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微量快速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方法。取80微升血清置小试管中,加入20微升磷钨酸钠—镁混合试剂混匀,用毛细管吸取后封口,于室温1,500×g离心半小时以沉淀血清中的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然后用磷苯二甲醛方法测定上层清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良好。经用本法测定285例健康成人,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全量法比较,极为相近,相关系数γ=0.84。而且用血量少,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又可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标本。不仅适于临床常规,尤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氟伐他汀治疗,测定服药前后血脂、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治疗前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浆t-P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而血浆PAI-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经降脂治疗后血浆t-PA含量上升,而血浆PAI-1含量下降,接近正常。结论:氟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改善纤溶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肥胖病人与正常人之间体脂参数、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及血浆第八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探讨肥胖病人的代谢特点、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对59例肥胖患者和49例正常人分别进行血压、体脂参数、血糖、血脂谱、血浆vWF水平的测定;采用稳定模式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结果肥胖组腰围、臀围、腰臀围比、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和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vWF水平高于对照。结论肥胖病人存在明显体脂分布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改变及代谢紊乱,且肥胖病人有血管内皮损伤存在,而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4.
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浆vWF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肥胖患者体脂参数、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及血浆vWF水平的变化。探讨肥胖患者的代谢特点、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测定59例肥胖患者和49份正常人的血压、体脂参数、血糖、血脂谱、血浆vWF水平;采用稳定模式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结果:肥胖组腰围、臀围、腰臀围比、血压、TC、TG、LDL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01),FIN和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肥胖组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肥胖组经性别分层后,除HDL男性低于女性、TG男性高于女性外(P<0.05),其余各项指数在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肥胖患者存在明显体脂分布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改变及代谢紊乱,代表血管内皮损伤的血浆vWF水平的增高,提示肥胖病人有血管内皮损伤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式,比较氟伐他汀40~80mg/d,(A组33例)和普伐他汀20~40mg/d,(B组35例)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12周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服药12周后,血清TC、LDL-C、TC/HDL-C水平与O周时比较分别降低18.4%(P<0.001),24.7%(P<0.001)和11.7%(P<0.01);B组分别降低21.0%、31.5%和27.5%(P值均<0.001)。A组和B组服药12周时降低T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4%和82%。以上结果的组间比较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别。加倍两种药物的治疗剂量均能提高降低TC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2,399例从新生儿至78岁的上海市健康人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含量,分析某些可能的影响因素,所得结果如下: 1.各年龄组的频率分布,20岁以下,不论男女HDL-胆固醇含量均呈正偏态分布,而20岁以上则多数年龄组基本上均呈正态分布。2.健康人血清HDL-胆固醇含量及其与总胆固醇的比值均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30岁以上男女的HDL-胆固醇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58.7±11.2和62.5±12.2毫克/100毫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3.HDL-胆固醇含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减低,它与体重/身高(W/H)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4.本研究中吸烟和饮酒习惯对HDL-胆固醇的影响尚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某些结果与西方国家不同,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内酯醇不同季节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对福建产的雷公藤不同季节不同部位进行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的测定。方法:雷公藤春夏秋冬生长的全根、根皮、去皮根、茎、叶,经无水乙醇提取,中性氧化锃伴和,石油醚回流和氯仿提取,与雷公藤内酯醇分别点样于薄层板上,氯仿-乙醚(2:1)上行展开,喷显色剂,薄层扫描定量检测。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在雷公藤全根、根皮、叶中的含量为夏季最高,去皮根为春季最高,茎为秋季高;夏季的雷公藤不同部位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高低,依次为全根、根皮、去皮根、茎、叶。结论:为合理利用雷公藤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IV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LDL)亚组份再分布的作用。方法 口服微粒化非诺贝特 2个月 ( 2 0 0mg ,每晚 1粒 ) ,共治疗患者 2 6例 ,对治疗后出现血清LDL 胆固醇水平升高 15 %以上的共 12例患者 ,进一步用超速离心法观察药物对血清LDL亚组份 (LDL1∶1 0 2 5g/ml~ 1 0 3 4g/ml,LDL2 ∶1 0 3 4g/ml~ 1 0 4 4g/ml和LDL3∶1 0 4 4g/ml~ 1 0 63g/ml)再分布的作用。结果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后 ,血清甘油三酯 (TG)水平平均下降 5 3 4 %~ 64 4 % (P <0 0 0 1) ,LDL 胆固醇明显升高 3 7 3 %~ 79 4 % (P <0 0 0 1)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无明显改变。治疗前患者的LDL亚组份分布以小而密LDL3为主 [LDL3占总LDL的 ( 3 4 7± 8 6) % ],分布曲线呈多峰、不均一态分布 ;治疗后LDL3比例显著降低 [降低 ( 3 5 0± 2 7 3 ) % ,P <0 0 0 1]、LDL2 显著升高 [升高 ( 4 6 9± 2 9 0 ) % ,P <0 0 0 1],LDL亚组份分布曲线转向单峰、较均一态分布。治疗后LDL颗粒的化学组成构成比 ( % )发生较大变动 ,其中TG %显著降低 (P <0 0 1) ,胆固醇酯 %和蛋白质 %不同程度增高 ,游离胆固醇 %和磷脂 %无明显变化。结论 微粒化非诺贝特能明显的降低IV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甘油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 ,冠心病的死亡率与血清总胆固醇 (totalcholesterol ,TC)水平直接相关。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高脂血症还可引起凝血因子的改变 ,以及纤溶活性受损 ,使血液更易于产生高凝状态 ,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部位血栓形成的危险。本文通过检测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 -typeplasminogenactivator ,t -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lasminogenacti vato…  相似文献   
10.
营养学、流行病学的大量资料清楚地表明,饮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近年来,若干国家已开展了大规模采用饮食防治方法的试验。这些试验的结果几乎都证明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可使人群的平均血胆固醇含量以及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 临床上,对于每一个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限制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的同时,必须补充一定分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因为这样做不仅对治疗有利,而且也合乎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