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5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357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60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269篇
内科学   769篇
皮肤病学   209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2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40篇
综合类   2516篇
预防医学   699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835篇
  8篇
中国医学   888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摘要:目的 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标准菌株USA300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依据CLSI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绘制24 h内不同浓度ε-PL作用后USA300菌株时 间-抑菌曲线;SYBR Green I/PI检测ε-PL处理后USA300的生存情况;测定ε-PL处理后菌液电导率、胞外ATP含量、可溶性蛋白 含量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ε-PL对USA300形态的影响。结果 ε-PL对USA300的MIC、 MBC分别为5.12和10.24 mg/mL。ε-PL处理后细菌死/活比例,菌液电导率,胞外ATP含量,胞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表明菌 膜破损;经SEM进一步确证。结论 ε-PL对USA300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与ε-PL浓度呈正相关。ε-PL处理后细胞膜结构破 坏、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容物大量渗出,其抑菌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菌体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杨小乐  廖永州 《中医药导报》2019,25(12):134-135
总结汇报了1例小儿皮肌炎的中医诊治过程。通过探讨和分析本病患儿的发病经过及辨证处方,从伤寒六经辨证体系的角度,提出太少并病为本病的病机,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进行辨证施治,拟为临床治疗皮肌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碳离子和质子治疗胰腺癌(Pa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纳入碳离子和质子治疗PaC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6月。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STATA 12.0和MetaAnalyst Beta 3.1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含459例PaC患者。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碳离子和质子治疗PaC的2、3、5级胃肠道溃疡发生率分别为7%、2%、0;2、3、4级厌食症发生率分别为6%、3%、0;1、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77%、45%;2年局部控制率为81%;1年无局部进展率为88%;1年局部复发率为15%。碳离子和质子治疗PaC的2、3、2~3级胃肠道溃疡发生率分别为6.8%、1.5%、9.2%和3.5%、8.3%、6.1%(均P>0.05);1、2年OS分别为77.1%、44.4%和77.6%、49.7%(P均>0.05)。结论 碳离子和质子治疗PaC安全有效,两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抑制COL6A1基因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靶向COL6A1基因的siRNA,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试剂瞬时转染膀胱癌细胞株T2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NA干扰后COL6A1基因的沉默效果,评价siRNA设计的合理性及RNA干扰抑制COL6A1表达的有效性,分别在RNA干扰后第1、2、3天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并绘制生长曲线,应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膀胱癌侵袭能力。结果:靶向COL6A1的siRNA成功抑制了膀胱癌细胞株T24中COL6A1 mRNA及蛋白表达,COL6A1-siRNA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阴性对照组的14.1%,mRNA相对表达量为空白对照组的20.5%;MTT比色法显示COL6A1-siRNA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弱(P0.05),在第1、2、3天后重复检测,分别达到了空白对照组的75.6%、58.2%和49.4%;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显示COL6A1-siRNA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穿膜细胞数为空白对照组的45.3%。结论:利用siRNA技术能有效降低COL6A1基因的表达,同时有效抑制T24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廖志峰教授是甘肃省名中医,第四、五、六届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年,擅长治疗脾胃病、肝胆病、内分泌疾病、肺系疾病及临床各科疑难杂病,学验俱丰。基于对廖教授的著作、论文及经验文献的深入研究,结合对脾胃生理病理特点的理解,从明理、诊病、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6个方面探析廖教授论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廖教授认为,脾胃主要的生理功能为化生营血,运化水液,协调气机升降;脾胃病的诊断应以生理功能的失常为依据,以虚实、燥湿、升降为辨证纲领,知常察变,准确辨证。脾胃病的治疗要以治病求本为根本原则:①要彻底追究病因,从源头论治;②要固护后天之本,恢复脾胃功能;③要注重扶助正气,使脏腑功能协调有序。廖教授治疗脾胃病以通、和两法为主要治法,因阳明胃气以通降为顺,太阴脾土以居中调和为用;遣方以临床症状、病机分析、患者体质3个层次为依据,以谨守病机、方证对应为原则,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经方与药对相配合,标本兼治;用药力求平和,注重扶正,重视升降平衡,推行东垣王道之法。紧扣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廖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思路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障碍(UDD)与双相抑郁障碍(BDD)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及P物质(SP)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UDD患者(UDD组)、38例BDD患者(BDD组)及3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NPY及SP水平;以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及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筛查患者既往心境状况;应用一般状况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Young躁狂量表(YMRS)评定患者症状及严重程度。结果:血浆NPY水平UDD组[(5.74±1.79)μg/ml]、BDD组[(5.95±2.15)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07±3.22)μg/ml](P均0.05);血浆SP水平UDD组[(6.24±2.68)μg/ml]、BDD组[(5.78±1.49)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08±1.54)μg/ml](P均0.01); UDD与BDD组间血浆NPY及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DD组及BDD组血浆SP水平均与HAMD睡眠障碍因子呈正相关(r=0.67,r=0.59;P均0.05)。结论:UDD与BDD患者均存在着相似的NPY能及SP能神经元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李宜瑞认为,多动症患儿常共患变应性鼻炎及慢性鼻-鼻窦炎,肺脾同病,肺脾气虚是其共同病机。临床治疗上采取共病同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为原则。以健脾益肺,宁神通窍,兼顾消食、化湿、祛痰、清热、疏风、散寒为法,临床上每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清肺化浊汤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对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予以清肺化浊汤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炎症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胸部X线好转时间、退热时间、咳痰咳嗽好转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CD3^+(71.08±3.86)%、CD4^+(41.17±3.21)%、CD4^+CD25^+(1.52±0.37)%和CD3^+CD+8(25.17±2.56)%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CD3^+(64.31±4.17)%、CD4^+(34.24±2.53)%、CD4^+CD25^+(2.11±0.45)%和CD3^+CD+8(27.84±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浊汤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 OSAHS患者夜尿次数增多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夜尿次数增多的中重度 OSAHS 患者74例,其中中度[15次/h≤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h]14例、重度(30次/h≤AHI<60次/h)31例和极重度(AHI≥60次/h)29例,进行 Auto-nCPAP滴定、记录 n-CPAP滴定当晚平均压力及治疗前后夜尿次数,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OSAHS 患者夜尿次数与 AHI、ESS 评分、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相关(r=0.728、0.435、-0.293,P 值均<0.05),且随着 AHI 增大,夜尿次数逐渐增多;nCPAP治疗后夜尿次数明显减少,3组治疗前后P值均<0.001,且当晚 nCPAP 压力与夜尿次数呈正相关(r=0.503,P<0.001),nCPAP压力<9 cmH2 O 患者夜尿次数明显比 nCPAP压力≥9 cmH2O 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1.10 vs 2.56±1.50,t=-3.999,P <0.001)。结论 nCPAP能改善 OSAHS患者夜间多尿症状,其治疗压力越低患者夜尿次数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