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5-氮胞苷局部注入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区后对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幼猪20只,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猪AMI模型;3周后治疗组(10只)通过局部注射将1mg/ml的5-氮胞苷溶液1ml注入梗死区及其周边;对照组(10只)予以等量的培养液接种;术后3周及7周分别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7周后处死所有动物,获取心肌标本,HE、免疫组化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损伤心肌的转归。结果PET示治疗组7周时可见前壁、心尖部放射性分布较3周时密集;对照组7周与3周比较无明显差异。TTC染色治疗组梗死区面积及所占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组,[(4.06±0.29)cm2vs(5.41±0.28)cm2;(16.34±0.89)vs(21.23±1.02)%,P〈0.001]。HE染色治疗组梗死区可见散在带横纹的肌肉组织,电镜下新生细胞之间未见闰盘连接;免疫组化染色这些细胞肌球蛋白重链β(β-MHC)、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连接蛋白43(Cx43)呈阳性。对照组梗死区为均匀一致的纤维疤痕组织。结论5-氮胞苷局部注入猪AMI区后可以诱导产生新的带横纹的肌细胞,修复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气液界面培养体外构建兔角膜上皮的方法。评价体外构建角膜上皮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5只30只眼,取角膜缘上皮组织。组织块接种原代培养。细胞融合生长后,消化传代。以去上皮细胞人羊膜组织为载体,接种培养传代细胞,细胞融合后,用气液界面培养方法继续培养周。倒置显2微镜对体外构建的角膜上皮进行观察。培养细胞膜片固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AE1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常规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以传统培养方法作为对照。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气液界面培养可以形成连续的上皮细胞层,细胞和载体之间连接较牢固。HE染色显示体外构建的角膜上皮具有复层扁平上皮的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有较高的阳性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之间有丰富的桥粒样连接。结论:气液界面培养方法可以构建复层鳞状角膜上皮。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构建的角膜上皮组织具有较优越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角膜上皮组织,观察自体工程化角膜上皮修复角膜缘缺陷症的可行性。方法:①实验于2000-01/2003-1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内分泌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新西兰白兔15只,雌雄不拘。用手术方法做成单眼角膜缘缺陷动物模型,为移植实验的受体眼。另一只眼为供体眼。15只兔被随机分为3组:自体角膜上皮移植,羊膜移植组,对照组。②自体角膜上皮移植组:取供体眼角膜缘上皮组织约3mm3,体外培养。对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角膜干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糖原PAS反应鉴定细胞糖原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角蛋白AE1表达;对培养细胞进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在去除上皮的保存人羊膜组织上,接种培养细胞,气液界面培养2周构建复层上皮组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和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5只眼成模后4周,受体眼去除角膜浅层新生血管膜,行自体培养角膜上皮移植术。羊膜移植组:5只眼成模后4周,行羊膜移植修复角膜表面;对照组:5只眼成模后不做处理,为模型对照组。③移植实验后7,10,20,30d,分别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眼前部照相。并分别处死各组动物,取手术区域角膜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病理切片,染色,镜检观察。结果:①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原代培养48h细胞贴壁,15d左右形成单层。传代培养次日细胞贴壁,10d形成良好的单层。细胞胞体饱满,呈多角形,大小基本一致。②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呈多角形,核呈长圆形,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整齐。AE1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③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透射电镜可见培养细胞之间有桥粒连接,缝隙连接。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结构。④羊膜上接种细胞的生长特征:24h细胞贴壁生长,1周左右融合成单层。气液界面培养,细胞透明饱满,均匀成片生长,持续培养2周,细胞呈复层生长。⑤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形态特征: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呈多角形,在羊膜上融合成片。组织切片,细胞在羊膜上可达到四五层。透射电镜可见桥粒样结构。⑥自体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修复实验:自体角膜上皮移植组:移植区角膜上皮细胞覆盖,呈复层排列,基底细胞呈柱状,基底膜完整。基质内有炎性细胞和红细胞浸润。供体角膜未出现临床病理性损伤。羊膜移植组:移植区域表层有上皮细胞覆盖,层次紊乱,极性消失。基质内有炎性细胞和红细胞浸润。对照组:角膜上皮排列紊乱,基底膜不完整,基质内有中性白细胞和红细胞浸润。结论:①角膜干细胞在体外能够培养传代。②培养角膜干细胞在保存人羊膜上能够生长,经气液界面培养,构建出复层上皮组织,与正常角膜上皮组织近似。③自体工程化角膜上皮可用于修复角膜缘缺陷症。  相似文献   
4.
