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瓣膜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0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实验组实施瓣膜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左心室室壁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07—2014-07收治的7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壁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根据患者超声心电图报告综合分析,对左心室室壁瘤分别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分别采用线性缝合术(n=33例)和心内膜环缩成形术(n=37例)两种手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缝合术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情况与心内膜环缩成形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导致3例(3.79%)死亡。结论左心室室壁瘤手术方式需充分考虑室壁瘤的病变程度以及大小、形状等科学选择,以达到有效保护心肌,提高手术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2000年12月~2002年12月,我们采用手工缝合肺残面的方法,施行肺气肿肺减容手术(LVIKS)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治特点,提高诊断率、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支气管修补术,1例行一侧全肺切除术,2例因多脏器衰竭(MOSF)丧失手术机会.术后支气管狭窄1例,再行肺叶切除术.术后行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早期吻合口水肿狭窄呈裂隙状2例,1个月后复查通畅,余均为良好.结论创伤性支气管断裂容易误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最重要的手段.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可减少肺和胸腔感染的机会,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和恢复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撂讨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35例心脏拈液瘤病人,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行室缺直视修补术.结果 术后死亡1例(2.85%),34例病人术后恢复好,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级.随访6个月~10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黏液瘤的最有效方法,心脏拈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  相似文献   
6.
手术前运动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手术前运动锻炼对手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63例行CABG患者被分为积极活动组(35例)和非积极活动组(28例),观察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后并发症。结果积极活动组和非积极活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57%和60.7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4)d和(14±3)d;积极活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积极活动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非积极活动组(P<0.05)。结论手术前积极活动可以缩短CABG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就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方法64例采取心包剥脱术,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疗效。结果除收缩压无显著变化外,术后的舒张压以及中心静脉压均低于术前,脉压差高于术前。结论手术治疗是缩窄性心包炎治疗的有效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针对性的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5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同时选取2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CRP、sVCAM-1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IL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s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RP、s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RP、sVCAM-1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对2005-09~2010-02期间1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行血管造影和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手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行CTA检查,观察手术疗效以及有无狭窄、移位和扭曲等术后并发症。结果:无中转开胸手术。除1例再发Stanford A型夹层破裂死亡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早期结果满意,中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时同期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肌梗死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0例,按下述方法进行研究:Ⅰ组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Ⅱ组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移植细胞数为(6.84±2.88)×107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死亡病例发生,随访6个月患者全部存活,无恶性心律失常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Ⅱ组左室射血分数与Ⅰ组比较明显升高[(57.40±5.21)%比(50.75±5.88)%,t=3.79,P<0.05],NYHA心功能分级与Ⅰ组比较也明显改善[(1.30±0.47)级比(1.85±0.59)级,t=3.27,P<0.05].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结果提示Ⅱ组心肌梗死面积较Ⅰ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7±5.20)%比(20.45±5.18)%,t=3.59,P<0.05].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时同期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有效地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使心脏功能得到改善,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