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乳移平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及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95例乳腺癌患者,取术后癌变组织,分离乳腺癌细胞,RT-PCR、Western blot法测mTOR水平及蛋白状况,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增殖状况,Transwell检测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RT-PCR检测mTOR水平结果显示,与Nc组比对,R2组mTOR水平有所降低,R4组mTOR水平较R2组低,R6组mTOR水平最低,mTOR水平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蛋白发现,与Nc组比对,R2组mTOR蛋白有所降低,R4组mTOR蛋白低于R2组,R6组mTOR蛋白最低,mTOR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与Nc组比对,R2组乳腺癌细胞少量凋亡,R4组乳腺癌细胞凋亡数量较R2组多,R6组凋亡细胞最多,乳腺癌细胞凋亡岁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均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对,R2组细胞增值能力减弱,R4组增值能力弱于R2组,R6组增值能力最弱,乳腺癌细胞增值人能力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下降(均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发现Nc组癌细胞迁移能力强,显微镜下细胞数量多,R2组癌细胞数量较Nc组少,迁移能力较弱,R4组迁移能力弱于R2组,R6组细胞迁移能力最弱(均P0.05)。结论乳移平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降低mTOR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细胞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除骨转移伴有明显疼痛者同时予以阿仑膦酸钠片口服外,均只应用化疗。对两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24个月随访周期后,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生存期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情况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改善,其中,在躯体功能、总健康、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和食欲丧失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化疗相比,唑来膦酸联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化疗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于本科化疗时出现肝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一组予以安慰剂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通过2周治疗,试验组有65例患者肝功能恢复,占50.78%;对照组42例肝功能恢复,占37.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肝损类型分类,肝细胞型肝损患者运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胆汁淤积型肝损及混合型肝损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保护肝细胞,对治疗药物性肝损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和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GX)方案二线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被抽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NP组40例,GX组35例。NP方案: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21 d为1个周期。GX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2500 mg/m2,分2次口服,第1天至第14天;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NP组和GX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2.5 %(17/40)和40.0 %(14/3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7.0和6.5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8和15.0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0.0 %、32.5 %和57.1 %、31.4 %,Karnofsky评分提高率分别为50.0 %(20/40)和42.9 %(15/35)。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其中GX组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NP组[29 %(10/35)比0],消化道反应NP组明显高于GX组[95 %(38/40)比26 %(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P方案与GX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可作为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舒晟  胡颖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03-330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惠.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及生物化学异常改变等可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未分型。据报道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IBS的患病率均非常高,我国人群患病率估计在20%,也有报道在西方国家IBS患者占胃肠门诊病人的25%~50%,在我国约占40%。本文就近年IBS的病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菲康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相关益生菌群的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60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人群20人,IBS患者包括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未分型4种类型,再将IBS患者随机分为2亚组,治疗组予以培菲康治疗,2片,3次/d,疗程为4周,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腹泻型IBS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含量均小于正常人群(P〈0.01),混合型IBS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含量小于正常人群(P〈0.01);服用培菲康4周后,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1);以腹泻为主的IBS患者中,治疗有效者,治疗后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都要少于治疗无效者(P〈0.01)。结论IBS患者存在某种肠道菌群的量的变化,且外源性补充相关益生菌制剂时,患者病情的变化伴有粪便中益生菌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以ROMA Ⅲ为标准选取IBS患者60例,其中37例予以培菲康治疗4周,23例予以安慰剂治疗4周;治疗完成后通过对患者症状评定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症状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症状及排便形态明显好转.结论:培菲康对于IBS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