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在老年人群中常见,对于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物扭曲、单眼复视和视物变大或变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而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前后前房角宽度(鼻侧、颞侧、上方、下方)、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眼压的变化,以及这些改变与患者血透过程中各项血液指标改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因慢性肾衰长期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血透治疗的35名患者(70眼),分别在血透前及血透后测量眼压、眼部A超(品状体厚度)以及应用索维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眼前段结构扫描(中央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房角开放距离).根据血透前的前房角镜检查分为窄角组及宽角组,并测量其血透前后的眼压.测量血透前后上述患者尿素氮、肌酐、血浆渗透压、白蛋白及脱水量.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5名(70跟)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后的眼压较血透前升高(t=-3.389,P<0.05).血透后中央前房深度较血透前显著变浅(t=8.043,P<0.01).血透后眼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小梁虹膜角及房角开放距离均较血透前变小(小梁虹膜角:t=4.637、8.893、3.575、3.436,房角开放距离:t=3.122、5.372、3.838、2.915,P均<0.01),晶状体厚度变厚(t=-9.132,P<0.01).窄角组(14眼)血透后眼压显著增高(t=-0.045,P<0.01),而宽角组(56眼)血透后跟压较血透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515,P>0.05).血透后的血尿素氮、肌酐、血浆渗透压较血透前显著降低(t=16.075、13.676、113.063,P均<0.01),白蛋白较血透前增高(t=-7.756,P<0.01).结论 由于血透治疗后液体顺渗透压梯度移动至眼内,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后前房深度较血透前变浅,前房角变窄,晶状体变厚,具有窄房角的患者血透后眼压显著增高.故建议对慢性肾衰患者在血透治疗前进行前房状态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吴苗琴 《眼科研究》1999,17(5):409-410
原癌基因bcl-2属抗凋亡基因它不细胞增殖,但能细胞的生命期限。Bcl-2在许多细胞增殖性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组织细胞内bcl-2基因的表达,为临床上一些退行性疾病及细胞增殖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Bcl-2在眼科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传性环境因素所致的视膜变性。  相似文献   
4.
5.
玻璃体铁异物不同存留时间视网膜电图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实验在兔眼玻璃体内植入铁粒后1天,3天及7天手术摘出,在手术前后预定时间的检查视网膜电图(ERG),结果:(1)异物随入后ERGa、b波幅值随存留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2)异物植入后24小时手术摘出组在观察期末ERG波幅值恢复最好。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2 9例伴有眼球破裂伤、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白内障、PVR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连续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12眼,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8眼(66.67%)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2 0眼(包括注气失败的3眼) ,1次手术完全复位13眼(65 .0 0 %)。统计学检验两组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 1眼(72 .41%)。常见的并发症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及继发性青光眼等。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能有效地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PVR仍然是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原癌基因bc1 2属抗凋亡基因 ,它不促进细胞增殖 ,但能延长细胞的生命期限。Bc1 2在许多细胞增殖性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组织细胞内bc1 2基因的表达 ,为临床上一些退行性疾病及细胞增殖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Bc1 2在眼科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传性和环境因素所致的视网膜变性。Bc1 2的过表达可以阻止实验性缺血、视神经挫伤、光诱导损伤以及一些视蛋白和cGMP磷酸二酯酶缺陷所致的视网膜光感受器凋亡 ,但对由于某些基因突变所致的凋亡无阻止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眼内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影响因素、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为外源性眼内炎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确诊、治疗且随访4~6个月的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眼内液标本,共收集69眼的105例标本。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季节、病因、入院视力、标本来源、手术次数、眼内异物状态、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史、全身抗生素使用史、基础疾病等,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细菌培养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获取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养阳性者眼内液标本种类、眼内异物状态、内眼手术后眼内炎、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史、全身抗生素使用史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培养阴性者(均为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玻璃体内标本(P<0.001)、眼内异物状态(P=0.020)、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史(P=0.007)是眼内液细菌培养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36株外源性眼内炎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75.0%(27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66.7%(18株)。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达福普汀、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细菌。结论玻璃体内标本、眼内异物状态、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史为眼内液细菌培养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外源性眼内炎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临床上抗生素使用时应考虑多发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70岁老年人群年龄相关性眼病所致视力损害的情况,探讨年龄相关性眼病对视功能、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杭州地区2111例≥70岁老年人做日常生活视力及眼科检查,用视功能-11和生存质量量表做评估.结果 在视力损害的老年人群中,年龄相关性眼病患者占1 417例,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87例(79.8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50例(45.64%)、青光眼108例(10.9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2例(7.30%).随着年龄增加,老人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值逐渐下降.视力损害程度愈重,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值下降愈明显.4种年龄相关性眼病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值依次降低.调整年龄、性别、视力变量后,年龄相关性眼病老人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值均降低,而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值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更低.结论 年龄、视力和4种年龄相关性眼病均分别与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值密切相关.患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人无论视力损害程度轻或重,视功能和生存质量下降均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微创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微创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9例(35眼),比较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眼均未发生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周20眼(57.14%)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或以上,在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提高至25眼(71.43%)及30眼(85.71%).术前周边前房约为1/4角膜厚度(corneal thickness,CT)者12眼,<1/4 CT者23眼;术后1d周边前房深度约1/4 CT者6眼,>1/4 ~ 1/2 CT者13眼,>1/2 ~1 CT者14眼,2眼超过1 CT.术后所有患眼均较术前周边前房深度明显加深.术后3个月时31眼眼压恢复正常,2眼眼压需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2眼因眼压控制不佳行小梁切除术.术后6个月时所有患眼眼压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微创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不仅可有效降低眼压,避免了视神经的不可逆性损害,还为外滤过手术保留了完整的结膜组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