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探讨腮腺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对56例腮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构成情况、性别、发病年龄、手术方式、复发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腮腺恶性肿瘤中以粘液表皮样癌最多见,该病男女比为0.47∶1;4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肿瘤复发与手术不规范有关。结论: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是确定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规范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浩  张来健  徐伟  闫忠义  陈志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2177-2181
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运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伴发基础疾病、住院日、感染间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致病菌、治疗要点、疾病发展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67例,14例伴DM(20.9%),住院病程平均(9.4±6.3)天,最长33天。牙源性感染30例(44.8%),多间隙感染23例(34.3%)。患者入院后均立即予以抗感染+基础疾病治疗。切开引流52例,单纯抗感染治疗14例。脓液培养示31例有菌生长,链球菌17株(25.3%)。随访2例死于基础疾病,其余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方法是切开引流+抗感染治疗,及时诊断及治疗是治愈的关键,注意全身及局部治疗相结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唇裂患者术晨热的发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唇裂患者术晨热的发病因素,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复习近十年来收治的492例唇裂患者病案资料,按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畸形程度,是否伴发腭裂及手术季节六类指标设计四格表或行列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晨热发病与年龄,营养状况,手术季节等因素显著相关。结论 3-6个月患儿、营养不良患儿,夏季手术的患儿易发生术晨热,对这三类患儿应予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1996年7月至1997年7月对10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与正常人进行了1∶1的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02例患者中男17例,女85例,有胃炎、胃溃疡病史者占31.4%,高于正常发病率(9.6%);其中轻型口疮59例,重型口...  相似文献   
5.
Livin和PCNA在口腔鳞癌浸润前沿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口腔鳞癌浸润前沿和非前沿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对48例口腔鳞癌浸润前沿和非前沿部分分别进行病理分级,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快捷二步法检测Livin和PCNA在口腔鳞癌浸润前沿及非前沿部分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例口腔鳞癌浸润前沿和非前沿病理分级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Livin和PCNA在浸润前沿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前沿部分(P〈0.01);Livin表达阳性的口腔鳞癌组织PCNA标记指数(LI)高于Livin表达阴性者(P〈0.01),Livin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s=0.398,P=0.016)。结论口腔鳞癌浸润前沿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现象和增殖活性明显高于非前沿部分。浸润前沿中Livin和PCNA的高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的高恶性度和高复发转移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冠状切口与局部小切口入路整复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优缺点,指导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方法参考Zingg分类法,对6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骨折类型和手术入路分组,对采用冠状切口与局部小切口入路患者面部两侧对称度、张口度、面瘫有无、X线和螺旋CT等进行综合评估,比较两种方法优缺点。结果冠状切口入路手术复位效果确实,但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并发症相对多;局部小切口创伤小,但不适用于骨折错位愈合及一些复杂骨折。结论应根据具体骨折情况来决定手术入路选择,在保证术后面形与功能效果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局部小切口。  相似文献   
7.
张来健  徐伟  王浩  陈志  刘力嘉 《口腔医学》2011,31(12):709-711
目的探讨面横裂功能性整复手术口角重建的一种理想术式。方法选择12例单侧面横裂患者,采用患侧上唇天然口角点外侧的三角形红唇黏膜瓣反折插入下唇红唇形成口角,口轮匝肌进行功能性重建、皮肤切口行"Z"字成形术。结果 12例患者术创均一期愈合,术后口角逼真自然,颊部丰满,左右对称,微笑自然。结论采用上唇三角形红唇黏膜瓣反折插入下唇红唇形成口角,联合口轮匝肌功能性重建,皮肤切口"Z"字成形是一种可选择的面横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腮腺导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腮腺导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腮腺导管损伤多为车祸所致的复杂损伤及利器损伤,易发部位为导管嚼肌段。运用曲面断层全景技术腮腺造影检查有利于临床诊断。腮腺导管损伤多采用端端吻合方法。结论腮腺导管损伤患者早期诊断、Ⅰ期手术最理想,采用曲面断层全景技术腮腺造影检查在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PRT治疗的438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术后3个月以后再次出现三叉神经痛症状判定为复发。结果 438例中,术后复发35例,复发率为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典型疼痛、病程≥48个月、既往微血管减压术或伽玛刀治疗史及术前BNI分级Ⅴ级为PTN病人PRT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4个独立危险因素的比值比进行赋分,总分0~10分,其中0~5分为低风险组,6~10分为高风险组。低风险组PRT后复发率0fen[3.30%(7/212)]明显低于高风险组[12.39%(28/226);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警评分系统预测PTN病人PRT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95%置信区间0.701~0.913),最佳截断值为6.0分;评分≥6.0分预测术后复发的敏感度为0.939,特异度为0.601,Youden指数为0.540。结论 对PTN病人,如果疼痛不典型、病程长、既往有手术治疗史及术前BNI分级高,PRT后复发风险高,注意密切随访。基于4个危险因素建立的评分系统对预测病人术后复发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临床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0.
徐伟  张来健  王浩  蒋蕾  陈志 《口腔医学》2012,32(11):663-665
目的探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在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011年我科收治的8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其中52例唇裂整复术中同期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术,而30例仅行单纯唇裂整复术。2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测量比较2种治疗方法整复后的患者术后鼻唇外形。结果在唇裂整复术同期应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组的患者,术后可获得更好鼻唇对称性,患侧上唇高度及鼻孔高度明显优于未行口轮匝肌重建组(P<0.01),并可获得满意的人中、鼻堤、红唇形态。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术中同期施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能有效地恢复口轮匝肌连续性及其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