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再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与普通肝素合用[1],现已广泛用于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由于注射方法不正确,易引起皮下出血、瘀血,甚至皮下血肿,造成病人心理紧张,使病人不乐意接受此项治疗,影响疾病恢复。为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进针方法、注射部位、按压时间加以改进,从而减少了病人的皮下瘀血和皮下硬结等不良反应,促进病人康复。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5月~2005年5月收治…  相似文献   
2.
口服活性炭片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活性炭片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方法给予50例血液透析患者口服活性炭片,观察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及三个月时血磷、血钙、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血白蛋白、血清全段甲状腺旁素(iPTH)水平。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一个月及三个月时血磷水平明显下降(2.87±0.61vs2.19±0.49vs1.56±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钙磷乘积也有显著下降,(64.1±11.6vs56.7±9.8vs51.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时92%的患者血磷水平达标;4.19例应用含钙磷结合剂仍然存在高磷血症的患者,口服活性炭3个月后血磷均降至正常水平;5.口服活性炭片对血钙、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血白蛋白、iPTH水平无影响。结论口服活性炭片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和钙磷乘积,其降磷效果优于含钙磷结合剂。  相似文献   
3.
一、对象与方法   1999年 4月至 2 0 0 2年 2月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2 6例 ,男性 17例 ,女 9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5 2± 2 9)岁。 12例为稳定性心绞痛 ,14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共 2 8处靶血管病变 ,前降支 16处 ,回旋支 5处 ,右冠脉 6处 ,左主干 1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栓存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严重弥漫性 3支病变、慢性阻塞性病变除外。  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直径减少≥ 70 %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狭窄 :成功扩张的血管随访造影时原处重新狭窄增加≥ 5 0 %。钙化病变的诊断 :冠状动脉钙化可在透视时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过程中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106例MHD患者在透析中常见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MHD患者较为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为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心包炎,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对MHD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积极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试验诊断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确诊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行活动平板试验,分析心电图(ECG)的ST段下移、T波改变及计算心率变时反应指数(CRI),并与冠心病组(CHD)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40例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活动平板试验中CRI>1.3人数居多,平均CRI=1.41±0.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CHD组(P<0.001);心电图的ST段下移平均为(0.12±0.04)mV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C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心率变时反应指数普遍增高,可能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CRI>1.3可作为诊断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2例次TCC置入患者的导管使用情况,记录导管的结局事件及发生时间,统计描述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置管部位,采用Kaplan-Meier、Log-rank分析法对导管使用时间、导管通畅率、不同原发病的导管使用时间差异、不同置管部位的导管使用时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502例次患者中出现导管结局事件337例次,其中死亡159例次(47.2%),因导管功能不良和导管感染而拔管或换管分别为98(29.1%)、23例次(6.8%),因内瘘成熟而使用内瘘并拔管36例次(10.7%),其他原因21例次(6.2%)。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3.742±0.161)年,导管的中位使用时间为(4.342±0.454)年。置管后1、2、3、4和5年,导管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6%、71.7%、61.5%、53.2%和32.7%,导管的累计(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9.7%、75.9%、67.6%、64.4%、44.6%。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者、慢性肾小球肾炎者、高血压肾病者的导管使用时间依次为(4.327±0.278)、(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