巴结分拣组患者的送检淋巴结数目与转移淋巴结数目之间相关性弱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患者。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精细淋巴结分拣可以提高送检淋巴结数目,提供精确的术后淋巴结分期,减少分期迁移,可以在临床上规范性推广。   相似文献   
2.
我父亲因胃癌要做胃全切手术.请问,胃全部切除后应注意什么? 山东烟台姜海洋 胃全部切除即胃全切手术,术后患者常有胃灼热、反酸、肠鸣,甚至心悸、心慌、出冷汗等倾倒综合征症状,这和胃的结构、功能缺失有关.胃全切术后尽管做了各种各样的消化道重建,但仍难完全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者术后饮食习惯要做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UICC第7版TNM分期标准中病理N3(pN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实施胃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的310例pN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103(平均35.7)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14.6%。其中pN3a期201例,pN3b期109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16.8%和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pT分期、p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及手术方式与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手术方式及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而pN分期并不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658)。按浸润深度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显示,对于210例pT4a期患者,pN3a和pN3b亚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6.1%和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对于88例pT4b期患者,pN3a和pN,b亚组5年生存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8.6%比3.1%,P=0.137)。结论pM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差,肿瘤浸润深度和不同手术方式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转移率对判断pM期胃癌预后有重要意义。第7版TNM分期中pN3分期能较好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残胃癌与近端胃癌都发生于胃上部黏膜,但由于残胃特殊的内环境,两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有着显著差异。本研究分析了残胃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比较残胃癌与近端胃癌的预后差异。方法:对83例在1991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间在天津市肿瘤医院行根治术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预后分析,并与同期83例近端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配对对照研究,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残胃癌预后单因素分析中肿瘤直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Cox回归中TNM分期及浸润深度(T分期)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TNM分期及T分期越晚预后越差。残胃癌与近端胃癌的配对研究中,残胃癌行联合脏器切除28例,明显高于近端胃癌(P=0.022)。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中位生存期为33.4个月,长于近端胃癌,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9%、22%,亦高于近端胃癌(P=0.042)。结论:临床病理分期相同的残胃癌比近端胃癌预后较好,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亦能达到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138例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5年间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13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胃切除方式、Lauren分型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浸润浆膜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探讨胃癌患者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7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53.6±8.7)岁.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12例,高、中分化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4例,黏液腺癌4例.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4例,Ⅲ期14例,Ⅳ2例.择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名,女10名,年龄(55.4±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相似文献   
7.
结肠鳞状细胞癌罕见,因其发病机理不明,加之临床只见零星报告,无大宗病例分析,所以对其本质认识不足[1]。1985年9月至1994年6月,我院收治结肠鳞状细胞癌4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本文结合本组病例及国内文献报告6例对结肠鳞状细胞癌的病因及诊治进行讨论、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42~60岁,平均年龄52.7岁。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乏力。体检均发现腹部肿物,5×6cm~15×16cm大小,质硬、压痛、欠活动。术前B超检查(4例)示:腹腔实性肿物与结肠有关,共中1例伴肝多发占位病变。钡灌肠检查(3例)示:受累结肠…  相似文献   
8.
胃类癌生物学行为及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类癌特有的生物学行为与肿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1964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26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胃类癌病例资料,对其肿瘤大小、胃壁侵犯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术后辅助化疗和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8岁。其中18例(69.2%)肿瘤侵犯胃浆膜;12例(46.2%)有区域淋巴结转移;10例(38.5%)术后接受辅助化疗;14例(53.8%)在随访中出现肝转移。肿瘤大小与胃壁侵犯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发生及5年生存率无关(P>0.05)。生存分析提示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影响生存时间(P<0.05)。有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6.7%、16.7%和0,预后较差;化疗与否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类癌术后辅助化疗并无益处,其预后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结肠鳞状细胞癌4例报告天津市肿瘤医院腹科(300060)张汝鹏潘亚文1)崔青皓王殿昌结肠鳞状细胞癌罕见,其发病机理不明。我院于1985年9月至1994年6月收治4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50岁。以发现右下腹肿物伴疼痛2个...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