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口服和注射香菇多糖对DTH小鼠耳后淋巴结和小肠派氏结中T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在口服药物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中的重要性。方法:28只6~8周龄NIH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组、香菇多糖灌胃组、香菇多糖注射组,各组小鼠用2,4-二硝基氟苯背部致敏,4天后耳廓攻击。攻击30小时后,对比各组小鼠耳肿胀差异,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被攻击耳廓的耳后淋巴结和小肠派氏结中T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和活化水平。结果:与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组比较,香菇多糖能有效增强小鼠DTH反应,降低耳后淋巴结和小肠派氏结的T细胞比例,提高T细胞活化水平,且口服组的作用明显优于注射组。结论:对比注射给药,口服香菇多糖可以更有效地调节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和整体免疫系统功能,提示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在口服药物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一种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晓燕  王青  周联  邓向亮 《免疫学杂志》2011,(7):615-618,624
目的介绍一种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腹腔肥大细胞(RPMC)的技术。方法比较改良方法和原方法2种分离的细胞量、活性及纯度。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肥大细胞纯度。将弃去密度梯度离心上液2 m(lA方法)与2.5 m(lB方法)比较,以分析弃去的细胞液的量与肥大细胞纯度的关系。用C48/80刺激分离的RPMC,检测细胞释放的β-氨基己糖苷酶和组胺以确定分离的RPMC脱颗粒活性;透视电镜扫描观察细胞。结果改良方法分离的细胞显著多于原方法分离的细胞数;两种方法分离的细胞存活率都在99%以上;肥大细胞纯度都在90%以上。C48/80刺激RPMC,分离的细胞释放大量的β-氨基己糖苷酶和组胺,高于空白对照组。电镜观察细胞具有明显的肥大细胞形态。结论改良的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四君子汤复方总多糖对小鼠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lEL)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NIH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君子汤复方总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Si-Jun-Zi Decoction,SJZPS)组和四君子汤去蛋白多糖(Free protein of SJZPS,SJZFP)组,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iIEL,流式细胞(Flow Cytometry,FCM)技术检测iIEL中CD3+和CD69+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iIEL上清液的IFN-γ和IL-2浓度.结果 ilEL中CD3+细胞比例为88.46%;环磷酰胺可使iIEL中CD69+细胞比例下降,iIEL上清液中IFN-γ和IL-2浓度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JZPS和SJZFP组中iIEL的CD69+细胞比例以及IFN-γ和IL-2分泌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SJZPS和SJZFP均可提高环磷酰胺抑制的小鼠肠上皮间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菌肽cecropin B和兔NP-1融合基因转化鱼腥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抗菌肽cecropin B和兔NP-1(CN)融合基因转入鱼腥草,培育鱼腥草基因工程新品种。方法:设计并合成抗菌肽融合基因CN,构建重组质粒pBI121-CN,并转入农杆菌LBA4404,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鱼腥草外植体,将卡那霉素筛选获得的再生抗性植株以快速筛选PCR法进一步筛选阳性植株,再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Southern鉴定,RT-PCR分析目的基因在鱼腥草中的表达,以大肠杆菌K12抑菌圈实验和立枯丝核菌感染实验分析转基因鱼腥草抗菌能力。结果:抗菌肽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鱼腥草基因组中并表达,表现出抗菌能力增强的性状。结论:以抗菌肽融合基因CN转化鱼腥草,初步获得抗菌活性提高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几种常见中药注射剂(TCMI)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讨RBL-2H3细胞模型应用于体外评价TCMI引起类过敏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培养RBL-2H3细胞,血塞通等7种TCMI与其共同培养,通过中性红染色法计数脱颗粒的RBL-2H3细胞,显色法计算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组胺含量,观察TCMI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结果 正常RBL-2H3细胞出现少量脱颗粒现象,血塞通、清开灵、双黄连、脉络宁、香丹、穿琥宁等能显著引起细胞脱颗粒;血塞通、穿琥宁和柴胡注射液能不同程度促进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血塞通、清开灵注射液可显著引起RBL-2H3细胞组胺释放.