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经验。方法 通过静脉造影,双功彩超检查,确诊为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倒流程度为轻和中度的患者98条,施行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结果 92条获得患肢术后随访3-65个月,疗效满意者(76/92)占82.6%,病情好转者(15/92),占16.3%,溃疡不愈者(1/92)占1.1%。结论 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间接导向持续输注高浓度尿激酶进行溶栓 ,辅以抗凝疗法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ADVT)的疗效。方法 第 1天 ,在患肢的足背静脉穿刺置管 ,在内踝上方绑上弹力绷带 ,连续微量推注泵以 1ml/h速度持续推注尿激酶(剂量为 3 0 0万U / 5 0ml) ,维持 48小时 ;同时辅以抗凝治疗 2周 ;而对照组则按常规方法作全身性溶栓。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本法治疗后 ,患肢症状缓解快而明显。治疗结束后超声复查 ,血栓可以得到比较完全的溶解 ,且疗效能持续 6个月。结论 间接导向持续输注高浓度尿激酶 ,同时辅以全身抗凝治疗ADVT ,是一种比常规全身性溶栓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血流 (B Flow)显像技术在评判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 5 0例下肢静脉病患者的股浅静脉第一瓣及大隐静脉瓣膜处 ,用黑白二维、B Flow技术、彩色多普勒 (CDFI)技术进行术前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术中探查的静脉瓣膜反流程度相比较。结果 B Flow能显示血流状态下的股浅静脉第一瓣活动情况 ;术前测得股浅静脉第一瓣处内径与术中探查深静脉反流程度相关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0 4) ;术前测得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反流指数与术中探查深静脉反流程度相关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 ,但反流时间与术中探查深静脉反流程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B Flow技术在评判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疾病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叶古祥  杨力  姜伟庆  宋晔 《上海医学》2003,26(2):150-151
精确地评判下肢慢性静脉病患者静脉返流的部位及程度 ,对选择手术患者及决定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静脉造影及双功彩超是临床主要的评判方法 ,但对双功彩超评判静脉返流程度的参数目前尚存在争论。本研究采用在通术前灰阶血流成像 (B Flow)技术探测静脉返流指数 ,客观地评价B Flow技术评判下肢静脉返流的价值。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 :自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4月 ,在我科住院的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患者 4 4例 ,男 2 4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为 (5 1.6± 10 .5 )岁。其中左下肢病变 2 2例 ,右下肢病变 2 0例 ,双下肢同时病变 2…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技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61例病人共78条肢体。硬膜外麻醉下应用DIOMED波长810nm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0.20个月(1~16个月),61例无局部复发,疗效满意。结论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式简单、微创、美观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7.
下肢深静脉瓣膜包窄术缩窄比例的个体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缩窄比例个体化行人造血管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对 5 4例 ( 5 6条肢体 )施以人造血管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 ,并根据瓣膜反流程度施以不同的缩窄比例 ,术后观察临床疗效和瓣膜反流情况。结果 术中检查显示 5 4条肢体瓣膜在包窄术完成后不再反流。 5 5条肢体获随访 14~ 3 5个月 (平均 2 3个月 ) ,临床有效率为94.5 %。双功彩超复查瓣膜功能修复率 85 .5 % ,轻、中度反流两组术后瓣膜功能修复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度反流组术后瓣膜功能修复率 66.7%明显低于轻中度反流组的 92 .5 % ( P <0 .0 5 )。结论 行人造血管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 ,应根据术中情况选择不同的缩窄比例。尤其对于轻中度返流的病例 ,缩窄比例的个体化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发表于2000~2014年的有关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5.0软件对筛选后的文献行Meta分析,计算腹腔镜组对开腹组术后发生下肢DVT的优势比(OR),通过异质性分析评价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151 554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100 335例,开腹组51 219例。Meta分析结果示开腹组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OR=0.48,95%CI为0.11~0.56)。结论开腹组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瘤疾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肠系膜上动脉瘤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该患者以休克表现入院,经腹部增强CT和DSA检查确诊肠系膜上动脉瘤自发性破裂,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 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肠系膜上动脉瘤疾病的认识,考虑破裂出血时应及早行CT、DSA造影检查明确出血的来源,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经皮透视性曲张静脉团刨削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告利用关节镜和关节刨削器开展下肢曲张浅静脉团刨削术10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6例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浅静脉曲张4例,肢体均有曲张成团的曲张浅静脉。该手术方法切口少而小,疼痛轻,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肢体曲张成团浅静脉均消失,无复发,近期疗效满意。提示下肢曲张静脉团刨削术系一治疗下肢曲张成团的曲张浅静脉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