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 要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DH)对抗肿瘤药物多柔吡星(DOX)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腋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小鼠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DOX组、DH组、DH+DOX组。实验结束,颈臼处死小鼠,无菌分离心肌和肿瘤组织,肿瘤称质量,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内的细胞凋亡、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OX和DH+DOX组中肿瘤质量显著下降(P<0.01),且DH对DOX的抗肿瘤作用无显著影响;小鼠心肌组织中LDH和CK活性、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与DOX组相比,DH+DOX组心肌组织中LDH和CK活性、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1),且△Ψm、SOD、CAT与GPx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或P<0.01),MDA含量和ROS生成减少(P<0.01)。结论:腹腔注射DH不影响DOX的抗肺癌作用,但对于DOX介导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DH抑制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和稳定△Ψm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气温条件下急性脑梗死病灶周边区的代谢变化。方法应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28例临床和MRI确诊为大脑中动脉支配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定点分辨选择序列(PRESS)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测半卵圆中心(感兴趣区,ROI)。采用Efilm workstation软件计算出梗死灶外缘距ROI的距离。根据脑梗死发生当天的平均气温和ROI距病灶区8.0 mm以内条件分为0~5℃、5℃~10℃、10℃~15℃及15℃~20℃组,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 0~5℃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胆碱代谢物(Cho)、肌酸/磷酸肌酸(Cr)值均较其他组升高,除Cr值与10℃~15℃组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项目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5℃~10℃组NAA、Cho、Cr值均较其他组低,除Cho与15℃~2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余项目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虽然10℃~15℃组与平均15~20℃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10℃~15℃组NAA、Cho、Cr值均较15℃~20℃组大。结论平均气温<5℃时,梗死灶周边区损伤随气温降低而减轻;平均气温>10℃时,梗死灶周边的损伤随气温升高而加重;然而,平均气温5℃~10℃组梗死灶周边损伤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急性加重过程中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百分比( FEV1%)、C反应蛋白( CRP)、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白细胞( WBC)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ECOPD)患者62例,分为轻度COPD组、中重度COPD组,入院次日查EPO、CRP、血常规、肾功能,急性症状控制出院前检测肺功能,比较两组间EPO、CRP、RDW、WBC的差异,EPO与各项炎症因子及FEV1%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Hb、血清肌酐值、平均吸烟量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COPD组CRP、EPO显著高于轻度COPD组(P<0.05,P<0.01);EPO与Hb、FEV1%均呈显著负相关( r=-0.423、-0.540,P<0.01);EPO与RDW、CRP均呈显著正相关( r=0.418、0.434,P<0.01);FEV1%与CRP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339, P<0.01);而Hb与RDW无明显相关性(r=-0.158,P>0.05);以EPO( y)值为应变量,以RDW( x1)、FEV1%( x2)、CRP( x3)、Hb( x4)等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4.183+2.752x1-0.281x2+0.149x3,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475,对方程检验,F=17.50, 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COPD患者,EPO除了与Hb水平相关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机体炎症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其血浆水平主要由RDW、FEV1%、CRP等决定。  相似文献   
4.
白扁豆多糖对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扁豆多糖(WHBP,white hyacinth bean polysaccharide)抗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凋亡诱导组,WHBP 0.5g/L组、3.5g/L组、8.0g/L组;采用Neurobasal加B27 Supplement体外培养SD胚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应用MTT法、Trypan blue拒染法、DNA琼脂糖电泳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观察细胞活性和凋亡。结果:①MTT测定证明缺氧条件下WHBP 2.5g/L~3.5g/L刺激神经细胞的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与凋亡诱导组比较WHBP 0.5g/L~6.0g/L刺激神经细胞的活性均显著增高(P<0.000)。②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WHBP 3.5g/L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未见有明显凋亡梯状条带。③免疫细胞化学发现缺氧条件下WHBP 3.5g/L刺激神经细胞的Bcl-2表达率(63.01±1.40%)高于凋亡诱导组(37.83±7.41%),且与正常对照组相近(68.07±3.17%);Bax和Caspase-3表达率(62.79±1.30%,45.75±3.44%)显著低于凋亡诱导组(72.09±3.98%,70.01±3.43%)(P<0.05~0.000),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情况不一(63.36±2.22%,33.60±4.14%)(P>0.05,P<0.01);但是Bcl-2/Bax比值(1.01±0.02)显著高于凋亡诱导组(0.52±0.08)(P<0.000),而与正常对照组相近(1.07±0.08)(P>0.05)。结论:WHBP通过减少Bax、Caspase-3的表达,相对提高Bcl-2的表达及Bcl-2/Bax比例阻断缺氧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和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5.
白扁豆多糖抗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与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扁豆多糖(WHBP,white hyacinth bean polysaccharide)抗胚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凋亡阳性组,白扁豆多糖0.5g/L、3.5g/L、8.0g/L组;采用无血清体外培养SD胚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应用MTT法、Trypan blue拒染法、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白扁豆多糖的合适使用剂量和缺氧性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保护作用。结果:①常氧条件下白扁豆多糖2.0g/L~6.0g/L促进神经细胞相对增殖率达28.85%~15.3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而缺氧条件下白扁豆多糖2.5g/L~3.5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但与凋亡阳性组比较白扁豆多糖0.5g/L~6.0g/L相对增殖率均高(P<0.01)。②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测定表明,白扁豆多糖0.5g/L、3.5g/L、8.0g/L组的坏死率分别为9.45±5.28%、8.39±3.44%、9.85±2.90%,与凋亡阳性组(10.01±2.94%)及正常对照组(5.38±1.46%)比较P>0.05;而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9.83±2.50%(P<0.05)、9.34±2.47%(P<0.01)、23.35±5.14%,与凋亡阳性组(28.72±2.74%)比较差异显著,而与正常对照组(4.54±0.34%)比较除3.5g/L组外,其余两组均P<0.01。结论:白扁豆多糖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生长,阻断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生长抑制,以及显著地抗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功效。  相似文献   
6.
姚于飞  高幼奇  胡国柱 《中成药》2011,33(2):312-315
神经细胞在受到缺血/缺氧刺激后出现细胞凋亡,然而千百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脑中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脑功能恢复方面更是胜于西医.中医药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其中补气类中药又为主要成分,因此本文就补气类中药抗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占脑卒中的80%~85%,其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都很高,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其发病率亦逐年增加。在脑梗死的早期,及时诊治对抢救患者的生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已由大体形态学向功能、代谢及分子诊断水平迈进,对了解各种疾病的生化、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诊断、判断疾病预后和治疗效果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MRS在脑梗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