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犬体外循环的模型,研究右旋糖酐40在体外循环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对心脏术后心房纤颤的影响?方法: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分别予以右旋糖酐40及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在体外循环转流前?转流开始后20 min?结束后4?24?48 h分别采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I(TnI),同时记录心率?血压?心指数?射血分数(EF)值?术后对两组动物采用超速起搏诱导心房纤颤?结果:右旋糖酐40组的炎症因子CRP?IL-6?IL-8?IL-10?TNF-α?TnI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房颤诱导率?血压?心率无差异,但右旋糖酐40组体外循环后24 h的EF值及心指数优于对照组?结论:右旋糖酐40可以缓解体外循环中的炎症反应并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龄糖尿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探讨糖尿病对高龄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 649例70岁以上冠脉旁路移植病人分成糖尿病组及无糖尿病组.统计分析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结果 除糖尿病组合并左主干病变较多外,两组术前病情及手术情况未见差异,术后病死率、并发症、输血等各方面差异也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可行的,糖尿病病人可以获得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42例AAD患者血清BNP浓度,根据血清BNP增高的程度将42例患者分为A、B2组.A组23例,BNP峰值≥500 ng/L;B组19例,BNP< 500 ng/L.分析血清BNP浓度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2例AAD患者BNP浓度均增高,A组中发生夹层继续分离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47.83%( 11/23)、26.09% (6/23),明显高于B组[15.79%(3/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24).结论 AAD患者血清中的BNP浓度与病情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导尿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如操作不当,即可给患者带来痛苦、损伤,甚至延误治疗。而老年男性导尿失败在临床上较为常见。2006年10月-2007年1月,笔者为38例老年男性患者进行了导尿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庄瑜  陈鑫  石开虎  徐明 《江苏医药》2007,33(6):579-582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归巢到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方法 以免疫组化检测SDF-1在心肌梗死1、2、4、7、14、28 d后的大鼠及非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差异;于心肌梗死4 d后予以SDF-1、抗SDF-1抗体进行干预,同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MSCs,3 d后检测梗死区MSCs的归巢量,28 d后检测大鼠心功能状况,以及梗死区及其周围的血管密度;另设心肌梗死及非心肌梗死阴性对照组.结果 SDF-1在心肌梗死后第1天即升高并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肌梗死组干细胞归巢量明显大于非心肌梗死对照组.SDF-1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干细胞归巢量、心功能水平及血管密度大于抗SDF-1抗体处理组及心肌梗死对照组(P<0.01).结论 心肌梗死后早期梗死区SDF-1表达水平升高;SDF-1能够促进MSCs归巢并改善心功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可能为其改善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发病48小时内病死率每小时增加1%,2周内可达90%。外科手术是抢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1])。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手术(孙氏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3]),但术后肺损伤的发生比例很高。一氧化氮具有肺保护的作用~([4])。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资料,探讨吸入一氧化氮对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胆肠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2例行胆肠吻合术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32例患者顺利出院。结论老年人体质较差,并发症多,围手术期的系统护理干预是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归巢到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方法129只大鼠随机分为检测组(65只)和处理组(64只),检测组分为心肌梗死组(35只)和非心肌梗死组(30只),处理组则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4个亚组(各16只)。检测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CP-1在2个亚组大鼠心肌中表达的差异。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4天后予以MCP-1、抗MCP-1抗体干预,同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MSCs,7天后检测心肌梗死区MSCs归巢量,28天后检测大鼠心功能状况、心肌梗死区及其周围的血管密度。结果MCP-1于心肌梗死后第1天即升高,第7天到达峰值,28天时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肌梗死组MSCs归巢量大于非心肌梗死组(P=0.000)。Ⅰ组大鼠心肌梗死区MSCs归巢量、心功能水平及血管密度大于Ⅲ组及Ⅱ组(P<0.01)。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早期梗死区MCP-1表达水平升高;MCP-1能够促进MSCs归巢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与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的关系.方法 将43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35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血清中HBV DNA S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对患者的基因型进行分型并对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B基因型8例、C基因型35例,对照组中B基因型9例、C基因型26例.实验组C基因型患者的年龄[(50.2±16.3)岁]明显大于B基因型[(34.4±13.4)岁](P=0.015);实验组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S区氨基酸突变率分别为0.77%和1.64%(P=0.005);而对照组的B、C两种基因型的突变率分别为0.59%和0.49%(P=0.597).同样为C基因型的两组患者,实验组S区氨基酸突变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0),而且实验组S区氨基酸突变大多分布在主要亲水结构区域(MHR)α决定簇的第一个环状结构区内;而B基因型只有少数患者有α决定簇内的突变.结论 HBsAg+/HbsAb+的乙肝患者C基因型较B基因型更易发生突变;且C基因型患者的氨基酸突变大多发生于S区的α决定簇内,可能正是由于此种突变使HbsAg的抗原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