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颅内感染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4年10月1日—2016年8月1日收治的6例MDRAB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脑脊液(CSF)的性状,细菌学及药敏试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根据CSF检验结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加环素50 mg(首次100 mg)静脉注射,1次/12 h;并以浓度为0.5 mg/mL的替加环素10 mL缓慢鞘内注射,1次/d,疗程9~21 d,平均14 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例MDRAB感染患者颅内感染均有效控制,未出现感染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随访1年,患者无感染复发。结论临床上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低,对MDRAB敏感性较高,但其血-脑屏障通过率低。颅内感染MDRAB后采用替加环素静脉滴注,并且同期行鞘内注射治疗,效果明显,临床未出现药物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伤致动脉性大面积脑梗死(AMCI)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3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A或DSA将患者分为AMCI组与非动脉性大面积脑梗死(NAMCI)组,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环池状态、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收缩压(SBP)、渗透压(OP)、中心静脉压(CVP)、凝血功能、乳酸(Lac)及脑挫伤12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次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GOS评分判断预后。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GCS评分、CVP、SBP、OP、tSAH、环池状态、Lac 8个指标与AMCI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CS≤8分、CVP≤5 cmH2O(1 cmH2O=0.098 kPa)、OP<270 mmol/L、SBP≤90 mmHg(1 mmHg=0.133 kPa)是动脉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GOS评分评价预后:良好8例、中残9例、重残7例、死亡4例。 结论低GCS评分、低CVP、低OP、低SBP是动脉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重点评估和监测上述指标对该病的救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简称 TSS)是一种新认识的严重临床病症,以发热、晕厥、低血压或休克、粘膜弥漫性炎症、恶心、呕吐、腹泻及多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等为特征:早期报道的 TSS 病例主要见于育龄妇女,多与行经期使用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称金葡菌)污染的月经塞有关。近年来,对 TSS 的发病机理,金葡菌及其致热性外毒素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为系统认识本病打下了基础。本文就其最近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是免疫抑制患者最常见的致命性感染,发病率15%,病死率90%。体外实验证明,鼠单克隆抗体6-C5可识别感染细胞和病人肺组织中的巨细胞病毒抗原。作者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法,评介了该单  相似文献   
6.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易引起爆发流行。据现有资料表明,全世界至少有61个国家存在此病的持续传播。我国亦将登革热划入法定传染病监测之列。登革病毒感染可导致临床症状较轻的经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低温和缺氧诱导的条件下,RNA结合蛋白RBM3(RNA结合基序蛋白3)的转录水平升高,近些年来在人类许多系统肿瘤中发现其转录水平也发生上调。然而,其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尚缺乏相关研究,本文主要针对RBM3在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实验研究。 方法:本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的方法分别对RBM3 mRNA及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ANOVA)对实时定量PCR的数据进行分析,表示为均值?标准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用于免疫组化结果的分析。其中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一方面,首先对X-染色体相关的RBM基因(RBMX,RBM3,RBM10)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RBMX和RBM10的 mRNA水平在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RBM3 mRNA水平上调,其中高级别(WHO III-IV级)与低级别(WHO I-II级)星形细胞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6?0.66比1.60?0.58,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5.06?0.66比1.03?0.22,P<0.05)。另一方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BM3在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呈细胞核染色,并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其表达水平也逐渐增高(阳性率:星形细胞瘤Ⅳ级92.9%,Ⅲ级81.8%,I-II级:50%,正常脑组织:37.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相比:P <0.05;高级别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相比:P<0.05)。同时蛋白印迹的结果再次验证了RBM3在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变化趋势。 结论:本研究初步认为RBM3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表达差异,并且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加剧其表达逐渐增高提示其可能影响星形细胞瘤形成、恶性进展及预后等诸多环节。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研究已证实,T克隆形成细胞是T细胞.关于T克隆形成是否受T细胞生长激素白介素-2(IL-2)的控制尚有争议,本研究所获得的证据表明,IL-2在人外周血T细胞形成T克隆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离心法由健康受试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由于T细胞能与AET处理的绵羊红细胞形成E花环,故以此来分离T  相似文献   
9.
关于抗淋巴细胞血清(ALS)延长移植存活期的机制已有多种推测。应用单克隆抗体(MA),可对其假设机制进行检验。经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OK73治疗的移植排斥患者,常伴有外周血T细胞的急剧减少。而且,在早期排斥反应被消除后,多数患者可出现远期排斥现象。因此,外周血T细胞的单一清除虽有助于消除排斥,但并不能使移植存活期延长。抗母细胞单克隆抗体CBL1已在动物中进行了有关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抗体可延长恒河猴皮肤移植存活期。本文中,作者首次试用CBL1治疗肾移植排斥患者。研究对象为19例肾移植排斥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输血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危险也在日益增加。许多病原微生物均可由供血者输送给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对输入的微生物尤其具有易感性。本文仅论述输血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以下各种特征。免疫健全受血者的感染早在1950年就有人提出输血有可能传播巨细胞病毒(CMV)。CMV 与心脏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