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ETO+ AML)患者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gal-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法检测53例AML1/ETO+ 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gal-3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gal-3蛋白水平,分析gal-3 mRNA表达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①gal-3 mRNA及蛋白在初诊AML1/ETO+ AML患者中呈高表达( P<0.001),初诊患者gal-3 mRNA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32, P<0.001),疾病完全缓解期外周血gal-3蛋白表达量下降( P<0.001);②初诊时gal-3 mRNA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白细胞数量越低( P=0.014),CD34表达和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比例越高( P=0.001, P=0.026);③gal-3 mRN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诱导期死亡(即早期死亡)率上无明显差异( P>0.05),但两组患者在复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9);④gal-3 mRNA高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均较低表达组缩短( P=0.007, P=0.015),累积复发率增高( P=0.045),但累积死亡率无明显差异( 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提示gal-3 mRNA是影响AML1/ETO+ AML患者OS及DFS的独立指标。结论 骨髓gal-3 mRNA有可能成为AML1/ETO+ AML患者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穆静  孙建荣 《医学综述》2014,(2):349-351
目的研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市宣武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早产儿90例,分别于出生后23 d、123 d、1214 d、2614 d、2628 d(纠正胎龄40周后算起)采用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法进行神经行为测定。结果 90例早产儿中,NBNA异常的有21例,出生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体质量、身长与头围不足等现象,经干预后患儿不同时间段的身长、体质量及头围较出生时显著增加(P<0.05);21例NBNA异常患者均进行针对性干预,1228 d(纠正胎龄40周后算起)采用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法进行神经行为测定。结果 90例早产儿中,NBNA异常的有21例,出生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体质量、身长与头围不足等现象,经干预后患儿不同时间段的身长、体质量及头围较出生时显著增加(P<0.05);21例NBNA异常患者均进行针对性干预,1214 d、2614 d、2628 d(纠正胎龄至足月后)NBNA评分较纠正胎龄后228 d(纠正胎龄至足月后)NBNA评分较纠正胎龄后23 d显著上升(P<0.05)。结论 NBNA可及时发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干预,对促进早产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配合激素对合并腰椎管狭窄(LSSS)的效果.方法:对47例中老年下腹部手术合并腰椎管狭窄镇痛泵配合激素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3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优良率达95.3%,未影响术后康复、感染并且精神状态良好.结论:对于下腹部手术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病人镇痛泵配合激素应用临床疗效良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变频超声研究了69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变化,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显示阑尾异常者56例(81.2%)右下腹呈气体多层反射,其他图像显示不清者8例(11.6%);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者5例(7.3%)。69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6例,其中6例伴有粪石,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21例,阑尾脓肿8例。结论变频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和在其他急腹症的签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性评价尪痹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 Trials、Clinical Trial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采用尪痹制剂(包括尪痹片、尪痹胶囊、尪痹冲剂、尪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范围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7月12日。由两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评价。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表评价研究质量,评价结局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有效率和不良反应。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R 3.6. 3的Meta包进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182例患者,但其证据质量偏低。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尪痹制剂联合西药可进一步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CRP水平[MD=-5.53,95%CI (-8.25,-2.81)],缩短晨僵时间[MD=-13.75,95%CI (-23.51,-4.00)],降低关节压痛数[MD=-1.43,95%CI(-2.55,-0.30)]和关节肿胀数[MD=-0.63,95%CI(-1.13,-0.14)],且用药早期可显著降低ESR水平[MD=-25.20,95%CI (-30.64,-19.76)],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R=0.39,95%CI (0.29,0.53)]。结论尪痹制剂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显著降低患者CRP水平和改善症状。但由于现有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偏低,还需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例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要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风险管理,针对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管理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9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口服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应用盐酸胺碘酮片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分散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复律成功率及治疗后12个月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并测量复律成功即刻、复律后12个月的左心房直径。结果治疗组复律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vs 82%)(P<0.05)。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于治疗后12个月左心房直径(Cm)显著小于对照组(3.53±0.17)vs(3.72±0.25)(P<0.05)。结论缬沙坦能有效改善胺碘酮对老年患者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并能抑制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c arterial ischemia,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VBI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O157:H7大肠杆菌在浙江的发现及防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O157:H7大肠杆菌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一种非致病的罕见菌株.自1982年首次在美国密执安州和俄勒冈州发生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暴发流行以来[1],已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2]发达国家发生流行或暴发流行,而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0.
O157∶H7大肠杆菌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一种非致病的罕见菌株。自1982年首次在美国密执安州和俄勒冈州发生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暴发流行以来[1],已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2]发达国家发生流行或暴发流行,而且病死率高。1996年夏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