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医院信息系统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昊 《淮海医药》2006,24(5):436-437
在信息化社会的建立和发展中,卫生行业的人们逐渐提出了"医院信息化"这一术语.信息化概念的引入,尤其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大改变了医院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医院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质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外线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耳廓免疫C57BL/6小鼠后,小鼠皮肤组织早期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 98只小鼠测定双侧耳廓厚度后,14只作为0 d组不感染/免疫,其余平均分为2组.一组经双侧耳廓分别感染正常尾蚴150 条/耳, 另一组经双侧耳廓分别免疫紫外线辐照致弱尾蚴150条/耳.感染/免疫后第1、2、4、7、14、21天分别剖杀2组小鼠各7只,测定耳廓厚度.取感染处的耳廓组织,左侧进行培养,收集上清检测相应细胞因子.右侧纵切为二,一半进行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另一半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皮肤组织中IL-12和CD11c分子的表达.结果正常尾蚴感染的小鼠皮肤炎症反应在第7天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第21天基本恢复;而辐照尾蚴免疫小鼠耳廓皮肤在第14天炎症反应才达高峰,第21天反应仍然十分强烈.尾蚴穿皮后第4天,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CD11c及IL-12分子表达.皮片培养细胞因子定量检测也显示:与Th1细胞应答相关的IL-12、IFN-γ及Th2型因子IL-10早期在正常、辐照尾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和正常尾蚴相比,辐照致弱尾蚴诱导的皮肤免疫应答持续时间长、强度高,但两者诱导Th细胞向不同方向极化并不发生于免疫应答启动阶段.  相似文献   
3.
人隐孢子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隐孢子虫(C.horni。is)为近年来被新命名的隐孢子虫种之一,作为引起人体隐孢子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其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基因组学等相关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上述3方面综述了人隐孢子虫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微小隐孢子虫SA35与SA40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测微小隐孢子虫SA35和SA40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以单参数(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及抗原性)预测为基础,通过二级结构预测初步筛选,并以ABCpred方案作为最终验证,预测微小隐孢子虫SA35和SA40蛋白的B细胞表位。结果SA35蛋白N端103~115和129~146和以及SA40蛋白的N端77~89、127~136、156~174和200~209区段为预测的B细胞表位。结论所得表位为这两种蛋白以后应用于合成肽检测、制备相应的抗体、发展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诊断系统以及研制疫苗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测微小隐孢子虫SA35和SA40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以单参数(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及抗原性)预测为基础,通过二级结构预测初步筛选,并以ABCpred方案作为最终验证,预测微小隐孢子虫SA35和SA40蛋白的B细胞表位。结果SA35蛋白N端103~115和129~146和以及SA40蛋白的N端77~89、127~136、156~174和200~209区段为预测的B细胞表位。结论所得表位为这两种蛋白以后应用于合成肽检测、制备相应的抗体、发展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诊断系统以及研制疫苗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最佳分离条件,为寄生虫免疫学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使用猪淋巴细胞分离液,在不同离心转速和时间条件下分离猪PBMC,观察所得云雾状PBMC层的厚度,计算细胞得率及细胞活力,以确定猪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猪PBMC的最佳实验条件。同时采用文献报道的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猪PBMC的分离条件(1 500 r/min,30 min)分离猪PBMC,比较两者分离PBMC效果。结果使用猪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1.110 ng/L),在20~25℃室温下以1 500 r/min(半径15 cm)离心30 min,接着低温(4℃)1 500 r/min离心10 min,洗涤2次,这样获得的猪PBMC效果最好。同样条件下,用人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猪PBMC.不仅所得细胞沉淀中混杂细胞加红细胞及其他细胞碎片较多,而且PBMC细胞得率及活力也不好。结论  本实验提出了获得大量有活力的猪PBMC的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实体安全是整个医院系统安全的前提。如果医院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得不到保证,那么医院系统的安全也就不能实现,因此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C57BL/6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紫外线(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C57BL/6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分别观察不同UV强度(300、400和500μW/cm。照射的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免疫)、不同免疫剂量(8、24和300条uV致弱尾蚴经腹部皮肤免疫)、不同免疫位点(300条UV致弱尾蚴经腹部和耳廓皮肤免疫)和不同免疫次数(100条UV致弱尾蚴经腹部皮肤免疫3次)诱导C57BL/6小鼠抗血吸虫攻击感染(40条正常尾蚴经腹部皮肤感染)的保护力。同时观察免疫后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变化。结果 300、400和500μW/cm。UV照射的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C57BI。/6小鼠诱导产生的减虫率分别为2.72%、11.37%和10.38%;8、24和300条致弱尾蚴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的减虫率分别为38.67%、7.54%和16.36oA;300条致弱尾蚴经腹部和耳廓皮肤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减虫率分别为16.36%和16.14%;100条致弱尾蚴免疫3次,诱导小鼠产生减虫率为4.88%。对300条uV照射尾蚴免疫后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动态观察显示,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免疫组血清中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特异的IgG于免疫后2周开始升高,正常尾蚴抗原(SCA)特异的IgG于免疫1周后开始升高,SWA和SCA特异的IgG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C57BL/6小鼠能诱导其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但保护力水平较低,提示C57BL/6小鼠为对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低应答品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