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云南省公开发布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确诊病例174例,年龄3~85岁,平均(41.7±18.1)岁,男性89例(51.1%),女性85例(48.9%)。全省14个地州市均有确诊病例;入院后病情评估轻型占21.3%,普通型占68.8%,重型占9.2%,危重型占0.7%;出院98.9%、死亡1.1%。确诊病例中湖北籍47.4%,云南籍42.9%。51.1%从武汉到云南,11.5%曾到武汉,11.5%密切接触新冠肺炎病例,24.7%为不明确流行病学史。首发和临床症状中,以发热、咳嗽、咳痰、乏力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95.5%病例白细胞正常或减少,41.3%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29.2%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少部分病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轻/普通型和重/危重型患者首发症状中,发热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2%比78.6%,P<0.05)。结论 云南省新冠肺炎大部分病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人群中普遍易感,且在性别间无差异。临床分型大多患者为普通型,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何雨  周家龙 《云南医药》1995,16(6):473-473
41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何雨,周家龙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大多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及早明确诊断极为紧迫。在不同的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的病程阶段脑脊液细胞学有所不同,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自1991年7月来,我们对47例小儿做脑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征象联合影像组学模型鉴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其他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云南省15家医院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病毒性肺炎并接受胸部CT扫描的181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毒类型分为COVID-19组(89例)和非COVID-19组(92例);所有病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层抽样分为训练集(126例)和测试集(55例)。从首诊平扫胸部CT图像中提取出肺炎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分别建立独立预测模型和联合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连续净重新分类指数(NRI)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各种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联合模型由3个重要的CT征象和14个筛选的影像组学特征构成。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鉴别诊断COVID-19组和非COVID-19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4.4%,准确度为84.9%;在测试集中鉴别诊断COVID-19组和非COVID-19组的AUC为0.866,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78.6%,准确度为78.2%。联合模型在训练集中鉴别诊断COVID-19组和非COVID-19组的AUC为0.956,灵敏为91.9%,特异度为85.9%,准确度为88.9%;在测试集中鉴别诊断COVID-19组和非COVID-19组的AUC为0.943,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87.3%。联合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诊断COVID-19组与非COVID-19组的AUC值在训练集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2.43, P=0.015),在测试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73, P=0.083),进一步采用连续NRI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中联合模型较单独影像组学模型均具有正向改善能力(训练集:连续NRI为1.077,95%CI 0.783~1.370;测试集:连续NRI为1.421,95%CI 1.051~1.790)。校准曲线表明,训练集和测试集中,联合模型预测COVID-19的概率与观察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阈值概率0~0.75时,可获得大于0.6的净收益。 结论:基于胸部CT影像征象联合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诊断COVID-19和其他病毒性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云南开远地区正常人红细胞免疫测定白玲,周家龙,董竹仙(云南开远铁路医院661000)本文所得的RBC、C3bRR为14.04±4.55%和RBC、ICR为6.31±1.61%与文献相比,前者偏低,后者偏高,主要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云南属高海拔地区,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预注帕瑞昔布钠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择期腭裂修补术患儿,七氟烷维持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4组,各30例,分别为:低剂量帕瑞昔布钠组( L组)、中剂量帕瑞昔布钠组( M组)、高剂量帕瑞昔布钠组(H组)和对照组(C组)。 L、M、H和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5 mg/kg、帕瑞昔布钠0.75 mg/kg、帕瑞昔布钠1 mg/kg(剂量≤40 mg)及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面罩吸氧(6 L/min)+8%七氟烷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3μg/kg行气管插管;2%~3%七氟烷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术毕立即停止吸入。记录术中情况、苏醒期躁动情况以及疼痛和镇静程度,并记录术后24 h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儿麻醉、手术、拔管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比较,M组和H组患儿躁动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而L、M、H组小儿麻醉后躁动量表(PAED)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M组和H组PAED评分均低于L组(P<0.05);与M组比较,H组躁动发生率及PAE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疼痛评分(FLACC)及Ramsay评分比较,与C组比较,L、M和H组患儿术后各时点FLACC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3组患儿术后Ramsay评分均升高(P<0.05~P<0.01);与L组比较,M组和H组T0和T1时点FLACC评分均降低(P<0.05~P<0.01),M组和H组T1和H组T2时点Ramsay评分升高(P<0.05~P<0.01);与M组比较,H组各时点FLACC评分及T0与T1时点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组T2时点Ramsay评分明显高于M组(P<0.01);4组患儿头疼、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帕瑞昔布钠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患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而预注帕瑞昔布钠0.75 mg/kg是临床预防小儿苏醒期躁动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2-mapping评估健康志愿者运动前后腰部背伸肌群(多裂肌、最长肌、髂肋肌)的价值。方法 对50名健康志愿者运动前后行T2-mapping序列扫描,于L3、L4上缘层面测量运动前后多裂肌、最长肌、髂肋肌的横截面积(CSA)及T2值,比较运动前后及左右侧上述肌肉CSA、T2值的差异,并分析运动前后各肌肉的CSA差值与T2值差值的相关性。结果 L3、L4椎体上缘水平双侧多裂肌、最长肌、髂肋肌运动后CSA、T2值均大于运动前(P均<0.05)。L3椎体上缘水平左侧多裂肌的运动后CSA及运动前后CSA差值均大于右侧(P均<0.05)。运动前L3椎体上缘水平左右侧最长肌、髂肋肌及L4椎体上缘水平左右侧最长肌的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3、L4椎体上缘水平双侧髂肋肌及L4椎体上缘水平双侧多裂肌运动前后CSA差值与T2值差值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T2-mapping可用于评估腰部背伸肌群运动前后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