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运用六自由度舰船模拟装置建立人体晕船模型的可行性,为防治晕船和抗晕船药物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运用舰船模拟装置对60名受试对象进行加速度暴露,判断晕船发生情况.根据Graybiel运动病评分法判定晕船严重程度,结合既往运动病史,分析运用舰船模拟装置建立人体晕船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共42人出现了晕船症状,晕船发生率70%,晕船严重程度分布与既往运动病严重程度分布大致相同,晕船发生情况与既往运动病史存在相关(C=0.41,P<0.01).结论 经过舰船模拟装置对受试对象进行加速度暴露后,大部分人出现了晕船症状,成功地建立了人体晕船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高温、高湿环境下习服训练的研究,探索热习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确保部队在应急条件下的战斗力。方法受试对象为60名男性军校学员,年龄在18~20岁,实验组对照组各30名,经体检和《军人体能标准》测试均合格;实验组学员在预定好的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实验组学员高温高湿环境下12min跑成绩测试和未参加训练的对照组学员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P〈0.000 1),并且肛温、5点皮肤温度在逐渐增加环境的温、湿度和运动强度的训练过程中逐步趋于平稳,心率和血压趋势良好,已获得热习服。结论在科学的安排和合理的运动量下,高温、高湿环境下短时间系统的训练即可获得热习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冬季人体柔韧性相对较差,采用模拟热环境训练手段,有效提高学员柔韧性.方法 按<军人体能标准>,对某军校96名18~22岁的女学员进行立位体前屈测量,筛选出20名未合格者作为受试对象,并对其双臂肩关节和腿部进行柔韧性测量.结果 通过10次(每次练习80 min)柔韧训练,经自身比较,均值分别提高:立位体前屈下降10.55 cm、双肩关节直臂前后旋转宽度缩小14.73 cm、横劈叉下降13.85 cm、左纵劈叉下降19.15 cm、右纵劈叉下降19.60 cm.结论 热环境柔韧性训练对提高人体柔韧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温与高温环境下晕动病生病的差异。方法261名18~20岁男性军校学员作为受试对象。经体检和“军人体能标准”测试均合格者,分别在20℃常温与38℃高温环境下以科里奥利(Coriolis)转椅诱发晕动病,以格瑞比尔(Graybiel)法评定晕动病程度。结果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受试者格瑞比尔评分分别为6.53±7.36和7.55±6.75(z=2756.5,P=0.0025),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受试者格瑞比尔等级人数,从无症状(N)到极度重症(IV)分别为。46人、37人、47人、62人、39人、30人和47人、37人、30人、32人、51人、64人(z=2410.50,P=0.000.7)。结论高温与常温环境相比.更容易发生晕动病。而且晕动病等级更高。  相似文献   
6.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广泛存在于人类,是由于机体对运动状态错误感知所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反应的总和.其形式除了常见的晕车、晕船、晕机等之外,还包括在微重力条件下发生的宇航病等.MS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机体的多器官多系统.随着近年来有关基础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进展,不断有新理论、新机制对经典理论进行了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时期战争形态的发展,各种特殊环境下体能训练成为军队医学院校军体教学的主题,要求军校学员在具备充沛体能的基础上,更要具备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目前环境适应能力的研究重点为南中国海、东海和东南沿海,这些海域属海洋性气候,具有空气中水分多、湿度大、夏季气温高等特征,而在这种湿热环境下学员的体能较常温下降明显,身体各方面的运动能力也明显降低。教学中对学员采用自然热环境训练,则存在诸多限制和不便,而模拟热环境训练则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为院校的5公里武装越野、形体和柔韧教学开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湿热环境下实验性晕动病研究中面色改变和出汗两项症状对Graybiel评分可能造成的偏倚,并对湿热环境下Graybiel评分进行改良。 方法 567名受试者被安排在常温环境、单纯高温环境和湿热环境下接受Collis旋转座椅实验,采用Graybiel法进行评分并分级,将所有结果按照均计算(面色和出汗)、不计算面色、不计算出汗和均不计算(面色和出汗)进行配对研究。 结果 常温、单纯高温和湿热3种环境下受试者的Graybiel总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计算面色组、不计算出汗组和均不计算(面色和出汗)组的Graybiel评分在不同环境下亦有差异(P<0.01)。对应的Graybiel分级结果显示不计算出汗组和均不计算(面色和出汗)组的分级发生了变化,而不计算面色组则没有明显改变。 结论 建议湿热环境下应用Graybiel法评价晕动病时可考虑将面色项剔除,从而简化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9.
综合训练法预防晕船病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209名大学生晕船病易感性预测,对其中128名大学生进行预防晕船病训练和训练效果评估,以建立预防晕船病综合训练方案和评估方法。方法采用四柱秋千诱发试验结合个人史和心理学问卷、Graybiel晕动病评分法,进行晕船病易感性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组训练,实验1、2组进行预防晕船病综合训练,两组训练的方法相同,但时间不一,对照组进行传统训练。训练结束后对训练效果进行陆上和海上评估。结果陆上评估显示,实验1组、实验2组训练后晕动病发病率分别为58.62%、61.54%,明显低于对照组(93.46%,P<0.01);实验1组、实验2组训练后Graybiel评分法得分分别为(4.05±4.86)、(3.88±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1.37±8.28,P<0.01),耐受时间分别为(17.91±3.50)min(、18.89±2.73)min,明显高于对照组〔(15.59±5.11)min,P<0.01〕,耐受指数分别为(88.89±19.01)(、91.13±14.51)明显高于对照组(70.28±27.59,P<0.01),实验1组、实验2组Graybiel评分法分级程度重的人数构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实验1组、实验2组训练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2组训练前后Gray-biel评分得分差值(7.83±7.97)高于实验1组(3.50±5.76,P<0.05),表明实验2组训练效果优于实验1组。海上评估显示,在3、4级海况时,实验1组Graybiel评分得分分别为(4.31±7.29、2.83±3.57),明显低于未训练组(10.50±7.52、5.95±5.74,P<0.05),说明实验1组训练可有效预防3、4级海况下的晕船病发生。结论在陆上进行综合训练法预防晕船病的效果优于传统训练法,在3、4级海况时能有效预防晕船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揭示湿热环境下运动时机体的适应性,为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大学男生30名,平均(21.3±1.1)岁.选择第二军医大学湿热环境训练实验室,环境温度控制在39℃,相对湿度80%.训练周期为7 d,训练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递增运动负荷.训练过程中收集汗液冷冻保存,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汗液成分.训练后即刻测试肛温.结果 训练第7天汗液成分中尿素、乳酸(La)、Na+、K+、Cl-较训练第1天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La浓度从训练的第6天下降开始趋于平稳外,其余汗液成分指标均在训练的第6天降至最低值,随后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结论 在本实验设计的前提下,湿热环境习服训练适应时间至少需要6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