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武连仲教授运用"维筋相交、巨刺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经验。武连仲教授治疗本病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总纲,以"维筋相交、巨刺法"理论为特色,巨刺颔厌、巨髎穴,采用经络辨证、表里辨证,并根据本病分期、分型论治,发病前期以疏风散寒、疏通经络为主,采用毛刺法,选穴少、手法轻;发病中后期以扶助正气、调和气血为主,采用深刺法,选穴多、手法重;并结合武老创立的风池四刺、睑缘攀刺、巨刺法及针刺得气量学要领,改善动眼神经麻痹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于1972年创立的用于治疗中风病的针刺方法,现已发展成为以此为核心特色的“石氏卒中单元”疗法,为中风病患者创造了更优越的治疗方案,享誉国内外,石氏“醒脑开窍”理论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学习。通过结合经典与现代研究梳理“醒脑开窍”理论,可提取总结出石院士的三点创见:对神之所主的发挥——“心为神之基,脑为神之主”、对中风病治则的发挥——“以神为统,辨病为主”、对中风病选穴的发挥——“调神为要,辅以通经”。  相似文献   
3.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及血管事件的主要高危因素,既往研究发现针刺具有降压作用,但目前缺乏真实世界研究的针刺降压证据。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0 78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用活血散风针刺法分为基础治疗组(n=10 424)和活血散风组(n=357),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新样本,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新样本活血散风组与基础治疗组患者住院的日均血压和清晨血压,以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控制血压的效果。结果PSM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Ur)水平高于活血散风组(P<0.05)。PSM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HCY、TC、TG、HDL、LDL、Cr、U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平均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02);活血散风组舒张压平均水平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532,P=0.775)。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清晨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12);活血散风组清晨舒张压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974,P=0.985)。结论活血散风针刺法可进一步控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日均收缩压及清晨收缩压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辨证思想、临床取穴及针刺手法上介绍武连仲教授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远端运动障碍的经验。武教授运用独创的中风病"十辨法",强调辨神施治与辨证施治,辨证注重三阳经及肾经,选取手臂五针、四渎、胫前三针、足背三针、足内翻三针、照海、复溜及太溪穴;针刺治疗时有明确的手法量学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中风患者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须在特定腧穴上激发出酸、麻、胀、重、窜动、电流感、蚁行等针感。其中窜动是指以提插手法为基础的行针过程中出现的酸麻、抽动等针感的概括,是醒脑开窍针刺法取效的重要因素,窜特指酸麻感的循经传导和放射状扩散,动指腧穴局部肌肉抽动及肢体关节、远端的不自主运动。通过在特定腧穴上激发窜动针感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神导气、平衡中风病人之阴阳的目的。本文从腧穴的定位、进针以及行针角度论述获得这种针感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6.
石学敏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他不仅是“醒脑开窍”针刺法[1]的开创者,对刺络疗法也有着独到见解。石学敏教授从医执教六十年,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继承、发扬以针灸为主的中国传统医学,学验俱丰,擅长运用刺络疗法治疗多系统疾病。笔者在临证学习期间,有幸拜于名师门下,受益匪浅,现将石学敏教授刺络疗法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早期的轻度认知损害易进展为痴呆,严重影响预后。本文梳理针刺、灸法、耳穴、井穴和穴位埋线等中医外治法治疗PSCI的研究,发现通过改善脑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结构、促进神经生物因子分泌、增加脑区功能连接等作用,中医外治法在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精神行为症状、睡眠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此类研究存在诊断不明确、方法学欠严谨、缺少核心处方、缺乏客观评价指标和发表欠规范等问题,未来有必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研究,提高中医外治法的证据等级,并应用代谢组学、功能影像等技术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石学敏院士“调神”思想指导下,针刺防治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的临床研究逐渐开展。PND的关键病机为“神机不运”,在针刺治疗上把握“调神”这一基本原则,注重对“神机”的干预,通过运神使神机健利,养神使神明充沛,达到调神醒脑,恢复神机的目的。其潜在效应机制可能与针刺调控神经递质释放和促进脑功能恢复有关。本文旨在探析针刺治疗PND的相关理论机制及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PND提供新的防治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石学敏院士在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调神"思想和临证经验.石学敏院士认为脑主神明,并根据中风病的病机提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机为"脑髓空虚,神机失用",治以益精填髓,调神益智.治疗重点在于"调神",分醒神(内关、水沟、三阴交、太冲、丰隆),养神(百会、四神聪、神门、四白、风池、完骨、天柱)两部分取穴,具有严格的手法量学标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刺疗效的高低与得气快慢、针刺后针感的表现和强弱密切相关。得气越快,针感越强,效果越佳。醒脑开窍针刺法以"窜、动、抽"针感为特色,针感较强,如何在针刺时快速激发针感,取得更好的疗效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从病因病机、针刺选穴、施针顺序、手法量学角度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法的区别,并浅谈杜宇征教授快速激发针感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