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个体化用药及血脂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1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冠心病72例、脑梗死69例)及7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E(apo E)、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同时检测他汀类药物代谢相关基因ABCB1(2677GT)、ABCB1(3435CT)和SLCO1B1*5(T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72例冠心病患者中选取41例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后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血清TG、HDL-C、apo A、Lp(a)、FF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TG、HDL-C、LDL-C、apo A、Lp(a)、FF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清TG、HDL-C、L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脂项目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组、脑梗死组、冠心病组的基因分型和基因频率分布一致,均为ABCB1(2677GT)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T等位基因频率、ABCB1(3435CT)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T等位基因频率、SLCO1B1*5(TC)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等位基因频率。41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不同基因型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水平异常,同一疾病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对指导他汀类药物临床降脂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单链正义RNA病毒,属于β类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同种属[1-2]。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传染性和病死率都非常高,围绕该病毒的诊断和治疗亟待突破。尤其是对病毒感染免疫的研究将在实验室诊断和疫苗的研发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上海首例COVID-19患者整个诊治过程中的实验室指标变化进行报道,为COVID-19的诊断治疗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系统在输尿管癌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102例输尿管癌患者(研究组)和88例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收集两组患者尿液标本,分别采用液基细胞学(LBC)和DNA倍体分析系统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并将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02例输尿管癌患者尿液标本中,DNA倍体分析阳性检出率(65. 69%)明显高于LBC检查阳性检出率(27.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 965,P=0. 000); DNA倍体分析系统筛查对输尿管癌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LBC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135,P=0. 043); DNA倍体分析系统筛查对输尿管癌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LBC与DNA倍体分析联合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008,P=0. 029)。结论 DNA倍体分析系统在输尿管癌的筛查及诊断中能有效弥补常规细胞学诊断的不足,提高阳性检出率,是输尿管癌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检测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初步探讨它们在CITP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40例CITP患者,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Th细胞、Ts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率,测定CD~(4+)细胞中Th17细胞、Th22细胞、T-reg和Th1细胞的表达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IL-22、IL-6、TNF-α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淋巴细胞总数、Th细胞、Ts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Th17细胞,Th22细胞表达率,IL-17、IL-22水平、IL-6、TNFα的表达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表达率上升,T-reg表达率下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ITP患者免疫自稳能力下降和Th1功能亢进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Th17,Th22可能与慢性ITP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与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瑟菌(NG)的混合感染状况以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4 496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拭子样本,另收集113名体检健康者女性同类样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 DNA亚型,PCR-荧光探针法检测CT DNA、UU DNA和NG DNA,分析这些病原体的核酸检出率及阳性分布。根据HPV的阴性、阳性及感染型别进行分组,分析各组CT DNA、UU DNA和NG DNA检出率差异。结果 4 496例样本中,UU DNA检出率最高(65.9%),其次是HPV DNA(23.9%),最低是NG DNA(0.9%)。正常对照样本UU DNA、CT DNA、NGDNA、HP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8%、3.6%、0.9%、22.1%。HPVDNA中检出率最高的型别为高危型HPV52,与其他型别相比,其CT、NG和UU的检出率也最高,分别为23.2%、2.9%和20.9%。在HPV阳性组中,UU、CT、NG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HPV阴性组(P0.001)。随着HPV DNA亚型检出的增加,CT、NG和UU的阳性率也有所升高;四重及以上HPV感染的患者CT和UU的阳性率(20.0%和87.7%)明显高于单一HPV感染患者(10.8%和76.9%)(P0.05)。结论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宫颈样本UU的检出率远高于HPV、NG、CT。随着HPV不同亚型多重感染的发生,其CT、UU及NG感染率也有所上升,并出现混合感染。建议出现HPV多重感染时,高度关注并发其他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