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PV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向诱导后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情况。方法:将诱导后的BMSCs用DiI荧光标记并与材料复合培养,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了解BMSCs成软骨分化,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材料的粘附和增殖情况。结果:BMSCs诱导后甲苯胺蓝染色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细胞可在支架材料上粘附生长。结论:细胞诱导后在PVA表面的粘附、增殖情况良好,对诱导后的细胞无影响。PVA可作为软骨修复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纳米二氧化钛的耐生理腐蚀和抗菌特性,以及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制备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生物材料,以发挥其综合优势。方法: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以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IR)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实现了羟基磷灰石和二氧化钛以纳米级形式复合,且它们之间产生了化学键合。结论:该种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于口腔修复和制备新型无机/有机纳米复合生物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可用于持续抑制脊柱结核术后病灶残留结核分枝杆菌的载利福喷丁/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放性能。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利福喷丁/PLGA微球,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貌,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微球粒径及分布,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检测利福喷丁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以pH=7.4的PBS缓冲溶液为释放介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载药微球体外释放特性。结果载利福喷丁/PLGA微球成球形状良好,表面光滑,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5.49μm。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为21.37%±0.16%和74.79%±2.71%。体外释放实验显示在突释期内,利福喷丁释放量占载药微球中药物含量的37.08%±1.68%;在缓释期内载药微球释药速度减慢,第5周释放量仍超过利福喷丁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35 d后体外累积释放量为80.67%±0.97%,仍高于利福喷丁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2μg/mL。结论 PLGA是一种理想的控缓释材料,所制备的载利福喷丁/PLGA微球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抗结核缓释剂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材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及BMSCs作为种子细胞、多孔n-HA/PA6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整复效果。方法矿化诱导的第3代BMSCs与n-HA/PA6多孔材料复合培养,MTT检测细胞增殖,ALP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将BMSCs与n-HA/PA6复合物植入大鼠颅骨8 mm骨缺损处,4、8、16周时,应用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植入物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成骨修复情况,并与单纯n-HA/PA6植入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n-HA/PA6复合培养的BMSCs生长良好,细胞增殖未受影响,ALP染色阳性。BMSCs复合n-HA/PA6植入4周时,有较多新骨长入支架孔穴;8周时,材料和宿主骨融为一体,接近正常骨;16周时,材料和天然骨形成骨性结合。单纯n-HA/PA6组植入4周时,新骨形成较少;8周时,新骨明显增加,但骨钙化程度较低;16周时,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多孔n-HA/PA6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BMSCs的增殖和骨向分化无影响;BMSCs作为种子细胞、n-HA/PA6多孔复合体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能够加速界面骨愈合,有效修复颅骨缺损,具有潜在的骨组织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模拟自然骨的基本组成,设计用于骨组织修复重建的生物材料,关键在于以生物活性纳米磷灰石晶体复合有机基质构建功能性生物活性材料.复合材料中纳米磷灰石晶体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有利于骨组织细胞的良好生物学响应.有机基质的高张力强度与抗压的纳米无机磷灰石晶体巧妙结合,决定了纳米复合材料高强韧的力学负载性质.与分子成分同样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6.
注射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体与聚酰胺66复合,构成新型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探讨用于不规则骨缺损修复的注射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生物学特性及骨组织修复能力。对该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凝结时间、凝结强度等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评价该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缺损骨组织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该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与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相同;液固比为0.5时复合材料易于注射;在生理盐水或血液中的凝固时间为25~30min;在生理盐水中固化48h后,抗压强度为37MPa。植入后牙槽嵴表面软组织愈合良好,实验侧牙槽嵴修复高度明显大于对照侧;组织形态学观察,4周时材料周围未见有成骨迹象,16周时材料被包裹并在与其相连的区域出现成骨早期的片状结缔组织。研究证实,以一定的复合比例构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可以注射方式实现对不规则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