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同期收住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肝素钙治疗,对照组60例仅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7,21,28天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2组临床评分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38例诊断为SAH的患者行DSA检查,并对所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SAH患者DS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86.8%,其中动脉瘤28例(73.7%),动静脉畸形2例(5.3%),烟雾病2例(5.3%),动脉炎1例(2.6%).动脉瘤主要发生在颈内动脉(35.7%),其次是后交通动脉和前交通动脉(21.4%,17.8%).中型动脉瘤占绝大多数(57.1%),其次是小型动脉瘤(21.4%),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较少见.28例动脉瘤经介人治疗后有19例治愈(67.9%),好转5例(17.8%),4例因再次出血而死亡(14.3%).结论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SAH的主要病因,DSA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和大小,对于SAH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干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选标准筛选合适病人进行溶栓,入院后51例患者均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第2天针对病情进展,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50万单位,1次/d,10d为一疗程,对照组仍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28d进行欧洲卒中量评分(ESS),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28d治疗组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治疗组的ESS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ESS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干梗死疗效满意,对于急性进展型脑梗死能够有效阻止病情进展,虽不能彻底根治,但对神经功能恢复仍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构建颈动脉狭窄大鼠模型,探讨丁苯酞对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次级线粒体源性caspase激活因子(Smac)蛋白的影响。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和颈动脉狭窄模型组(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丁苯酞组、中剂量丁苯酞组和高剂量丁苯酞组,每组15只。平衡木实验(BBT)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mac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对照组、低剂量丁苯酞组、中剂量丁苯酞组、高剂量丁苯酞组SD大鼠BBT评分为1.07±0.12、5.64±1.06、4.84±0.82、4.13±0.65、3.76±0.52,凋亡指数分别为0.00±0.00、0.75±0.18、0.62±0.14、0.47±0.10、0.32±0.07,Smac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076±0.012、0.852±0.143、0.705±0.127、0.382±0.073、0.115±0.02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显著降低Smac蛋白表达,抑制颈动脉狭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的神经元凋亡,发挥神经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组织缺血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如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组织损伤及肢体缺血损伤等[1~3]。造成缺血性损伤的关键因素在于组织供血不足[4]。大量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s)在缺血性组织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如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等。本文以EPCs在缺血性组织损伤中的修复潜能为主题,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基于EPCs临床治疗的潜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庞明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902-1902,1947
1 病历介绍 例1:男,55岁,因餐后左肢乏力、活动障碍2 h于2001年6月15日入院.患者无头痛、昏迷、抽搐、呕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BP 150/9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颅神经(-),颈软,心肺腹(-),左上肢近端远端肌力2级,左下肢近端肌力0级,远端1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国南北方不同人群的高血压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分阶段系统抽样的方法对社区三类居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A组为居住海南的当地居民,431人,B组为长期居住(超过5年)在海南的北方居民,415人,C组为短期居住在海南的北方游客,377人,进行高血压抽样调查。分析3组人群高血压流行特点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C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平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精神紧张、不合理膳食、大量饮酒、吸烟、摄盐量多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3组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A、B两组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高于C组(P<0.05)。A、B组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北方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与当地快节奏生活方式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除需积极开展人群高血压管理以及治疗以外,仍需更加注重高血压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目的 探讨脂蛋白磷脂酶A2(Lp PLA2)、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1〖DK〗∶1〖DK〗∶1比例选择144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老年组(轻型组,n=78;重型组,n=66),144例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中青年组,144例健康体检查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使用Pearson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Lp PLA2、TNF α及CRP诊断老年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者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高于轻型组(P<005)。患者血清Lp PLA2与TNF α及CRP均呈正相关,TNF α与CRP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Lp PLA2、TNF α及CRP诊断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90、0790;三者联合诊断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指标预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80岁、高血压、高LDL C、Lp PLA2及CRP均为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三者与患者预后存在联系,其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严重程度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