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为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合理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12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是否发生应激性溃疡将患者分为两组,以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颅脑损伤、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肠内营养、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创伤、饮酒史、消化道溃疡病史为变量,分析上述变量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颅脑损伤、肝功能衰竭和创伤方面存在差异(P〈0.05),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和颅脑损伤是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当危重症患者并发存在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和颅脑损伤时应加强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2.
1病情介绍 患者,男,49岁。因"发热5d,意识不清3d"入院。患者自2014-05-17起出现持续发热,无明显寒颤、咳嗽咳痰,有恶心呕吐伴反复腹泻,饮食差,最高体温40℃,在社区医院拟诊为"急性肠炎",予以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无下降。19日突发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四肢僵硬伴颤动,测体温39℃,24h无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垂体后叶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某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病历资料,按照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使用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组和垂体后叶素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APACHEⅡ)、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及28 d病死率。结果三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均能降低脓毒症患者早期细胞因子浓度,去甲肾上腺素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比垂体后叶素更明显;三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能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细胞因子水平,但对28 d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载脂蛋白A1(APOA1)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载脂蛋白,而其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AS);载脂蛋白B(APOB)是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主要载脂蛋白,而其是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近年来,国内外已将定量测定APOA1、APOB作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复苏后患者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科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将入选患者分为ALI组和非ALI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科时的基本情况及是否发生心搏骤停后休克及心功能不全。使用单因素生存曲线(Kaplan-Meier法)分析ALI对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观察ALI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AL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ALI组54人,非ALI组158人,ALI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较长[19(10~27)min, P=0.015],ALI组患者总体病情(SOFA评分、酸中毒和乳酸)较重。ALI组和非ALI组心搏骤停后休克和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74% vs. 55%和89% vs.70%。非ALI组患者的1年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ALI组,Log Rank (Mantel-Cox) χ2=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3)。ALI持续时间越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越高。心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心肺复苏后患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和ALI的发生相关, OR值分别为3.762(2.347~5.098)和4.272(2.943~5.932), P<0.05。 结论:心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心肺复苏后的心力衰竭是ALI的危险因素,ALI的发生增加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3年 1月-11月收治的86例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7、14、28天的炎症指标、白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以及简化急性生理Ⅱ评分、病死率、住院时间等,综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逐渐下降,而血浆白蛋白水平均逐步回升(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为(20.22 ± 6.04) d,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6.18 ± 8.2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7、14、28天时,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别。 结论 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对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预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为其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arshall的MOD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依据应激性溃疡诊断标准判断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用秩相关分析MODS评分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MODS评分对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作用,计算Youden指数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 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93 (P <0.01),ROC下面积为0.793 (P <0.01),预测应激性溃疡的MODS评分最佳临界值为9分.结论 MODS评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应激性溃疡的发生,MODS评分>9分时应进行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在应激性溃疡(SU)的胃黏膜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组)、应激性溃疡组(SU组)、抑制剂组(AG490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建立水浸束缚SU大鼠模型。4组大鼠分别于实验开始后2h、4h、8h、16h各取6只,测定胃黏膜血流量(GMBF),计算溃疡指数(UI)。观察胃黏膜组织学变化,测定TNF-α、IL-1β、IL-6以及JAK2、p-JAK2、STAT3、p-STAT3的表达量。结果:SU组GMBF明显低于NC组,而UI明显高于NC组(P〈0.01);AG490组GMBF明显高于SU组,而UI明显低于SU组(P〈0.01)。通过造模前给予抑制剂AG490,胃黏膜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SU组TNF-a、IL-1β、IL-6以及p-JAK2、p-STAT 3表达量明显高于NC组(P〈0.01),而AG490组较SU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JAK2/STAT 3信号通路参与了SU大鼠胃黏膜炎症反应过程,使用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可以减轻SU大鼠胃黏膜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药物性肝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01-2013-12入住我院急诊科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12例,根据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肝损伤的的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药物性肝病,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对患者性别、年龄、口服剂量、是否接受超早期洗胃治疗、是否接受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是否接受CRRT治疗等因素对百草枯所致药物性肝病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口服剂量、是否接受超早期洗胃治疗、是否接受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是否接受CRRT治疗与急性百草枯患者肝损伤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百草枯的口服剂量对肝功能损伤的影响最大,及时给予超早期洗胃治疗、早期血液灌流治疗能减少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乳酸、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1-2013-12百草枯中毒患者95例,按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入院时乳酸值、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组患者入院时乳酸、APACHEⅡ评分、24h 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乳酸清除率低于生存组(P〈0.05)。乳酸、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与死亡呈正相关。12h乳酸清除率与死亡呈显著负相关。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乳酸清除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入院时乳酸和入院后24h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研究对象与预测中毒预后的良好指标百草枯血浆浓度面积接近。根据最佳截断值,乳酸、乳酸清除率、百草枯血浆浓度、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死率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0.727~0.909,0.667~0.921,0.485~0.642。结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死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