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叙事医学是人文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体现了叙事思想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叙事医学不仅在提高医务人员共情能力、自我反思引发、职业认同感增强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间接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等也有很多益处。新生儿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要隔离监护,几乎不能做到母婴同室,甚至无法探视。新生儿科工作压力大,知识更新快,医学生需要在尽快掌握临床技术的前提下加强人文素养。扎实的临床基础是每一个新生儿科医生必备的,医学的发展也要求新生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融入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叙事医学教育,使新生儿科医生主动养成善于倾听患儿以及其背后家庭的故事,理解和同情患儿及其家属的心情及抉择,形成对患儿的共情能力以及专业的职业精神,促成以患儿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研究还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推进、不断应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监测极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并探讨其对极早产儿肺部疾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e, NICU)住院、并经得家长知情同意的胎龄<32周的极早产儿共126例,于生后24 h、1月、2月(或出院时)检测血清25-(OH)D水平。根据生后血清25-(OH)D水平,将极早产儿分为3组,维生素D缺乏组(n=71),25(OH)D<12 ng/ml;维生素D不足组(n=46),25(OH)D 12~<20 ng/ml;维生素D充足组(n =9),25(OH)D>20~≤100 ng/ml。所有早产儿在喂养耐受后给予维生素AD(其中维生素D 500 IU,维生素A 1500 IU)每日1粒,及维生素D3 400 IU;收集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各组间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早期肺高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发生情况。结果 (1)共纳入极早产儿126例,胎龄为26~31+6周,平均胎龄(29.75±1.52)周,其中男65例(51.59%),女61例(48.41%)。出生时维生素D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3组间的胎龄、出生体重、头围、身长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出生时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10.57±4.79) ng/ml,维生素D缺乏率达92.86%。每日口服维生素D900 IU,1月龄时(18.14±2.88) ng/ml,维生素缺乏率为72.3%,2月龄时(21.13±7.48) ng/ml,维生素D缺乏率为53.17%,无维生素D过量。(3)出生时维生素D缺乏组的RDS、BPD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与BPD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984)。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间Apgar评分、咖啡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比率、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PDA、住院时间及早期肺高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极早产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补充维生素D 900 IU后,2月龄维生素D缺乏率仍然占53.17%,建议对早产儿进行个体化补充维生素D。(2)极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缺乏增加RDS、BPD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期发病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常导致脑病的发生,但由于不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早期救治,重者死亡,即使存活也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的遗传代谢脑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随着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的开展,MR1检测技术在新生儿领域不断应用,某些患儿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或出现后不久即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的临床资料数据,根据贫血发生时间分为4组,对每组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7例VLBWI临床诊断贫血的平均日龄为(12.26±7.95)d,其中早期贫血发生者44例(29.9%),晚期贫血发生者103例(70.1%)。4组VLBWI分别在新生儿期累积采血量、累积输血量、基础血红蛋白及基础平均红细胞压积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各组患儿在胎盘早剥、宫内窘迫、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围产因素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血红蛋白与贫血早期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贫血是VLBWI生后常见并发症。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Hb水平是导致贫血早发的高危因素,多种围生期因素可影响贫血发生时间,目前输血治疗仍是治疗VLBWI贫血的常规甚至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胎(MCT)早产儿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2月11日与1月18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取剖宫产术分娩的2例MCT罹患NEC女性早产儿(No.1、2患儿,均系MCT之小)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No.1、2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治进行分析。以"twins""twins pregnancy""multiple pregnancy""monochorionic twins""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双胎""双胎妊娠""单绒毛膜双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索MCT罹患NEC患儿诊治相关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上述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QYFY WZLL 26856)。结果①临床病例资料分析:No.1、2患儿均无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及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S)等并发症。No.1患儿出生胎龄为34+5周,出生体重为1790 g,生后10 min因"早产、呻吟吐沫"被收治入院。生后第9天便血、第11天腹胀,腹部X射线摄片见肠壁积气,腹部超声见门静脉积气,被诊断为NEC。生后第11天开腹探查术见部分回肠坏死,接受坏死肠管切除术和小肠造瘘术。术后第10天,患儿对母乳喂养耐受差,体重不增;第48天改为深度水解配方奶喂养,仍不耐受;第60天时,接受小肠造口还纳术和小肠吻合术,术后回肠组织病理学活检显示,肠黏膜组织呈慢性炎症。本次术后母乳喂养及增加奶量均顺利,住院86 d好转出院;随访至2021年12月时,其矫正月龄为9个月,体格、语言、运动发育正常。No.2患儿出生胎龄为35+6周,出生体重为2390 g,生后14 min因"早产、生存能力低下"被收治入院。生后第4天便血,腹部X射线摄片见腹部肠管扩张、积气,被诊断为NEC。给予胃肠减压、禁食和抗菌药物等治疗后逐渐好转。生后第26天出现腹胀,腹部造影见结肠狭窄;于生后第33天接受结肠切除术与吻合术,术后结肠组织病理学活检显示肠黏膜组织呈慢性炎症,术后恢复较好,住院49 d好转出院;随访至2021年12月时,其矫正月龄为10个月,体格、语言、运动发育正常。②文献复习结果: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到3篇关于MCT罹患NEC诊治的国外文献,纳入MCT罹患NEC患儿为6例,产前均并发TTTS,3例采取胎儿镜下胎盘交通血管激光凝固术治疗TTTS,3例未采取任何TTTS产前干预措施。这6例MCT罹患NEC患儿,再加上本研究的2例,共计8例患儿的平均出生胎龄为28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176 g,男、女性患儿各为4例,发生NEC的平均时间为生后9 d。对8例该病患儿均采取手术治疗,最终5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对于未发生TTTS、TRAPS等双胎相关并发症的MCT早产儿,也可能由于存在胎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导致小肠缺血缺氧等而增加发生NEC风险。对MCT早产儿肠道功能谨慎评估,可使其NEC得到早诊断、早治疗,进而改善其预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PBL正成为当下流行、新颖的教学模式,结合新生儿学科特点,通过对PBL进行改善,获得多种以PBL为核心的扩展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新生儿科临床带教,探索以PBL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新生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提高新生儿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Ⅲ类牵引治疗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患者10例,4例患者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8"字连续结扎法增强支抗行Ⅲ类牵引治疗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6例患者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8"字连续结扎及微型种植钉联合支抗法行Ⅲ类牵引治疗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随访6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后复诊,10例患者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均未再发生,下颌尖牙均未伸长。结论Ⅲ类牵引使下颌向远中移动,限制下颌过度前伸及开口过大,对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回顾性分析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优化抗生素管理对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优化抗生素管理于2019年1月开始实施,将上述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优化前组158例(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优化组156例(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与优化前组相比,优化组在早期抗生素使用时间(6 d比10 d)、抗生素使用总时间(11 d比16 d)、肠外营养时间(18 d比29.5 d)方面均明显缩短(P<0.0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7.69%vs 15.8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优化抗生素管理与近期不良结局无明显关联(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血培养阳性及机械通气是近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优化抗生素管理,缩短早产儿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可减少肠外营养时间,降低ROP发生率,且不增加近期临床不良结局。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增加近期临床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