气液界面培养体外构建角膜上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气液界面培养体外构建兔角膜上皮的方法。评价体外构建角膜上皮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5只30只眼,取角膜缘上皮组织。组织块接种原代培养。细胞融合生长后,消化传代。以去上皮细胞人羊膜组织为载体,接种培养传代细胞,细胞融合后,用气液界面培养方法继续培养2周。倒置显微镜对体外构建的角膜上皮进行观察。培养细胞膜片固定,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AE1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常规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以传统培养方法作为对照。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气液界面培养可以形成连续的上皮细胞层,细胞和载体之间连接较牢固。HE染色显示体外构建的角膜上皮具有复层扁平上皮的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有较高的阳性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之间有丰富的桥粒样连接。结论:气液界面培养方法可以构建复层鳞状角膜上皮。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构建的角膜上皮组织具有较优越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 食管癌是具有侵袭性的胃肠道癌症之一,晚期食管癌主要与吞咽困难有关。对于重度梗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因其多合并基础性疾病,不能耐受麻醉及有创治疗,而短期内吞咽困难无法改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预后。目的 探索局部麻醉下图像引导的光动力治疗(IGPDT)短期改善老年重度梗阻食管癌患者梗阻及营养状况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进行IGPDT的24例老年重度梗阻食管癌患者。治疗前通过内镜确定病变上界并用金属组织夹标记,通过CT三维重建及造影确定病变下界,激光治疗光纤在X线透视引导下送达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评估患者Stooler吞咽困难评分。术前及术后2个月通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血红蛋白、BMI、白蛋白、前白蛋白变化评估患者营养状态,采用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患者术后1个月疗效评价均达部分缓解(PR)。患者术后1周、1个月Stooler吞咽困难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01)。患者术后2个月BMI、白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核酸疫苗在中国猕猴体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实验用中国猕猴实验组、对照组各2只,分别在第0、8、16、24、48周肌肉注射法接种核酸疫苗(pSW3891/MHBs)或对照载体(pSW3891)。ELISA法检测中国猕猴血清抗-HBs,CFSE-PI染色FCM(流式细胞术)法测定中国猕猴外周血淋巴细胞HBsAg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实验组中国猕猴血清抗-HBs滴度在72周达到最高峰,最高滴度分别为1∶6400和1∶12800,对照组抗-HBs滴度始终保持在1∶50。实验组中国猕猴外周血淋巴细胞HBsAg特异性增殖反应明显增强,细胞分裂指数分别为18.64和14.70,而对照组细胞分裂指数分别为1.62和2.61。结论:建立了CFSE-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来检测中国猕猴外周血淋巴细胞HBsAg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方法创新,实用可靠。新型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pSW3891/MHBs在中国猕猴体内能产生良好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5-氮胞苷局部注入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区后对心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 幼猪20只,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市猪AMI模型;3周后治疗组(10只)通过局部注射将1mg/ml的5-氮胞苷溶液1 ml注入梗夕匕Ⅸ及其周边;对照组(10只)予以等量的培养液接种.术前、术后3周及7周分别行MPA心功能测定;7周后处死所有动物,获取心脏标本,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的面积.结果 TTC染色治疗组梗死区面积及所占百分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组3周及对照组7周比较,治疗组7周的左室最高压、dP/dt max对应的左室压和左室压上升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明显增高(P<0.01);左窜压最低值、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降低(P<0.01);-dP/dt max对应的左室压和左室压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绝对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 5-氮胞苷局部注入猪AMI梗夕匕区后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提高开胸结扎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开胸结扎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幼猪16只,结扎组(10只)复合麻醉,机械通气,正中切口开胸结扎前降支中下1/3,术前、术中、术后静滴、术中浸润利多卡因;假结扎组(6只)穿线不结扎;心电图、饲养3周后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心脏标本HE及切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结果:结扎组手术成功率90%.