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层部队官兵情绪调节方式特点.方法 采用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ERTQ)对1692名基层部队官兵进行测试.结果 (1)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使用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求助(3.769±0.838)分、行为抑制(3.638±0.826)分、自我安慰(3.297±0.703)分、认知重视(2.605±0.816)分.(2)除自我安慰外,不同军龄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差异有显著性(F=7.442~9.429,P<0.01).(3)不同职别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差异有显著性(F=5.649~13.137,P<0.01).(4)不同教育程度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差异有显著性(F=2.992~14.856,P<0.01).结论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同军人的职业发展阶段与教育程度可能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依从即是对别人的请求作出肯定的反应,是个体本目标:对环境做出准确的认知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发展和形成有意义的社会关系、保持自我概念的一致性.而这3个目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依从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和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医学生社交焦虑情况与影响因素,以针对性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能.方法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尊量表,对309名医学生进行统一测试.结果 医学生总体人际交往较好.15.21%医学生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社交焦虑,女生在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因子上明显高于男生(P<0.05).20~25岁年龄段医学生社交焦虑明显高于≤20岁医学生(P<0.01,P<0.05).不同专业医学生在社交焦虑和社交苦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社交焦虑的医学生在自尊、EPQ-E维度和EPQ-N维度、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EPQ-N维度、年龄和文化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308、0.404、0.205、0.189,P<0.01),与EPQ-E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515,P<0.01).回归方程显示:社交苦恼、EPQ-E维度、EPQ-N维度及自尊是社交焦虑重要的预测因素,可以联合解释45.3%的变异性.结论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从认知水平上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在行为方面要加强人际沟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心理疲劳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1-3].心理疲劳是指心理疲乏、心理耗竭状态,可导致躯体疾病[4-5]、过劳死[6-7],并使绩效受损[7-10],甚至是现代社会严重事故(交通事故、外科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10-12],所以监测心理疲劳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意在提供辨识心理疲劳的指标,以期能预警和管理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学量表对某医学院校40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63.34%医学生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51.87%医学生倾听能力在平均水平,20.7%学生需要培养更有效的倾听习惯。(2)EPQ-N维度和E维度、倾听能力、交往开放性是预测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宜从人格层面和沟通技巧方面着手,课程自修与选修相结合,运用网络教学、案例分析、团体训练、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心理疲劳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心理疲劳是指心理疲乏、心理耗竭状态,可导致躯体疾病、过劳死,并使绩效受损,甚至是现代社会严重事故(交通事故、外科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监测心理疲劳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意在提供辨识心理疲劳的指标,以期能预警和管理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存在性知识贫乏、性心理健康堪忧、性行为不适等问题。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环境、性健康教育内容框架、性健康教育途径和性健康教育成效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与论证,提出出台专门针对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政策、法规;“综合性”性教育指导思想与内容;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朋友教育、网络等媒体教育为补充的教育途径模型;及由性知识、性态度、性心理、性行为组成的成效评价体系等措施,共同构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基础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并总结出灾民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灾民进行访谈和使用创伤后应激反应问卷调查。结果发现3.97%的灾民具有较强的创伤后应激反应 通过访谈法总结出震后伤员心理发展特点有:震惊恐慌、无助绝望、希望感、焦虑期和稳定期 震后普通民众心理发展特点有:震惊恐慌、焦虑担忧、抑郁期、稳定期和成长期。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对灾民实施心理干预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回顾,初步总结出伤员的心理干预措施包括:稳定情绪、正性映象、合理化、放松疗法和认知引导 普通民众的心理干预措施包括:指导倾诉、给予安全感、注重三结合(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身体健康和心理安定相结合、社区灾民和流动灾民辅导相结合)和体现三化(阶段化、重点化和科学化)。结论在震后针对伤员及灾民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已从以前的“罪恶”、“变态”逐渐转变为今天的“宽容”、“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就像黑种人之于白种人,少数民族之于多数民族,在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环境下,在一个强势群体往往是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群体,同性恋仍为社会所不容。同性恋群体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的同性恋歧视现象及其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即应加强童年、青少年的性教育,充分利用传媒优势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的性文化。另外,我们的社会应给同性恋者提供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性教育在美国历经5代方案的调整,并终以<全国综合性教育大纲>的颁布作为一个全国性教育的里程碑.我国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条令条例中一再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并倡导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但效果并不好.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性知识极为欠缺[1,2],且性知识结构也不合理[3],这必然与他们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有关.本研究主要探讨性知识获取途径与其性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