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医学言"情志"多,论"神志"少.后者不仅包含七情,还涉及神、魂、魄、意、志等.本讲从神与五志入手,对《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为《本经》)中与神志相关的药物进行归类分析,以了解古圣如何认知及应用本草,改善或健全脑功能,校正失衡的心理与情志,达到维持神志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武汉某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区内的空气、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采样,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以明确病区内SARS-CoV-2污染程度,指导感染控制,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方法:于2020年3月11—19日,使用便携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WA-15采集病区内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的空气样本,应用预湿无菌棉签涂抹法采集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最外层手套表面以及气管切开操作者正压呼吸防护头套和隔离衣表面),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核酸。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对病区内工作过的医务人员行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检测及胸部CT扫描明确医务人员COVID-19感染情况。结果:病区内90个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空气样本,38个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16个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均未检出SARS-CoV-2核酸。137位在病区参与COVID-19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查结果均阴性,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均阴性,胸部CT检查均无COVID-19肺部影像学表现。结论:良好的通风条件、严格环境设施消毒、正确的患者生活习惯指导以及医务人员严格手卫生,是减少隔离病房内病毒气溶胶形成、降低气溶胶含量、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面对未完全掌握的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医务人员按高级别防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肾清宣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及其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0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组给予糖肾清宣合剂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rpr)、尿微量白蛋白(M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变化。结果:治疗组FPG、2 h PG、24 h Urpr、MALB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的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清宣合剂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损伤效果明显,且可发挥抗氧化功能,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并评价新型三维复合仿生网络的组织相容性。方法采用仿生学方法,将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明胶、果胶按一定比例制成新型三维复合仿生网络,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与材料进行复合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石蜡切片常规染色、扫描电镜、F-DA荧光染色法评价细胞相容性;将制备好的生物支架材料植入SD大鼠的背部皮下,术后2、4、8、12周评价组织相容性、血管化能力及体内降解情况。结果新型三维复合仿生网络呈三维多孔状,细胞在材料上贴附生长良好,呈多角形或梭形,形态饱满;皮下包埋实验发现:早期有轻微的炎症反应,随时间延长而消退,后期有血管化发生,材料降解吸收比较缓慢。结论新型三维复合仿生网络组织相容性好,易于血管化,是一种很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6.
人们常问,古代本草没有药理试验,没有毒理学研究,更没有药物成分分析,他们是怎样发现、发明那么多有效药物的呢?这确实是个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无法还原上古时期人的生活环境与思维.这让我想起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序中的一句话[1];“盖欲读经者,读于无字处也”.简言之,读懂《本经》不仅仅在字面上,而是要读懂古圣的思维方式,才有可能真正认知每一味药.为此,本讲拟从本草与五行的某些侧面,浅析《本经》中的类比思维,也许能为学习《本经》提供一些帮助,甚至,能从中萌发更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VA/ι-CA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对ATDC-5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评价其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物理共混技术和反复冷冻-解冻方法,将聚乙烯醇(PVA)和卡拉胶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成复合支架材料PVA/ι-CA并测定其孔径和孔隙率。将ATDC-5细胞接种于支架材料,观察细胞的黏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ATDC-5细胞中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甲苯胺蓝检测ATDC-5细胞形态表现;扫描电镜(SEM)下观察细胞生长及细胞外基质(ECM)分泌情况。将ATDC-5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加入空白培养液)和实验组(加入含材料的培养液),MTT法检测支架材料上2组ATDC-5细胞的增殖率。将支架材料植入SD大鼠皮下,评价该支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血管化能力。结果:PVA/ι-CA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平均孔隙率为(86.88±3.88)%,平均孔径为20~40 μm。HE染色,ATDC-5细胞在支架材料上贴附生长良好,呈多角形,形态饱满;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ATDC-5细胞分泌Ⅱ型胶原蛋白;甲苯胺蓝染色,ATDC-5细胞在支架材料上保持软骨细胞的特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支架材料上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ATDC-5细胞与支架材料共培养7 d时,SEM下可见少量细胞呈多角形;培养14 d时细胞数量增多,形态饱满、相互融合,伸入材料间形成锚状结构,牢固地黏附于材料表面;培养21~28 d时材料上附着的细胞分泌大量的ECM包裹材料;ATDC-5细胞在材料上于7~14 d增殖较快,21~28 d增殖较慢,实验组增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包埋早期有轻微的炎症反应,随着时间延长而消退;后期有血管化发生,材料降解吸收比较缓慢。结论:PVA/ι-CA支架材料有望成为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
双波长催化光度法测定水和人发中痕量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用双波长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方法:在硫酸介质中,利用铁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基蓝和茜素红褪色反应,分别在390 nm和610 nm处测量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的吸光度的变化,用双波长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离子。结果:测定铁离子的线性范围:0.050~1.20μg/25 m l,检测限:3.2×10-11g/m l。结论: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水和人发中痕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武汉某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区内的空气、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采样,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以明确病区内SARS-CoV-2污染程度,指导感染控制,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方法:于2020年3月11—19日,使用便携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WA-15采集病区内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的空气样本,应用预湿无菌棉签涂抹法采集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最外层手套表面以及气管切开操作者正压呼吸防护头套和隔离衣表面),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核酸。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对病区内工作过的医务人员行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检测及胸部CT扫描明确医务人员COVID-19感染情况。结果:病区内90个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空气样本,38个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16个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均未检出SARS-CoV-2核酸。137位在病区参与COVID-19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查结果均阴性,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均阴性,胸部CT检查均无COVID-19肺部影像学表现。结论:良好的通风条件、严格环境设施消毒、正确的患者生活习惯指导以及医务人员严格手卫生,是减少隔离病房内病毒气溶胶形成、降低气溶胶含量、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面对未完全掌握的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医务人员按高级别防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胡随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兼任国务院学位办第五届终审委员(中西医结合学科组),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主要从事中医肝脏象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抑郁症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中药新药药效学、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