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3周后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远端完全闭塞;核素心肌显像提示前壁、心尖部放射性稀疏或缺如;HE染色见均匀一致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切片TTC染色不着色.结论:手术前后静滴及表面浸润利多卡因,正中切口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是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自体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修复角膜缘缺陷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角膜上皮组织,观察自体工程化角膜上皮修复角膜缘缺陷症的可行性。 方法:①实验于2000-01/2003-1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内分泌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新西兰白兔15只,雌雄不拘。用手术方法做成单眼角膜缘缺陷动物模型,为移植实验的受体眼。另一只眼为供体眼。15只兔被随机分为3组:自体角膜上皮移植,羊膜移植组,对照组。②自体角膜上皮移植组:取供体眼角膜缘上皮组织约3mm^3,体外培养。对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角膜干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糖原PAS反应鉴定细胞糖原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角蛋白AE1表达;对培养细胞进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在去除上皮的保存人羊膜组织上,接种培养细胞,气液界面培养2周构建复层上皮组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和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5只眼成模后4周,受体眼去除角膜浅层新生血管膜,行自体培养角膜上皮移植术。羊膜移植组:5只眼成模后4周,行羊膜移植修复角膜表面;对照组:5只眼成模后不做处理,为模型对照组。③移植实验后7,10,20,30d,分别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眼前部照相。并分别处死各组动物,取手术区域角膜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病理切片,染色,镜检观察。 结果:①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原代培养48h细胞贴壁,15d左右形成单层。传代培养次日细胞贴壁,10d形成良好的单层。细胞胞体饱满,呈多角形,大小基本一致。②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呈多角形,核呈长圆形,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整齐。AE1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③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透射电镜可见培养细胞之间有桥粒连接,缝隙连接。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结构。④羊膜上接种细胞的生长特征:24h细胞贴壁生长,1周左右融合成单层;气液界面培养,细胞透明饱满,均匀成片生长,持续培养2周,细胞呈复层生长。⑤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形态特征: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呈多角形,在羊膜上融合成片。组织切片,细胞在羊膜上可达到四五层。透射电镜可见桥粒样结构。⑥自体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修复实验:自体角膜上皮移植组:移植区角膜上皮细胞覆盖,呈复层排列,基底细胞呈柱状,基底膜完整。基质内有炎性细胞和红细胞浸润。供体角膜未出现临床病理性损伤。羊膜移植组:移植区域表层有上皮细胞覆盖,层次紊乱,极性消失。基质内有炎性细胞和红细胞浸润。对照组:角膜上皮排列紊乱,基底膜不完整,基质内有中性白细胞和红细胞浸润。 结论:①角膜干细胞在体外能够培养传代。②培养角膜干细胞在保存人羊膜上能够生长,经气液界面培养,构建出复层上皮组织,与正常角膜上皮组织近似。③自体工程化角膜上皮可用于修复角膜缘缺陷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评价芬太尼、司可林等药与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在急性心梗猪模型实验中的应用结果,建立一种较好的应用于大型动物实验的麻醉方案。方法28只猪被分成结扎组(AMIn=22)和假手术组(n=8)。AMI组动物开胸、结扎阻断心脏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LAD 23、对角支处),假手术组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手术动物使用氯胺酮(10 mg/kg)和阿托品(0.5 mg/只)肌肉注射进行诱导麻醉;开放静脉通道,术前缓注戊巴比妥钠(20 mg/kg)、芬太尼(0.008 mg/kg)进行基础麻醉;术中动物肌肉松弛采用司可林(5 mg/kg),并气管插管,联通呼吸机。结果使用该复合麻醉方案时,手术动物安静,手术中动物循环稳定,术后复苏迅速,手术实验质量提高。AMI组动物死亡率是20%;结扎后动物心电图S-T段明显提高;TTC染色:梗死区肉眼可见灰白色;光镜下:梗死区结缔组织纤维增生。结论该复合麻醉方案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大型动物实验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