结论 RBL-2H3细胞脱颗粒的检测方法敏感、重复性好,其结果与临床报道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有评价TCMI所致的类过敏反应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茯苓多糖对卵清白蛋白(OVA)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影响,探讨其对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茯苓多糖组,对照组口服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茯苓多糖组每日按体重口服给药1次,剂量为200 mg·kg-1,2组小鼠给药1周后,1次性给予每只小鼠口服抗原卵清白蛋白(OVA)5 mg进行免疫,分别于免疫后1,2,3周,收集小鼠粪便样本,ELISA检测小鼠粪便OVA特异性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2组小鼠给药1周后,分离小鼠派氏结,流式细胞术检测派氏结(Peyer’s patches)中B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粪便中OVA特异性sIgA在1,2,3周时分别为(19.39±2.89),(17.60±5.65),(14.48±4.55)μg·L-1,茯苓多糖组为(28.44±3.72),(42.24±5.14),(26.29±4.82)μg·L-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派氏结B细胞CD80,CD86表达率(%)分别为1.84±0.11和16.50±1.47;茯苓多糖组表达为2.76±0.29,22.02±1.89,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茯苓多糖对肠道sIgA分泌具有调节作用,这与其活化派氏结B淋巴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致敏RBL-2H3细胞模型,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对其组胺释放的影响,探讨该模型用于体外评价中药注射剂致敏性的可行性。方法:双黄连注射液联合弗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收集致敏后大鼠血清,将其与体外培养RBL-2H3细胞孵育12h,建立致敏RBL-2H3细胞模型,双黄连注射液与致敏RBL-2H3细胞共培养1.5h,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组胺含量。结果:双黄连注射液致敏大鼠血清IgE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胺实验结果显示,双黄连注射液可显著引起致敏RBL-2H3细胞组胺释放,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可促进致敏RBL-2H3细胞释放组胺,提示RBL-2H3细胞模型具有评价中药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DTH小鼠T淋巴细胞比例及活化的影响。方法:用800mg/kg的香菇多糖给小鼠灌胃7天,给药后第3天用5%二硝基氟苯(DNFB)致敏,第4天用90mg/kg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第7天用1%DNFB激发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第8天取耳片及颈部淋巴结(CLN)细胞,称重法检测耳片肿胀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LN中CD3+、B220+细胞比例及T细胞中CD25+、CD69+表达。结果:香菇灌胃组耳片肿胀度和CLN中CD3+、B220+及CD3+CD25+、CD3+CD69+比例细胞均比模型组有所上升。结论:香菇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T细胞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部分丹参提取物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分化和分泌Leptin、PAI-1的影响,探讨其调脂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3T3-L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丹参提取物进行干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eptin、PAI-1的含量。结果:(1)丹参素高浓度组明显抑制模型细胞增殖,中、低浓度组可显著抑制其分化;(2)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模型细胞的增殖,但对其分化无明显影响;(3)丹参素、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均明显抑制脂肪细胞Leptin的分泌;(4)丹参素对脂肪细胞分泌PAI-1有明显抑制作用,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作用不明显。结论:丹参提取物通过不同机制影响脂肪细胞,提示中药丹参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脂肪细胞而达到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接触性超敏反应(CHS)小鼠不同部位CD4 +/CD8+T细胞以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毒性T细胞(Tc1/Tc2)的平衡状态.[方法]以二硝基氟苯(DNFB)致敏和攻击BALB/c小鼠,建立CHS模型.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CHS小鼠脾脏(SP)、耳后淋巴结(RLN)、小肠派氏结(PPs)和肠系膜淋巴结(MLN)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变化及其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与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观察CHS小鼠不同部位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HS组RLN与SP中CD4/CD8比值显著下降(均P<0.01),RLN中以Tc1与Th1占优势,SP中以Tc1与Th2占优势,PPs中Tc1细胞比例、CD4/CD8比值显著上升(均P<0.05),MLN中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NFB诱发的CHS小鼠机体总体免疫平衡向Th1类偏移,Tc1(CD8+ IFN-γ+)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