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预后。比较了常规治疗(62例)和并用腰穿脑脊液置换疗法(62例)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病死率16.1%,脑血管痉挛发生率19.3%;而治疗组上述指标为96.9%、3.1%和6.1%,且治疗组治愈率高达75.4%,约可缩短住院时间1周,提示腰穿脑脊液置换可明显改善SAH预后,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经头颅CT证实的、且无癫痫病史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44例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病时间、发作类型及对其原发病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发生率为5.24%(39/744),多数于病后2周内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发生率最高。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累及皮层或邻近皮层者易患。合并癫痫者急性期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经头颅CT证实的、且无癫痫病史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44例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病时间、发作类型及对其原发病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发生率为5.24%(39/744),多数于病后2周内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发生率最高.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累及皮层或邻近皮层者易患.合并癫痫者急性期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影响的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虽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确切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由于人体研究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所以建立动物模型成为研究的主要途径。然而,国内外大部分是通过手术方式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35例急性脑出血,并探讨其临床表现,CT改变和预后等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高危患者短期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76例和对照组健康老年人53人,均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超敏CRP水平;随访记录高危患者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高危患者血清超敏CRP值高于对照组,高危患者中超敏CRP异常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CRP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敏CRP是高危患者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监测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超敏CRP水平有一定临床意义,超敏CRP异常升高预示短期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9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即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数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hs-CRP、IL-6、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数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抑制颈动脉斑块的炎症反应,起到稳定及缩小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伴高血糖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方案治疗对患者预后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卒中后伴高血糖的患者,其中60例患者给常规降糖方法(对照组)、另外60例患者给予强化降糖方案(强化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评分(m R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血糖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强化组的FPG、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和14 d,强化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和6个月,强化组的m 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强化组的血清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后伴高血糖的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方案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及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无癫痫病史的急性脑血管病初发患者1856例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首发时间、发作类型及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6.79%(126/1856),大多发生于病后2周内,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癫痫发生率最高,为18.56%;癫痫发生与病变部位关系密切,累及皮层或邻近皮层时易患;继发癫痫者发病4周内病死率较高.结论 根据急性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积极、合理、有效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