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居各种老年疾病的前3位,其中以缺血性中风居多,并有逐渐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法则中以"益气活血法"最受关注,而参麦注射液抗脑缺血效应的研究则成为热点。参麦注射液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为组方制成的中药复方注射液,具有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和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能有效的治疗缺血性中风。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及医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相互渗透,参麦注射液的抗脑缺血作用机制得到了更全面及深入的诠释。现就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作用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2.
逍遥散合黛力新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2008年6月,笔者采用逍遥散联合黛力新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动态脑自动调节功能及CO2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湖北航天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62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情况分为A组(n=20)、B组(n=21)与C组(n=21).A组不给予右美托咪定;B组给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维持剂量0.2μg/(kg·h);C组给予大剂量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μg/kg,维持剂量0.4μg/(kg·h).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总芬太尼使用量、总丙泊酚使用量、总维库溴铵使用量、静脉输液量、失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FV)、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分压(PaCO2)、短暂性充血反应比值(THRR)、测量颈动脉压迫期间血流速度下降幅度的压缩率(CR)、绝对CO2反应性、相对CO2反应性、搏动指数.结果 C组患者总芬太尼使用量、总维库溴铵使用量、失血量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HRR、CR、绝对CO2反应性、相对CO2反应性、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通气前、通气后HR、MAP、PaCO2、MCAF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临床规定剂量给予右美托咪定不易影响七氟醚麻醉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动态脑自动调节功能及CO2反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螺旋CT血管造影(CTA)情况,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成分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5例,经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分析脑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成分。结果45例患者中,CTA检出各种斑块(钙化斑、软斑、混合斑)33例(73.3%),22例(48.8%)有动脉狭窄,血管闭塞5例。颅外动脉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颈内动脉起始部,颅内动脉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M1段。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斑块发生率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前循环发生率高于后循环,Ⅲ、Ⅳ级狭窄动脉相应供血区域大多出现缺血病灶,头颈动脉多层CTA可以准确评价颅内外动脉的病变情况,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螺旋CT血管造影(CTA)情况,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成分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5例,经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分析脑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成分。结果 45例患者中,CTA检出各种斑块(钙化斑、软斑、混合斑)33例(73.3%),22例(48.8%)有动脉狭窄,血管闭塞5例。颅外动脉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颈内动脉起始部,颅内动脉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M1段。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斑块发生率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前循环发生率高于后循环,Ⅲ、Ⅳ级狭窄动脉相应供血区域大多出现缺血病灶,头颈动脉多层CTA可以准确评价颅内外动脉的病变情况,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MCAS)的疗效。方法:症状 性MCAS患者7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支架组和药物组,各35例。支架组采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并 在术后服用抗血栓药物,药物组给予单纯抗血栓、调脂、降压药物等治疗。比较2组治疗1月、6月、1年后脑 卒中及死亡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率、改良Rankin(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狭窄段舒张末期流速及 血管搏动指数。结果:支架组治疗1年后脑卒中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药物组的28.57%(P<0.05)。支 架组治疗后血管狭窄率、mRS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药物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收 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治 疗后MCA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狭窄段舒张末期流速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药物组治疗后,血管搏动指数显 著高于治疗前及药物组治疗后(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MCAS比单纯药物治疗有 更好的临床远期疗效,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脑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